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次開箱與評測感謝「Mobile01」與「Razer雷蛇」所舉辦的
「『試用招募』全天激鬥 舒適依舊,Razer Enki電競椅就是要你越坐越舒服」
而本人此次有幸入選活動試用名單
藉由個人平均每天有超過一半時間屁股都黏在椅子上的生活習慣
將會以近年來針對各類型座椅使用經驗,以及「Razer Enki」作為對比分析
本文同樣適用對於座椅品質有長期需求的使用者
無論是辦公、電競等均可作為有效參考以及選購方向
倘若使用者正在尋找一張具備「具電競氣質外觀、全時舒適使用」的座椅
「Razer Enki」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然後請體諒本人寫文愛講廢話的個性,內容冗長
閱讀前建議泡咖啡或找零食、配便當亦可,或夜不能寐可有效助眠

▲
關於「雷蛇」這個品牌,我想基本不須多做介紹
品牌的建立時間在1998年,總部目前設立於新加坡、美國兩處
早期以高階水準的滑鼠最為知名
後隨著「電競」時代的興起向玩家們推出更廣泛的電競周邊產品
滑鼠及鼠墊、鍵盤、音訊相關硬體、遊戲手把至筆電、座椅等
甚至是手機與穿戴裝置均有涉略其中
而首先,我想定義一下我對於「電競」這個詞彙的看法
無論是狹義專屬於「電玩競技」範疇
或是部分玩家所謂「會發光就是電競」等揶揄戲稱
對於「符合我標準的電競產品」我的看法是在使用電腦、遊戲主機時
能提供使用者不同於標準產品所能提供的功能,以及優異的品質、更顯眼的外觀
「電競滑鼠」應有高水準的微動、傳感器、以及普通滑鼠不具備的側鍵功能
「電競鍵盤」應有防鬼鍵、巨集、全鍵自定義,舒適與耐用的鍵軸回饋感等
同樣的「電競椅」不能只是一張平凡的電腦椅
必具備長時間的舒適使用感,各種情境上使用均能符合人體工學
甚至針對不同身材、坐姿的使用者均有詳細調整的選項與方式
在最大限度內符合廣泛使用者對於「坐」的高標準需求方可稱其「電競椅」
而「Razer Enki」是否能在各處使用細節上符合我的期待
將會於本文評測並提供個人主觀看法

▲
針對「Razer Enki」提供基本的技術規格
成品尺寸:76 x 83 x 140 cm (最大寬x深x高,不含扶手,數據為本人約略量測)
體重建議:136 kg以內
身高建議:166.5-204 cm
椅面顏色:純黑、黑綠品牌色、粉色
椅面材質:椅面EPU合成皮、頭枕記憶泡棉可調式
內部填充:高密度PU注模泡棉
椅腳椅框:鋁製五爪椅腳、鋼製椅框
扶手調整:4D (上下調整、前後調整、左右平移、內外角調整)
腳輪規格:60mm PU外層腳輪
後傾角度:152° 含無段式調整與多段式固定角度
保固範圍:三年機械與活動零件保固;不包含磨損
參考售價:12900 NTD

▲
約莫17年前,台灣網咖依舊盛行的那個年代
若「老屁股」們仍有印象,當時相當流行所謂的「賽車座椅」
回想當年的網咖座椅簡直折騰自己青春期的屁股
時至今日「電競椅」的外觀似乎已被當年的「賽車座椅」所定型
而一般的使用者可能認知「電競椅」外觀不就長那個樣子?
本次「Razer Enki」的配色為「Razer雷蛇」品牌代表黑綠色
對於外觀細節上的巧思與設計著實令我驚嘆
送達前本以為此次需自行組裝
然而快遞送達時「Razer Enki」已組裝完成
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縱容我個人的懶散個性
而隨附零配件如上,以及一雙不在照片中的安裝手套
只需要一根六角即可單人完成安裝,整體的設計相當容易上手

