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以前人工收費因為車速會慢下來,所以逃逸比較困難
現在改成電子式的e-Tag收費,的確可以給有心人很多空間
目前eTag 是以RFID感應為主,照相車牌變識為輔..
先感應發現有問題時候,才會轉由車牌辨識(可能電腦+人工)
所以要解決這兩樣就可以免費通行
(1) 仿造e-Tag 車籍資料 (2) 當扣款失敗被抓包以後得避免車牌被拍下來
這兩樣解決理論上,就收不到錢了!
前面大大講的超過240km/H 偵測不到,但是風險太大了投資也太大
我的想法是,如果利用每輛車20KM優惠里程-- 假設我每天上下班的來回38KM(指通過國道的里程).
那我就去想辦法弄兩套 e-Tag,開同樣的車...在經過感應閘口的時候放上A車的e-tag跟B車的e-tag
來回使用,這樣應該也就免費了!距離長的就用3張e-Tag
沒有扣款異常,自然也就不會走到車牌比對系統
zarazara wrote:
聰明的方法
更完整的方法是如果有一個可變式的 RFID 發報器配上GPS
收集10台eTag 的RFID,每隔19公里變換發出的RFID資訊
就都適用免費里程啦!又沒變造車體或車牌
不過前提是RFID 的辨識度要夠高,否則啟動車牌辨識就破功了
所以,我想讓ETC認為經過的不是車或沒車經過而不啟動任一種辨識才是大絕招
或許蝙蝠車(車體形狀和速度)辦的到吧,不過蝙蝠車也沒掛車牌加上蝙蝠俠又超有錢應該不care吧!
所以人工和電子收費還式各有優缺點,晃點電腦應該比人腦簡單吧
只要找出設計缺陷就好了
首先你得先找出E tag的晶片款式型號,然後按照RFID 編譯碼去破解裡面的128bit編譯程式碼
編譯完成後你還得自製線圈迴路,按照標規讓線圈接收micro wave訊號,然後功率要大到能驅動
晶片,這樣你就完成一半了。
歐對了,基本上這沒有駭客功力是沒辦法達成的,飯多吃一點改變這世界或是乖乖繳錢吧。
money84 wrote:
維基百科 很多答案
目前ETAG是使用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無線射頻辨識
eTag卡是eTag的儲值輔助工具
被動RFID標籤貼紙,由收費單元判讀。一車一片且撕下即失效,以防止標籤失竊被冒用。2012年後已經開始全面使用。
eTag分前擋玻璃、及車頭燈型兩式。
車牌辨識「ETC體驗」:遠通電收因未達成使用率目標而開放免裝機、免卡片方案,事前須註冊車牌並儲值金額進入遠通的系統,通過收費系統時,利用車道執法模組的車牌辨識,逕行從儲值帳戶扣款。
eTag:預先儲值金額進入遠通的系統,通過收費系統時,道路模組辨識eTag後直接從儲值帳戶扣款。
來源取自 維基百科
聽我強者同學說 經過測試感應 失笑 大約時速230以上 [政策]不到...(恕刪)
要解這問題也很簡單
在探測架前後放測速相機就好
有辦法就把時速拉260 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