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nce wrote:
比較想知道跨日的免費里程計算方式
A感應器 <--> B感應器 距離 20KM
駕駛於前一日 經過了 A 個感應器
於隔日通過了 B 交流道感應器
在這情況下 , 免費里程的 20KM
是算在前一日
還是算在隔日
還是兩天都扣掉 20KM?
嚴格說的話,你的問題的條件給的不夠清楚
因為感應器間的距離不一定等於交流道間的距離
交流道1----A感應器----交流道2----B感應器----交流道3
你只有說A、B感應器的距離,沒有提供3個交流道間的距離
所以實際的里程計算要以交流道實際距離為主
幫你補充條件
1.假設你是要問,交流道1到交流道2為10公里,交流道2到交流道3也為10公里
交流道1----A感應器----交流道2----B感應器----交流道3
如果前1天的免費里程都還沒用掉的話
跨日前經過A感應器,這10公里(交流道1到2)就跨日前當天的額度
跨日後經過B感應器,這10公里(交流道2到3)就跨日後當天的額度
所以這樣是免費的,跨日前花掉前一天10公里額度,跨日後花掉隔天10公里額度(當天還剩10公里免費里程)
2.假設你是要問,交流道1到交流道2為20公里,交流道2到交流道3也為20公里
交流道1----A感應器----交流道2----B感應器----交流道3
如果前1天的免費里程都還沒用掉的話
跨日前經過A感應器,這20公里(交流道1到2)就跨日前當天的額度
跨日後經過B感應器,這20公里(交流道2到3)就跨日後當天的額度
所以這樣是免費的,跨日前花掉前一天20公里額度,跨日後花掉隔天20公里額度(2天都各別花掉當天額度)
結論:跨日就以凌晨0點為分界
跨日前通過的門架(感應器)會反推跨日前當天經過交流道的里程
跨日後通過的門架(感應器)會反推跨日後當天經過交流道的里程
各扣當天的免費里程
唯獨要注意的是,因為門架是設在交流道與交流道間的主線上
所以如果是要用跨日來省前後2天各20公里一共40公里的免費里程的話
以我的假設2為例
那得拿捏準通過門架A、B的時間
沒算好時間,太晚通過門架A,已經跨日才通過門架A的話,就算是跨日前已經上交流道1
可是交流道1到2的里程仍然會算到跨日後,所以交流道1到3的40公里只能扣掉20公里免費里程
相反的太早通過門架B,再跨日前就經過門架B了,就算實際上是跨日後才下交流道3
也當作這40公里通通是跨日前就使用了,只能扣掉跨日前一天的20公里免費里程
當然不是因為大家都知道到財團就是要賺錢
而是設計這種會備受爭議的偵測桿
如果一開始就設計再每一個交流道
包含一些當地的方便道
何時上何時下清清楚楚
提出這各問題 就有各種不同的看法跟想法
政府提出免費里程20公里
卻沒有宣導是一天20公里
所以一般人會認定每次上高速公路就是有20公里的免費路段
如果是每天有20公里的免費里程
那重新計算的時間點是
如果剛好在重新計算的時間點還在高速公路上
那是累計成40公里還是20公里
像如果今天剛好是要開30公里
也剛好開車的時間是計價重置的時間點
是要算20公里免費路程 然候計程10公里呢
10*1.3此次需付費13元
還是免費里程要計算2天份
所以免費里程為40公里 今天行程不需付費
理論上以財團立場一定是要收錢
但是第二個論點也算是合理
那要如何解釋
1.你的30公里,正好是兩個交流道間30公里,那麼,就依照你過那門架的時間點
如果是23:59:59秒前過門架,那就是10*1.3此次需付費13元,用掉前一天的免費額度
如果是00:00:00秒後過門架,那還是10*1.3此次需付費13元,用掉隔天的免費額度
2.你的30公里,如果中間還有一個交流道,假設正好在中間15公里處,那會經過兩個門架
如果第一個門架通過的時間是在23:59分,第二個門架通過是在0:01分,那就會各算15公里在前後這兩天,也就是你用了這兩天各15公里的額度,你這一趟不用付錢。
這樣看得懂嗎?