▲
「Razer Enki」的椅背與坐墊外觀採用中央菱格紋設計元素
佐以搭配側邊的平滑皮革紋以及置中直縫線相輔的外觀
而座椅外圍框架則用緊密的「雷蛇綠縫線」加以點綴
充分增添「Razer Enki」作為「電競椅」與眾不同的戰鬥氣息
菱格紋顯著襯托其精緻的外觀美感
然而談起「菱格紋」的設計元素
相信有著墨於時尚品牌的用戶更容易接觸或了解其特性
菱格紋設計為「Chanel」品牌常見的經典元素
根據該業界的論述,菱格紋可以減少摩擦力、且觸感上更加親膚
具備了剽悍與俐落的優異視覺比例
宛如精品的外觀細節,使「Razer Enki」細緻的美感不落俗套



▲
無論是椅背頭頸處、或是可調式記憶泡棉頭枕
甚至是扶手外側底部
均有精緻亮眼的「Razer雷蛇」Logo
同時右側肩處也有小小的刺繡「Razer」標籤設計點綴
整張椅子無論是縫線設計或是注模壓印都相當的精美
對於喜愛「Razer雷蛇」品牌的用戶來說
無異是增添了信仰元素,以及對於自身喜好品牌的認同感
同時也大幅增加了對於品牌的辨識度


▲
「Razer Enki」的氣壓棒;氣舉等級為「Class 4」
該等級應為德國TUV集團進行認證,來自優異工業文化的檢定認證、測試機構
現有的市售等級為一至四級,等級越高則代表品質水準越佳
「Class 4」則為認證等級的最高級別
我個人非常不建議購買氣壓棒「Class 2」以下的升降功能座椅
氣壓棒之於「升降椅」可謂核心零件,如同造船時龍骨般存在
安全的氣壓棒會在內部填充氮氣,外壁則選用高強度的鋼材
選用氮氣原因為其較低的氣體反應性,減少內部氣體造成氧化的可能
並配合鋼材的高強度將造成形變的機率降至最低
劣質或大幅偏離主流售價行情的氣壓升降椅
通常對氣壓棒都是抱持著能省則省的心態
最基本的安全形式至少要在椅子底部與氣壓棒間以「鋼板」做為區隔
若連鋼板都沒有的氣壓升降椅則完全不建議使用
氣壓棒損壞造成的影響可大可小,小則也許無法抬升或下降操作失效
嚴重則有機率氣壓棒爆開,其後果甚至可能遺憾終身
因此不論任何品牌的升降座椅,均應選擇有安全認證與測試檢定的產品
「Razer Enki」同樣有通過美國辦公家具協會的「BIFMA x5.1」測試標準
以及歐盟CE認證標準的「EN 1335-1」
BIFMA x5.1主要針對辦公椅的測試標準如下
椅背、椅腳五爪、衝擊、旋轉、結構穩定性、疲勞性等
測試條件與細節相當繁瑣,有興趣可以自行將「BIFMA x5.1」拿去Google



▲
「Razer Enki」五爪輪椅的外觀
純黑色的標準鋁製五腳輪座,穩固座椅於任意方向移動時均不會傾倒
腳輪為60mm的PU材質,安裝方式為將腳輪安插至輪座即可
移動時滾輪平滑順暢,相較於「Razer Enki」上半部華麗精緻的外觀
腳輪整體的設計略顯樸素,令我十分惋惜
個人希望未來產品還能再增加鎖定腳輪移動的卡榫功能
雖然大概也不見得會用到,但若能豐富功能性就是件讓人開心的事



