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五分!!您的實證揭發了"愛走後門"的商人和"米蟲"的可議行為!改朝換代又如何?再換幾次,承辦者還是那些人啦!上面來來去去,下面的~~~唉~~無良社會!只能期望新聞媒體來揭發囉!民代們不知為啥,這次都沒有啥砲聲?
不管那種電子收費系統,都必須有車牌辨識做核對,(理論上就該這樣)現在ETC/人工收費並用,回數票車道比較不塞時,有貼eTag的車可能不走ETC車道,或車子是別人的,駕駛不知道有eTag,或不想用別人的錢,而走人工收費車道,ETC/人工收費並用時,微波系統也可能感應到非ETC車道上的etag,過去有裝OBU的民眾,又申裝eTag,也同樣有可能一車扣兩次錢,這些都必須靠人工排除。所以,除了eTag/ETC之外,還是要有車牌辨視做核對確認,兩者不符時,以走ETC車道的車牌為主,而接收到與車牌不符的eTag,則算在有貼eTag但沒走ETC的車(樓主的B車),要排除誤感應到的B車eTag,則必須核對那個時間點所有車輛的車牌(甚至對向ETC車道)所以,有可能是樓主的A車, 8次都已車牌辨視,而B車的eTag,有一次沒被人工排除,8次惡搞,人工就漏勾一次,還是不能推斷是ETC沒把eTag系統建置好。最主要是,半年多前基隆就開始搞eTag了!計次收費站沒幾個,又不像2G/3G/4G基地台有住抗,且要建上千個基地台才能涵蓋全台灣,建置ETC微波系統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更何況要eTag扣款,才能降低人工成本,就算跟遠通有什麼深仇大恨,也不必像小孩子鬧脾氣,推測eTag沒建置好。
flycode wrote:不管那種電子收費系統...(恕刪)所以,除了eTag/ETC之外,還是要有車牌辨視做核對確認,兩者不符時,以走ETC車道的車牌為主,...(恕刪) 完全不能理解…既然你說每次都要比對etag感應和車牌辨視,當兩都不符以車牌辨視為主…奇怪,那要etag做什麼?
flycode wrote :不管那種電子收費系統,都必須有車牌辨識做核對,(理論上就該這樣)...(恕刪) 沒那麼複雜吧!高速公路一天車流量有多少,系統還搞的這樣交叉辨識,那有那麼多人力物力去做處理,比搞的人工收費還麻煩…
tedpin wrote:這真是100分的實驗...(恕刪) 那你車牌號碼給我.....我改天過 ETC 亮你車牌就好 反正錢是扣你的.....現在知道 e-Tag 的用途了嗎??抓偽造及貼牌的車輛及保障你的權利但是這個方案還沒正式啟動....另外版大的車兩台車型是一樣的嗎??
有版友稱"惡搞"8次,一次沒有被排除而已。意思是說,遠通還佛心來的大費周章幫我辨識出來,然後排除eTag偵測到的扣款嗎???那麼,沒有被辨識出來而微波感應扣款的那一次,不就可以向遠通要求索回囉?若是不行,認定這是車主"惡搞",那麼遠通還如此費工主動"協助"辨識排除幹嘛?反而應該直接重複扣款,讓"惡搞"的車主付出荷包失血的代價才是啊!事實就是事實,任何辯解的言論及歪理,都不能改變事實的真相!
frankhfw wrote :分享一下5/28實測結果!!(張貼在規定的車窗右側標準高度位置,而且A、B兩車都有申辦eTag。...(恕刪) 由板主的測試可推測,有eTag建置完成的車道,eTag微波及車牌辨識都同時運作,當eTag完成扣款後,系統會比對同一時間內車牌辨識出的車號是否已申辦eTag,若是的話就踢除此筆車牌辨識避免重覆扣款,若eTag偵測扣款失敗就已車牌辨識為主,這可合理解釋為何板主在古坑收費站AB車都同時被扣款(因為B車車牌沒辨識出來所以以eTag扣款,A車eTag扣款失敗所以以車牌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