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 系統架構感覺很浪費資源,增加複雜度~~~(純架構討論)

設置在交流道的確是最好的辦法!上去閃一下下來閃一下,計算總旅程收費!這樣不是很好,非要幾公里閃一下閃一下?浪費人力也浪費成本;也把問題搞複雜了

2sc wrote:
我認為ETC用門框架...(恕刪)


將來依門架距離和車行時間來判定超速否。還可用一門架一罰,還敢超速嗎?

夜雨紛飛 wrote:
設置在交流道的確是最...(恕刪)


設交流道是最不保險的,萬一你下的交流道那個感應器故障,那不是讓你跑免費的,或是有人在下交流道之前故意遮掩辨識物,那國庫也會損失吧!
只有上去卻測不到有下來,或没測到上去卻有感應到下來,那里程如何算?

夜雨紛飛 wrote:
設置在交流道的確是最...(恕刪)


想得太簡單了,萬一感應架故障了那不就虧大了,而且又容易讓人"做手"閃躲。
請問ETC感應桿是過第一支就收費了嗎??
還是說過第一支感應桿從0KM開始計費??
Pecker wrote:
日本的高速公路公司,要負責建設高速公路,維護高速公路,而為了這些工程,當然是要收費的。

無此事,日本的高速道路株式會社是直接承接政府蓋的高速公路來收費管理,並把收到的費用大部份上繳給獨立法人高速道路保有機構攤提興建成本。高速道路株式會社並不負責興建高速公路。負責興建高速公路的是國土交通省或是地方政府。不知道不要亂講。
我覺得這只是使用高速收費而已,彈性是可以調整了,分路段、時段收費,有是可以做到,只是規則調整。

有人PO這是綁標的架構,或許有可能,規畫者的策略吧~~~高公局是否根本沒用心?


架加交流道上,有人說會漏掉~~~

A.架二關感應識別,不應該會漏掉,本來設備就需要備援,不算浪費。若還會漏掉就別玩計程收費。

有人說會增加40公分的門柱~~~

A.施工需要注意,但是因為門框小,可能不需要那麼大的門柱。

有人說高公局要分時段、路段收費~~~

A.我認為還是可行,只是規則改一下。

有人說跨日 20公里很難扣~~~

A.這規則更好笑,這只是安撫,之前短程用國道不經過收費站的人,但是這根本不公平阿,也會讓區域高速塞車。

淺見~~~

Andy927 wrote:


真的,現在冠上浮動,感覺穩賺不賠...(恕刪)


更擔心的事~政府明天又出什招

很簡單的收費~搞的人心慌亂

以前多好~看到収費站就付錢,有什麼不好

無聊的官
oldman2008 wrote:
ETC 目前是在高速...(恕刪)


蓋在主道上是因為以後橫向也要收費啊

人民的錢寧可錯殺但連一塊也不放過

善意提醒...若衝出車道也不要撞到門架喔~小老百姓賠不起的!

oldman2008 wrote:

ETC 目前是在高速公路上,加裝 etag 感應設備。

這個架構的資料會增加非常多的資料處理量。為什麼勒?

試想從高雄開到台北要經過多少門框? 假設是 30 個

表示一台車在一次高速公路旅途上,要被識別 30次。

但是若在交流道上進出高速公路就識別,僅需要 2 次,上高速公路、下高速公路。



遠通的總經理是草包嗎?

用這樣鳥的門框系統,是嫌網路不夠忙亂嗎?

一進入高速公路匝道就感應一次,下匝道再感應一次計算里程結帳扣款,

就像坐捷運一般,不是應該這樣嗎?

還是說怕有不肖的公務人員或用路人只走公路便道,不需經過匝道就上高速公路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