▲
扶手部分也提供了明確的舒適性
我個人在挑選電腦椅時,扶手為我本人必備項目之一
如我長時間使用鍵盤、滑鼠,上臂與手肘均需要有扶手作為倚靠
無論在壓或提供下臂、手腕施力點均顯得相當重要
「Razer Enki」的扶手為「4D」模式調整
可以改變其「上下高度、前後位移、兩側間距、及內外角度」
舉例日常使用習慣
純使用「鍵盤」時,我會將扶手「抬高、往前位移、增加間距、扶手角度內縮」
目的讓手肘與下臂得以最大面積服貼扶手,以最輕鬆的姿勢敲擊鍵盤處理文書
同時使用「鍵、鼠」時基本如上,但右側扶手會依持握滑鼠習慣
通常右側扶手角度與間距些微向外調整,以便張開右臂精確控制滑鼠
而持握「遊戲手把、搖桿」或是兩手放空看影片時也有對應的習慣
通常扶手降至最低、往後位移、減少扶手間距、兩側扶手角度向外張至最大
此時因上臂兩側無擴張需求,因此先決條件是取得肩膀釋壓
持握遊戲手把時通常會讓手腕置於兩腿上分散整體壓力
這是我能持續手持重量達345克「XBOX菁英手把」超過10個小時的原因
相信擁有「菁英手把」的玩家們應該都感同深受其重量之「扎實程度」
根據以上不同硬體的使用情境
也就顯而易見的反應出我個人對於「4D扶手」的依賴性與必要性
扶手4D調整缺一不可,手肘與手臂的倚靠釋壓對電腦使用者更為重要
對於「Razer Enki」的使用者有充足的選擇尋找最為舒適的手肘手臂擺放方式
並「Razer Enki」扶手讓我非常驚豔的點在於
他是我所有坐過的電腦椅中擁有最長扶手抬升距離的電腦椅
其高度差距達13 cm,搭配座椅本身高度於無抬升座椅時
扶手離地距離最短為60 cm,最長73 cm
座椅抬升至最高,扶手離地最短距離70 cm,最高83 cm
也就是說「Razer Enki」在桌高60 cm至83 cm之間扶手均可良好支援
這對於有高需求頻繁操作滑鼠的電競遊戲而言是絕大優勢
在任何桌高下均可提供手臂與手肘良好的倚靠角度,大幅降低手肘與肩壓力
以市售常見扶手高度而言,我的座椅扶手最高升限只有75公分
一旦桌高超過78公分,勢必要以手腕分擔手肘壓力
「Razer Enki」在這部份設計相當傑出,個人予以高度的認同

▲
「Razer Enki」腰枕設計為不可調固定式的弧形腰枕
凸起的弧形設計可輕易支撐下背部與腰部
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任意坐姿下均能維持自然且正確的坐姿
長時間坐在「Razer Enki」得以讓使用者背部更為放鬆釋壓
兩側向外微開的腰部設計則可固定貼合使用者的腰部線條
進一步維持下背與腰間的端正直立
避免長期坐姿不良或因久坐疲乏姿勢歪斜對脊椎造成不良影響
以人體工學的角度來說此設計確實有良好的兼顧使用者坐姿與舒適性
其中央視覺核心絨布面材質;菱格紋設計
提供了絕佳的舒適性,觸感上非常的親膚
坐墊內部填充的高密度PU注模泡棉相當的具有支撐力
經測試即便在流汗且未著上衣的狀況下使用,也不會有咬膚的情形
相較「全PU皮」材質,此處「Razer Enki」的細節設計上相對用心許多
非常符合我這類夏天時習慣開著冷氣,上半身整季裸奔的使用者



