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行車記錄器可供機車通勤族選擇,功能上也都大同小異,每家都主打FullHD + 防水 + 小機身或者金屬外殼,畫質上大家也並不是說都很差,但是就是缺了一個東西,那就是高動態範圍,這功能在下雨天或者光線亮度變化很大的場景非常實用,這邊用最常見的範圍舉例就知道了,有用過 SONY 近期的數位相機或者 SLT / ILCE 機身的,都知道內建的一個 DRO 高動態範圍有多好用,不像是 HDR 重複曝光後補正,而是透過感光元件本身的特性,將影像分割成多個區域,分析影像的明暗對比,產生最佳亮度與漸層的影像,而目前機車用行車記錄器有這種功能的機種還不多,不過最近開始有增加的趨勢,而今日要測試的機種,就是具有同樣 WDR寬動態範圍的機種:GRENZEL Aqua E3。
這篇 Aqua E3 開箱 + 測試,也將分大章節來進行
想跳章節的可以複製下列章題,利用 Ctrl + F 進行搜尋跳章唷!
一、開箱與外觀、配件介紹。
二、實際道路影片測試。
三、總結論。
一、開箱與外觀、配件介紹。
這部分將針對 E3 的外觀以及配件等做介紹,讓大家對這台主機有一個初步的認知。

這是 GRENZEL Aqua E3 ( 以下簡稱E3 ) 的盒裝,可以看到正面告知產品有 IPX8 的防水認證,以及 FullHD 錄影+單聲道收音功能。
盒裝的 E3 字樣也很好玩,正放反方都是 E3 的字樣,讓我想到早期的廣告"正反、反正、都很正"。

打開盒裝後,就可以看到 E3 的說明書,是繁體中文與英文的雙面 8K 大小說明書。
說明書內有燈號指示說明、充電方式、SOS功能的用途、記憶卡格式化的方法等。

再來就是內盒的包裝,可以看到主機固定在內盒上,體積不算很大,盒裝也給予主機足夠的運輸緩衝空間。

把包裝內容物全倒出來,從上到下分別有安全頸繩、鑰匙圈、安全帽底座、防水邊充邊錄USB線、邊充邊錄用背蓋、快拆螺絲、AC to USB變壓充電器、Aqua E3主機、矽油、主機底座。

這就是 Grenzel Aqua E3 行車記錄器的本體,外殼採金屬製做,鏡頭保護面為玻璃,撥水效果更佳。

機身正面,可以看到上圖有小弟標記的一些解釋。
鏡頭本身規格是120° F2.0 5片玻璃鏡頭,在大光圈的加持下感光度會好很多。
狀態指示燈有用紙片遮住,不然聽說測試時亮度太高,會影響成象...
至於下面的雙雷射,則是用來定位機身是否正確置中使用,若歪斜,很明顯的雷射會一高一低。

再來看到機身上方的按鍵部分,所有的錄影操作按鍵都在這裡了。
前端的電源,按住一秒就開機,再按住一秒放開就開始錄影,而按住五秒放開就關機。
後端的SOS鍵,待機狀態 ( 開機無錄影狀態 ) 按住五秒為格式化記憶卡,錄影中則就是鎖檔。
所謂的鎖檔,是指行車記錄器錄影中,若有一段片段是必須保留至回家,而不要被循環錄影給覆蓋時,透過這功能就可以將該段影片保護住,讓系統自動判定這段影片是不可被洗掉的,而不覆蓋該段影片。這在面對記憶卡容量較小的場合,或者旅途較長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可以保留一段影片至回家或者至警局做後續處理等狀況。

機身的尾段,這邊是防水蓋的位置,旋開後內部就是USB插槽以及記憶卡插槽等。

打開背蓋後,可以看到各部功能的位置,功能可參照圖中各部份的解說。

其中,記憶卡的置入方向為上圖中的方向。
而圖中只是示意圖,因為 E3 是不支援 microSDXC 的,所以最大只能用 32GB 的 microSDHC。

記憶卡完全置入後,後端的切面稍微有點偏深,這需要有一點指甲才可以按出來,或者請借助其他工具如信用卡的角落來擠出。

而蓋子尾端則有一個矽膠O環來達到防水作用,螺牙與O環須定時使用配件中的矽油膏補足,這樣才能完全保持防水。

這則是行車紀錄器本體的固定夾具,所有的支架使用方式,都必須先裝在這上面。

而夾具的背後,則是標準的 1/4" 相機腳架螺牙,因此可相容 RAM Mount 的相機雲台。

夾具的內部有止滑溝槽,用來對應機身上的溝槽,可見下圖會做介紹。

如圖紅色框框內,E3 機身上的這兩條溝槽,就是對應夾具的止滑溝槽,可以防止機身前後移動。

將E3行車紀錄器裝上夾具後,就成為了基本的架構樣式。

如果側放,只需要把機身轉方向就可以維持水平錄影。

從後端角度看,這樣的設計似乎有點眼熟,不過這種機身固定方式大同小異,就別計較太多了。

而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確定就算機身轉方向,也不會被夾具干涉到按鍵,造成按鍵誤觸或者夾具鬆脫讓行車紀錄器跳機這種衰事發生。

