borjang wrote:Google 了一下...(恕刪) 行車紀錄AV OUT的機種不少,170度鏡頭的GT680就是。也有台灣品牌的(可接雙鏡頭機種也有)。(移駕汽車行車紀錄器板不少改裝的)可以更換大容量電池達到效果。拆掉外殼剩下基板可以組裝進飛行器內或重新布設,一樣可以達到你的需求。行車紀錄拆掉外殼的重量跟這台相機的基板重量插不多。電池續航力用鋰聚可以減輕鋰離外殼重量。
peter3060 wrote:SJ4000 裝上G...(恕刪) 看照片比對一下sj4000跟GO PRO的潛水盒可以速配的,只是要拆掉外殼,挖出基板裝到GO PRO潛水盒內固定使用。GO PRO的鏡頭長度跟sj4000一樣,GO PRO的潛水盒比較突出收納鏡頭,sj4000鏡頭長度一半在機身內。拆掉外殼之後GO PRO跟SJ4000構件大小應該一樣,可以直接配進GO PRO的挖孔潛水盒內變成透明外殼行車紀錄器,更有FU。
SKATE BOARD wrote:發現可以用萬用充順便...(恕刪) 又添購一台sj4000調配備機用(水中魚眼*1、近拍*1、微距攝影*1+陸地監控拍攝或者社會事件組裝成3顆連體360度環拍+背後自我安全防護*1+卡片大砲數位相機等),賣家似乎受到您的啟發也送了這個充電器。主機用筆電USB3充電跟這個萬用快充約快半小時左右。也是個經驗數據分享給各位參考。備用機不用時我都拿來當作充電座用。當然這要你有這麼多台的需求。
小弟也入手了,為了下雨時也能邊充邊錄,也是把防水盒挖洞再用銼刀修裝上線的樣子,周圍有些空隙,雨勢如果太大還是有可能漏水進去想了一些能夠填補周圍空隙也要能插拔USB線的方式後來想到最簡單的又好取得的材料B&Q或是五金百貨都找的到的泡棉保護墊挖孔貼上後的樣子,原本的背膠不夠黏另外貼上3M 特黏雙面膠從內部看出黏貼狀況,泡棉保護墊的孔要比防水盒的孔小最後裝上Micro USB線後的照片雖然把空隙擋好,但是Micro USB線變的很不好插拔.....以上做法還未經過測試效果能達到什麼程度,目前是小弟能想到最簡單做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yanger0201 wrote:泡棉保護墊...(恕刪) 泡棉墊防震效果不錯。但有縫隙會吸水,不防水。建議採用橡膠類等實心材料防震或防水。濕立控也是不錯的材料,但塗裝時手工要巧才能平整。一班這種設計的電源線都會有[固定榫]防拉電線時鬆脫插電。一些應用港區海底探勘生境生態下的魚體活動丈量珊瑚礁微距攝影(那是水底陽光阿...只有陸上經驗玩微距的人會以為是鏡片的關係)SJ4000的海平面圓弧
上個月看到這台 跟朋友團購一口氣買了14台 目的是用在釣魚紀錄 爬了上面大大一些文才發現 很多東西可以瞎搞 這台真不錯便宜又好用 以下是那天釣不到魚 只弄到一些小魚上傳後才發現 我可能設定錯誤 才只有7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