▲
「Razer Enki」椅背的後傾調整角度最大為152°
從右後方機構進行調整,設計近似於「手剎車」拉桿
頗具儀式感,讓我不經回想從前流連忘返於網咖的白爛光陰
坐在網咖那硬到哭爹喊娘的「賽車椅」與陌生人競逐勝利王座時
決勝點前總會下意識拉「手剎車」調整椅背後傾角
如今回想起來,原來當年那個下意識的行為
是為了被對手打到回家找媽媽後,仰天長歎時可以再舒服點
而「Razer Enki」椅背的後傾功能具無段式調整
功能位置於椅墊下方,左側扶手拉桿
所以無論是仰天長嘆、或是仰天長笑都相當直覺
若贏的太狂妄或是輸的太悽慘,「Razer Enki」隨時可後傾至152°
以躺臥的方式放鬆,同時兼具良好的人體工學設計得到背部與肩部的充分紓壓
後傾調整可透過底部的阻尼依需求旋轉調整阻尼強度
進而改變後傾的反應速度,無論快慢均可由使用者自行決定
又或如我個人習慣,本身的螢幕支架可調整高低、遠近、上下傾斜
當想以放鬆的情緒沉浸於劇情電影、或3A類型遊戲時
將螢幕位置稍加調整,即可躺在「Razer Enki」上遊玩或觀看
配合著高支撐性且親膚的絨面材質與設計弧度,此等享受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
「Razer Enki」的專屬頭枕,絨布面材質,優異的親膚感
內容物是記憶泡棉,同時上印顯眼的「Razer」Logo圖示
後方有兩條鬆緊帶,可將頭枕固定在「Razer Enki」
並能透過調節固定帶長短的方式,調整至符合使用者頸部與後腦的高度
或如果不習慣使用頭枕,也可將其拆下
無論是想當頭枕、腰枕、還是抱枕,都可因個人需求而改變
個人認知較可惜的部分也在此處
市面上目前能看到的頭枕多以「鬆緊帶」的形式固定
也許在設計時的用意是希望頭枕盡可能貼合椅背
但我本身也見過不少案例是頭枕經長期使用後
當初牢牢貼合椅背的鬆緊帶彈性疲乏,而後只能不斷縮減長度以求穩固
尤其在頭枕只搭配「一條」鬆緊帶的狀況下更為明顯
「Razer Enki」的固定方式為「兩條」鬆緊帶固然較上述者更佳
但以個人實際面考量,我會覺得鬆緊帶始終都會彈性疲乏
那麼一開始就採用類似尼龍這類無伸縮性的材質
是否能有效避免長期使用後的疲乏呢?

▲
而「Razer Enki」有個我認為多數「電競椅」都不具備的優點
是在脖頸頭枕與肩膀處,設計針對「肩膀、頸部」均有做出弧度,更能貼合人體
而一般在使用電腦進入精神專注期間,例如射擊遊戲進行精確秒準時
兩側肩膀通常不會維持直線水平的狀態,正常會向前靠一些
因此肩膀處的設計是110°的加長弧形
產品定位是即便擁有如海洋般寬廣肩膀的男性使用者也能得到很好的包覆感
搭配頭枕同樣具備弧度塑型的設計
更加符合人體工學上的使用情境
再加上腰部與下身同樣也具備弧度設計
可說是完全包覆使用者,無論身體各部位均能得到完整的舒壓功能
全部件弧度的設計讓各種身形的使用者都能獲得相當優秀的體驗
雖稱其為「電競椅」但我認為「人體工學椅」該有個功能一樣也沒少
甚至有些號稱「人體工學椅」的產品在肩膀處的設計尚不如「Razer Enki」用心

▲
聊一下關於「Razer Enki」所採用的「EPU合成皮」
「真皮」的部分我們暫不做討論,畢竟高級真皮的面料成本遠高於人工皮
而市面上皮椅的面料材質多為「PU皮」
就像你偶爾能看到辦公室裡年久的主管黑色皮面座椅
座椅因長時間使用,或許嚴重退色
且表面遍布白灰色刮痕,更甚者面料已裂開可直視內部填充物
此為「PU皮」面料的常見缺點,普遍不耐長期或頻繁使用
所以實際上我個人認為「傳統PU皮」並不適用於座椅重點面料材質
而「Razer Enki」採用的「EPU合成皮」
其詳稱為「無溶劑生態聚氨酯合成皮」
其使用特性與製作過程相對「傳統PU合成皮」而言優異許多
製程上摒除了有機溶劑與水,減低其揮發時必須吸收熱能的條件
生產過程的排碳量更低、且更環保
在具備環保新技術生產前提下的「EPU合成皮」耐用性上有著巨幅的進步
良好的「EPU合成皮」使用年限為「20年」且不需刻意保養
更為耐刮,且不易裂開、擁有非常高的原色持久度
不會有長期使用升溫或久經摩擦產生退色、形變等情形
觸感上更為親膚,光滑柔軟且質地細膩且抗拉扯與髒汙
簡言之「EPU合成皮」相較「傳統PU合成皮」各方面基本完勝
但也不是沒缺點,目前關於人工合成皮的製程仍多以「PU皮」為主流
「EPU合成皮」目前仍並非常見的面料材質


