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y wrote:
(6.)2010年遠通電收推出「全民體驗ETC」免安裝e通機體驗ETC優惠,導致民眾開始質疑e通機的存在價值,ETC系統對沒安裝OBU的車輛,係利用車牌圖像辨識系統進行舉發,而e通機失能也能利用該系統事後要求民眾補交缺額,交通部於1990年在泰山收費站就已經開始使用車牌影像辨識的技術來查緝贓車,系統的準確度約在98%左右,導致部分民眾對於e通機的存在不認為有正當性,認為e通機沒有存在價值。
(7.)依契約規定,2011年3月底時ETC利用率應達到50%,但實際利用率仍不到40%,依合約應對遠通開罰每天新台幣50萬元,但高公局至今仍未對其開出罰單。
(8.)遠通最初以紅外線系統取得經營權,但最終卻改以微波系統做為違約的改善方案。
(9.)消基會指出使用ETC跟人工收費相比,不僅沒有省錢,反而導致國庫負擔高出5倍負擔。
怎麼漏掉這一段eTag ?
eTag 是在 2011/9/8 在基隆試辦上路的,大約2012年初全面開放申辦,
這是遠通和交通部(高公局)妥協後,才終於把紅外線系統改成免電池的微波系統eTag,
也因為交通部(高公局)要求eTag由遠通出資,用戶免費貼,所以才沒開遠通罰單。
在BOT之前交通部由"公營"的中華電信測試ETC,卻死要用奧地利Efcon紅外線系統,
若ETC是公辦公營,原本遠通用Efcon紅外線系統賠的幾十億,會由納稅人的錢來貼!
因為ETC是BOT公辦民營,
由財團組成的遠通用奧地利Efcon紅外線系統已賠掉幾十億,並沒有賠到納稅人的錢!
也就是...紅外線系統本來就很爛,當初中華電信搞奧地利Efcon紅外線系統是錯誤的政策!
因為是錯誤的政策,立法院才不給交通部預算..使ETC改成BOT公辦民營,
沒想到BOT後同樣由奧地利Efcon紅外線系統得標,只是變成民營的遠通(過程有違法)
但也還好是民營的遠通,Efcon紅外線系統的虧損由遠通承擔,
而微波+免費電池的eTag系統則很好,雖然有些小問題,但這是正確的政策!
etag推廣才大約1~2年,裝機率就已達50%以上,使用率達70%以上
未來ETC還要做成計程收費+未貼eTag車牌辨視+無人工收費車道,
若真的成功了,則是全世界第一個全面採用的國家,
遠通做Efcon紅外線系統時是"台灣之恥",
但若把eTag計程收費+車牌辨視+無人工收費車道 做成功,則遠通又變成"台灣之光",
雖然都是遠通做的,但不要把兩者搞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