再來,這台行車紀錄器也是支援邊充邊錄的,這算是基本配備了。
而這條線就是邊充邊錄的USB電源線,線長約1米,一端為對應防水蓋的 miniUSB。

這端是對應機身端的 miniUSB,有對應防水機制的蓋子,搭配配件中的蓋子,即可達成防水邊充邊錄。

這是配件中的邊充邊錄背蓋,需要將原本機身背後的蓋子,改為這個蓋子,才可以使用邊充邊錄USB線。

中空的部分就是讓 miniUSB 端子能穿過所開的孔,開模的品質還不錯,沒有金屬毛邊。

接下來就可以如圖中示範,準備進行結合,這張圖可以看出來防水背蓋的內外都有螺牙,分別對應邊充邊錄線的蓋子,以及機身端的螺牙。

先把邊充邊錄線鎖一半在背蓋上,這樣等等調整的時候比較好調整。

這時候就可以先將邊充邊錄線接上端子了,並且可以接著插座或者行動電源,先測試看看這條線是否正常,並且是否機子的過電即錄影功能是否正常。

最後,再將防水背蓋與邊充邊錄線的背蓋鎖緊,這樣就完成調整與迫緊囉。
注意:若O環如圖中的情況被擠出來了,就是背蓋鎖太緊或位置不對,請放鬆重新調整位置。

再來看到這個配件,這稱之為"安全帽底座",顧名思義用來裝在安全帽上用的。
雖然E3夾具本可以貼一條子母扣黏貼,但是若使用這個底座黏子母扣,接觸面積會更大,會更安穩。

這是標準的 1/4" 螺絲,用來穿過安全帽底座,鎖在夾具上使用的。

假組一下,使用粗頭的十字起子就可以轉動,所以要在機車行內安裝還算輕鬆。

而安全帽底座本身有設計止滑墊,所以螺絲鎖到一定扭力後,就可以不用再逼緊了。

安全帽底座的螺絲孔更有設計強化的肋條,避免螺絲孔與底座黏貼面分家的事情發生。

接下來就進行實際安裝,先將 1/4" 螺絲放入安全帽底座內。

然後直接將螺絲鎖進夾具底部的螺絲孔內,調整好角度,這樣就OK了。

裝在安全帽底座上的 E3 就如圖中這樣子,安全帽底座是有弧度的,所以黏在安全帽底座很方便。

底部的接觸面積先拿酒精棉片擦過,等下準備黏貼 3M 子母扣。

這就是買 E3 隨機附贈的子母扣,號數為 200 號的子母扣。
不過這個是店家自行附贈的,並不是標準配備,所以可千萬別跟原廠討啊...

黏上前後的面積,其實就可以應付 E3 的重量了,中間剛好可以露出螺絲孔,用來偶爾迫緊一下。

放到安全帽上,可以看出來角度會稍微偏上,但是是因為駕駛中的安全帽都是前傾斜居多,所以裝在這個位置反而拍得很清楚。

再來介紹另外一種固定方式,也就是固定支架,採用上漆的不鏽鋼製成。
用途則是安裝在後照鏡上,或者一些特殊鎖點如前叉土除上之類的可使用。

使用的方法,一樣也是透過底部的螺絲孔來固定。
固定支架的鎖點一端是 1/4" 的孔位,對應固定夾具的螺絲,另一端則是14mm的孔,可以對應各種後照鏡螺牙尺寸。

安裝方也很簡單,確定好安裝方向後,先將孔位對齊。

接著將附贈的螺絲鎖入即可。

這顆螺絲的品質還不錯,而且是免特殊工具安裝快拆螺絲。

上端的拉柄可以提起,就可以讓指頭輕鬆夾住來旋緊螺絲了。

不過單靠手指頭的扭力可能還不夠,擔心的人可以再用工具迫緊。

拿出口袋裡面的 10元 硬幣,就可以輕鬆將螺絲迫緊,夠方便吧?