▲
同時我想小聊一下我個人對「網椅」與「皮椅」的看法
可能使用者會認知「不就是張椅子,坐的舒服就好?」
但對我而言,我認為這是兩種功能取向不同,而之間有所交互的產品
首先聊到「網椅」
其優勢為人所知如夏天不開空調的條件下較經得起使用者久坐
網椅對於被動散熱能力基本是無懸念的
人體工學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具備
坐感則因人而異,基本上無親膚性或面料服貼性可言
我認為的缺點是網洞中容易卡入雜物,如棉絮、部分髒汙等
如灰塵等沉積於網椅內部會相對難清理且明顯
再者聊的是「皮椅」
其優勢主要以舒適為最終取向,同樣輔以人體工學設計
在放鬆坐姿時,柔軟的材質對坐的舒適程度有加分
而在台灣這類海島氣候型國家,缺點顯而易見的是易悶熱
相信這也是多數使用者都能同意的
而無論網椅、皮椅,若為粗糙廉價的商品基本都經不起時間考驗
所以選擇購入「網椅或皮椅」前
我認為應該先確認自身使用環境,例如夏季使用,是否搭配空調?
若像我環境許可,夏季空調常駐,接著應考慮偏好取向
選擇方向不困難,舉例日常隨處可見的情境
如果日常生活中比較喜歡坐偏軟的座椅,如沙發等
那麼「電競多功能皮椅」是個不錯的選項,如本文的「Razer Enki」
若坐習慣藤椅等偏硬質的類型
以坐感來說會較偏向「網椅」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我發現自己無論遊玩或工作
都希望能坐的舒服點,而歸納自己的結論
發現對於偏硬式的座椅只要久坐,我就會想起身走走
在選購電腦椅時,我建議如許可務必現場試坐
若選擇網購則至少要能提供退貨或有猶豫期的電商
對「Razer Enki」有興趣的話,此型號提供三年保固
並且在官網購買也有「14天的免費退貨期」


▲
由於近幾年使用網椅的頻率遠高於電競皮椅
藉本次評測「Razer Enki」的機會得以再次感受較高規格的電競皮椅
舒適性自然是不在話下,我個人的傾向果然是喜歡坐沙發
因此也邀請生活中持續使用「電競皮椅」的朋友來感受差異
主要也想要了解他對於「Razer Enki」的想法
也讓我得用第三人的角度觀察其坐姿與驗證
體驗朋友的身高為176體重75,屬於標準身形
基本上與我相近,除了我尚未擁有的啤酒肚
並稍加調整為友人的習慣坐姿後進行檢視
「Razer Enki」設計相當服貼於使用者
並藉由手托的方向調整,控制鍵盤滑鼠時上手臂得以無壓力的姿勢擺放
如圖中手肘也擁有良好的倚靠位置支撐下手臂及手腕


▲
「Razer Enki」肩部位置的110°弧形設計同前段內文所述
在常態注視螢幕時,可提供友人相當舒適的肩部倚靠情境
記憶泡棉頭枕經調整至友人覺得舒適理想的位置
擁有優秀的脖頸與後腦勺支撐性
即便是上半身較長的使用者也不會失去讓肩膀倚靠攤平壓力的設計
以簡明扼要的四個字評價「Razer Enki」坐感體驗
友人的評價是「服貼、舒適」