ctboy wrote:
像如果今天剛好是要開30公里
也剛好開車的時間是計價重置的時間點
是要算20公里免費路程 然候計程10公里呢
10*1.3此次需付費13元
還是免費里程要計算2天份
所以免費里程為40公里 今天行程不需付費
ctboy wrote:
所以會提出這各問題的原因
當然不是因為大家都知道到財團就是要賺錢
而是設計這種會備受爭議的偵測桿
如果一開始就設計再每一個交流道
包含一些當地的方便道
何時上何時下清清楚楚
只能說任何制度都有各的優缺點
就拿設置在交流道跟設置在主線兩者來比較吧
里程計算:平手
兩者都可以計算出車子從哪裡上交流道,哪裡下交流道
時間計算: 交流道勝
設置在交流道的話,用路人確實比較好抓上下交流道的時間
這對跨日行駛想要抓時間差一次使用40公里免費里程的人
會比主線上想去抓特定時間經過某個門架好抓時間
設置數量:主線勝
設在主線上,兩個交流道間只要中間點設門架
設在交流道,兩邊交流道都要設置
而且有的交流道又有好幾個匝道
維修難易度:交流道勝
設在主線上,門架要維修可能就要封閉部分車道,且只要行經該路段的用路人都會受影響
設在交流道,門架要維修只要針對特定交流道特定的匝道維修,只會影響該交流道
感應失敗,造成收費損失的風險:主線勝
假設從交流道1開到交流道11的話
設置在主線上是每個交流道與交流道間都有感應門架
萬一中間有1個門架感應失敗,且又車牌辨識又無法辨識車號的話(例如雨太大影響錄影)
那頂多就是損失掉那一個門架前後交流道的收費損失
可是如果設置在交流道上,那就只有上下交流道的時候才感應
那只要上下交流道有一方感應失敗的話
就無法紀錄車主是從交流道1開到11,要怎麼計算費用會有很大爭議
從收費風險跟設置成本這兩點來看
設置在主線上不太意外
ctboy wrote:
提出這各問題 就有各種不同的看法跟想法
政府提出免費里程20公里
卻沒有宣導是一天20公里
所以一般人會認定每次上高速公路就是有20公里的免費路段
就算沒有大力宣導免費里程是一天為計算
也有不少報導有提到免費里程是每日為計
稍微有在關注相關資訊的人不難發現是一天20公里而非每次20公里
再者就算沒注意到相關報導
稍微判斷一下也知道怎麼可能每次上就都有20公里免費
是這樣的話,大家都開個20公里就下個交流道上個廁所再上高速公路
那高速公路還要收費嗎
ctboy wrote:
如果是每天有20公里的免費里程
那重新計算的時間點是
如果剛好在重新計算的時間點還在高速公路上
那是累計成40公里還是20公里
像如果今天剛好是要開30公里
也剛好開車的時間是計價重置的時間點
是要算20公里免費路程 然候計程10公里呢
10*1.3此次需付費13元
還是免費里程要計算2天份
所以免費里程為40公里 今天行程不需付費
理論上以財團立場一定是要收錢
但是第二個論點也算是合理
那要如何解釋
結算時間、結算方式,雖然不見得多數人都清楚
不過想找的話,官方資訊或是新聞報導都有
官方計費說明
結算時間點相關報導
回到你的問題
那得看你這30公里,在跨日時已經經過多少門架來計算你行駛多少里程(以通過門架的前後交流到距離為計)
如果跨日前20公里,跨日後10公里,恭喜~免費(且還有剩10公里的免費里程)
如果跨日前15公里,跨日後15公里,恭喜~免費(且還有剩5公里的免費里程)
如果跨日前10公里,跨日後20公里,恭喜~免費 (跨日後當天已無免費里程額度)
如果跨日前25公里,跨日後5公里,請繳納跨日前25-20=5公里X每公里里程費(跨日後當天還有15公里免費里程)
如果跨日前5公里,跨日後25公里,請繳納跨日後25-20=5公里X每公里里程費(跨日後當天已無免費里程額度)
雖然政策反覆不知道還會不會一改再改
不過相關收費資訊沒有那麼不透明吧
想關注的話,稍微找一下都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