這則是另一個配件,是AC to USB變壓充電器。

輸出單位則是 DCV+5V/1A,輸入則是 AC100V~240V通用,所以在台灣使用絕對沒問題。

這就是剛剛有提到的矽油膏,用來抹在O環上與螺牙處,增加密合度來提高防水性能用。

這條則是安全纜繩,裝在 E3 的背蓋上或者安全帽底座的孔上,避免突然的鬆脫造成跳機發生。

最後一個配件,不知道為什麼附了兩個鑰匙圈,賣家是說用來掛在 E3 背後的,不過個人覺得實用性不大,就沒有安裝了。
二、實際道路影片測試。
這邊將以安裝在安全帽頂的方法來進行測試,安裝方法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安裝在安全帽頂,觀看時建議點選影片畫質至1080p,才是原始的畫質呈現唷!
2014-01-26 GRENZEL E3 日間測試
測試路線:美麗華>堤頂大道>市民大道>重慶北路>民生西路>承德路
2014-01-25 GRENZEL E3 夜間測試
測試路線:環河快速道路>百齡橋>中正路>仰德大道>陽金公路>巴拉卡公路>大屯山助航站
這段影片個人最推薦一看,因為 WDR 的特性在這影片表現得非常明顯。
從進陽金公路開始,約25分的地方,可以看出路燈一暗一亮時的亮度轉換,機器的反應速度很快。
而到 32分左右,進入無路燈的巴拉卡公路,可以透過車子的大燈讓行車紀錄器吃到足夠的光。
40 分開始,有一點台北市夜景入鏡,從助航站直接往下看拍出來的,並不會造成過亮的情況。
2014-03-08 GRENZEL E3 日間雨天測試
測試路線:水源快速道路>新店環河路>中安大橋>中安快速道路
這段影片的左下角,可以看到個人簽名的部分,這點是透過原廠的編輯程式改出來的。
下圖即是從 Grenzel 網站下載對應 Aqua E3 的設定編輯程式:

透過這張圖,可以看出來可以修改的項目有些什麼,也順便一一做介紹。
EV = 曝光值:若覺得錄出來的影片偏暗,可以增加曝光值,反之可減少曝光值來減光。
循環錄影設定:可以設定單檔案時間多久一個,選項有 5分鐘與 2分鐘。
時間標註:設定是否錄影時要打印時間於左下角的功能,可以開啟或關閉。
錄影聲音:設定是否錄影時要錄製聲音的功能,可以開啟或關閉。
提示聲音:設定是否開機或關機時的嗶聲提醒,可以開啟或關閉。
G-Sensor:設定是否要偵測車禍鎖檔,可以開啟或關閉;這功能建議關閉,因為台灣的路太爛,開起會造成誤判。
名牌標註:這就是影片中的簽名檔由來,如果影片不想被台灣不尊重版權的新聞記者盜用後不告知,就可以在影片左下角打入自己的暱稱或者簽名,限定七個半型英文字,可分大小寫。
最後就是設定時間,可由系統自動抓電腦當下時間,或者手動設定時間。
設定完成後按下儲存,會產生一個 TIME.txt 位於開啟程式的位置,將該檔案置入行車紀錄器記憶卡的根目錄,並且將 E3 開機,就可套用設定,這樣設定起來比較簡單輕鬆。
三、總結論。
雲創 Aqua E3 這台行車紀錄器,在目前的大眾市場,除了售價較主流產品便宜以外,其搭載的 WDR 技術更能夠讓影片曝光更為均勻,並且反應修正情況約 85% 的效果,這點是目前大多數行車紀錄器沒有支援到的部分;而機身的重量與質感算是不錯的,玻璃鏡片除了較為抗刮,比起塑膠鏡片水滴也不容易於雨天殘留;不過續航力真的因為內建電池較小,受到了影響,而且錄影格式為 *.MOV,這要找到好的編輯軟體不太容易,目前較方便的接合軟體都會造成畫質減損,錄影檔單檔大小 2min 的影片約 230MB,也就是說一張32GB的記憶卡約可錄製 138 個檔案,換算下來約 4.6 個小時,不過還好有循環錄影,所以這部分也還可以接受。
優點
1:超廣角鏡頭,安裝位置可以較不受限。
2:WDR 高動態範圍,有效改善影片明暗程度。
3:雙雷射定位,能夠更為輕易得知機身水平是否正確。
4:玻璃鏡面,下雨天水滴不容易附著。
5:軟體支援,原廠提供不定期軟體更新 + 電腦用設定軟體,輕鬆設定參數。
缺點
1:操作按鍵偏硬,戴手套情況下不好操作。
2:記憶卡插槽偏內側,無指甲者也不好取出。
3:續航力過短,內建電池僅能連續錄影一小時多,平日通勤足夠,但出遊略顯不足。
4:提示聲音過小,行進間無法辨別錄影情況,也無振動提示,須隨時注意是否沒電。
5:關機充電並無指示燈,無法確認關機是否有在充電,不過原廠說新硬體版本會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