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發表你理想的ETC系統應該是如何才滿意?

那日本的ETC能不能自己家裡好幾台車,可以換到別台車上用?
eric62 wrote:
那日本的ETC能不能...(恕刪)


日本的ETC是一機只能裝一台車
如果家裡有兩台車的話,必須要兩台ETC機

最討厭的是如果換車時,ETC機從舊車換到新車時
設定費再加拆裝費大約要台幣4000元
心目中的ETC系統

1.公辦或民營?
>> 公營,我想這沒啥好說的,道路建設是政府的,當然公營

2.用何種系統?微波或紅外線或其他?
>> RFID(微波)+車牌辨識
或至少雙系統,其中一定要包含影像辨識設備

為了確保ETC的穩定以及便民度
同時考量到推行里程計費與台灣高速公路匝道腹地的大小
可能沒有多餘空間架設人工收費道的地方
能以"車牌辨識"取代人工收費

3.如果有車上機或卡需要付費嗎?還是完全免費?
>> 完全免費當然是最好,但其可行性?
好比悠遊卡也需要押金
但是,最好是不要超過200元以上的處理/安裝/租用費

4.需要儲值或開帳戶扣款?
>> 儲值,不足額以欠費補繳來處理
同時,補繳的機制可以處理得更有彈性才對
像是結合電信業拆帳、超商等等
或是直接與牌照稅一起,都可以接受

5.如果沒有辦理車上機或卡,應該罰款嗎?
>> 以"車牌辨識"取得車籍資料,依照補繳流程處理
ETC最重要的目的是便民,罰甚麼款?

6.如果沒有辦理儲值或有積欠不繳該如何催繳?
>> 積欠不繳的問題,可以依照繳費機制的設計來解決
例如,電信費用的拆帳就是一個例子,可以每月結算
而惡意欠費的情況,譬如沒有登記或是儲值而通過ETC
則以車籍資料追蹤,欠費併入當年牌照稅之類的
如果仍然積欠不繳,先行政文書通知,最後才是違規罰鍰

7.其他.
>> 我認為,
ETC要考慮的已經不是那些登記或裝設車上機的用路人
採用里程計費(上下匝道計算)以後,也不會有減速過站的問題
而是未來推行後,採用車牌辨識的用路人(等同人工收費)
其通行費用的通知與繳交的流程
做到公平且便民才是重點
當然,這不表示ETC只要仰賴車牌辨識系統就好
畢竟影像辨識還是有其極限
以雙系統提升ETC系統的正確性與效率
降低傳統人工的需求,以及最大化服務民眾的能力
才是真正雙贏的ETC系統

tsubasashiina198 wrote:
日本的ETC是一機只...(恕刪)

被遠通更黑更狠阿...
那要是扣款失敗,那後續的是怎麼樣處理...
eric62 wrote:
被遠通更黑更狠阿.....(恕刪)


我自己台灣跟日本的車都有裝ETC
有機會您來日本裝ETC後,您再跟台灣比較看看會比較準
台灣是遠通很黑沒錯,日本是政府更黑更狠

至於扣款失敗的事情,台灣可以後續補繳
日本要是扣款失敗的話,ETC車道的柵欄不會開
撞壞的話,賠償可不便宜
緊急煞車的話,小心後面追撞

日本就是為了擔心扣款失敗,駕駛者緊急煞車發生車禍
所以才把ETC車道通過的速限降成20KM(低到很誇張)
首選:微波比較好、小又準確、像手機一樣月繳帳單或扣款。

次選:維持原系統,但徐xx及遠x集團人員及資金全面退出。

下選:徐xx出面道歉,承認自己太驕傲、確有官商勾結,可繼續經營。

tsubasashiina198 wrote:
我自己台灣跟日本的車...(恕刪)

要是把日本這套全面導入台灣,看來只有美觀這點打敗遠通,但因為這點..不知有多少鄉民能接受...

eric62 wrote:
要是把日本這套全面導...(恕刪)


不可否認日本這套系統是真的比台灣先進沒錯
但先進的代價就是要付錢,前面不少文章都要求ETC機要免費
所以我覺得說,日本這套系統引進台灣也是會被說政府賺很兇

光是機子就要台幣快4000,進來台灣也不會變便宜
然後設定費跟安裝費照台灣物價除以三,就當作是1000元
換句話說,日本系統搬入台灣後裝機到好要5000台幣肯定會被罵死

台灣的ETC機我也只能說便宜不能要求太多
哪天真的ETC收歸國營變成免費的話
那ETC機可能會更糟(對國營事業不抱任何希望)

tsubasashiina198 wrote:
不可否認日本這套系統...(恕刪)

只是不知日本這ETC在沒有柵欄的情形下可以到車速最快多少過去可以感應成功
台灣這套奧地利當年中華電信研究所測試時是說這套規格是250km,當時他們自己測試時是試到170km,這幾年下來在網上看到有人說的是到160衝收費站吧,我自己最快只有110過去過...
eric62 wrote:
只是不知日本這ETC...(恕刪)


日本這套我就沒聽說過了,以前曾經有不少駕駛用時速80KM衝過去
後來日本政府為了杜絕ETC車道超速,把那兩根柵欄設定很晚才開啟

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用時速超過30KM衝過去的話
當你覺得快要撞到柵欄踩煞車時的瞬間,柵欄才會開啟(汗)
所以後來就沒聽說有人用時速超過40KM衝過去

台灣的話,我頂多只用時速60~70KM衝過去
只能說開慣右駕車時,左駕車的角度真的不好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