▲
「Razer Enki」可調整的坐高部分
最低為:46 cm最高則是:56 cm
以上數據是以測距儀概略抓取,可能會有二至三公分的落差
量測基準為椅面上緣處概略位置到地面
調整高度的拉桿則在椅墊下右側
我個人主觀意識認為座椅的高度調整範圍相當重要
對人體而言,舒適的電腦使用環境不僅是「椅子」的責任
同時「桌高」也需有良好的搭配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過高的桌面高度在長期使用鍵盤滑鼠時容易對肩膀造成抬升負擔
過低的桌高也易因手臂長度不足需將上身前傾造成駝背
良好的電腦使用坐姿需以螢幕注視高度、桌面、椅面高度三者搭配
維持在垂直且自然放鬆的情境下為佳
有部分使用者認為買了一張「好椅子」就應是坐姿端正考試一百分
但久坐後依然覺得不適,此時應檢視探討造成身體部位不適的主要原因
而無論如何,對於需久坐於電腦前的使用者
椅子舒適程度等同決定使用者能專注於螢幕的時間長短
在可行的範圍內打造自己最舒適的使用環境是我個人的基本條件


▲
「Razer Enki」的椅墊座寬為54 cm,座深則為47 cm
座寬部分為官網提供的數據,座深則為我自行概略量測
以友人的坐姿檢視,雙腿外開擺放無阻,甚至仍有餘裕
因此若使用者的身型更為壯碩也不會顯得擁擠
配合「Razer Enki」舒適的柔軟度與強力的支撐性
得以將上身的重量完美分散至座椅各方面精細的人體工學設計
進而減輕下身需承受的壓力
在長時間使用的狀態下仍可保有良好舒適感

▲
擅長把我家當自己家的友人,雖然我也不以為意
不過坐在「Razer Enki」上要我幫拿咖啡的樣子實在無恥
但看著他後傾接近152°的半躺姿勢,如入無人之境的使用本人電腦
「原來我平常在別人眼裡的樣子看起來這麼爽嗎?」
這是我心裡唯一的感想



▲
對於長時間的電腦使用者而言
無論是專注的電競操作、沉浸於影音體驗、或是繁瑣文書工作
座椅的舒適性於我是最為重要的必備條件
擁有良好舒適的基礎無論多久都不會感到疲憊
就像本次有機會細細檢驗「Razer Enki電競椅」
才發現自己對座椅的喜好原來是偏軟舒適,如沙發的類型
「Razer Enki」
關於個人主觀優勢評論:
擁有內斂的氣質外觀,且無法隱藏的剽悍與幹練特色
舒適親膚的椅面材質、高規格的氣壓棒與皮面不同於傳統PU的耐用性
特別的弧度設計對「腿、腰、肩、頸」各部位良好的包覆性與支撐力
整體切實符合人體工學設計,長期維持使用者舒適自然的坐姿
「4D扶手」得在各類型使用情境供手臂、手肘最大幅度的倚靠面積
最大152°的傾角,滿足腰部的延展放鬆、以及躺臥時背部的舒適感
主流且符合市場的中間價格,兼顧外觀與舒適性的優秀水準
個人主觀劣勢評論:
以台灣的氣候型態,欲享受皮椅不可取代的舒適性,夏季開空調較難避免
樸素且幾近無特色的腳輪,觀感略嫌可惜,能加上定位卡榫更好
頭枕綁帶若採用長期穩固避免疲乏的材質,經時間考驗更顯其價值
若無必要,應避免讓擁有者以外的人使用或試坐,把人趕開很麻煩
21/11/07,記錄就此告一段落,感謝你的閱讀
我是MLA,能坐絕不站,堅信我的屁股無論何時都需要一張舒服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