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貼桑瑪克SA350透視率30%沒幾個會貼低於30%的駕駛吧我覺得很閃,很不舒服難不成我得拉太陽反光板ian50d wrote:我就是覺得很閃,才去抱怨的.不過我猜隔熱紙貼深色的可能比較沒感覺....(恕刪)
EchosPan wrote:這個殺菌光到底會不會...(恕刪) 第二張圖就已經很明顯中間車道閃了一下了 ( 地上也很亮)想當然, 一定會有人練笑話(我沒說是遠通工讀生哦!!) 說那是補光, 不是閃光...
剛開始真的對藍光不太適應 有被嚇到其實這個藍光問題已經被反應很久了遠通電收官方回應高速公路局官方回應它們說這是補光目的是要讓攝影機照清楚車牌但個人覺得照射角度或亮度應該還有調整的空間若是改成光線不足時恆亮(像路燈這樣)搭配高解析度感光攝影機這樣會不會比較好呢
lawson0720 wrote:剛開始真的對藍光不太適應 有被嚇到其實這個藍光問題已經被反應很久了遠通電收官方回應高速公路局官方回應...(恕刪) 看了高速公路局官方回應一把火又升了起來裡面的第五點"因為減少補光亮度會造成車牌無法辨識,故遠通電收公司目前正再研擬技術,以降低對用路人之可能干擾,並與測試驗證單位進行測試。"所以意思是已經明知對用路人有干擾,但為了避免車牌無法辨識,所以就讓它繼續干擾
在晴空滿月的夜晚,户外地面照度约1Lux藍色閃燈有10Lux藍色閃燈和背景光源相差10倍,差距太大了這是眩光,突發行的光源, 和持續性的固定光源不同我們的眼睛和照像機的鏡頭一樣瞳孔就和光圈一樣, 用來控制入光量夜間行車時,瞳孔是調整於背景值,突然開閃光燈,瞳孔來不及縮小,就像光圈開於正常曝光值時,又開閃光燈,會造成曝光過度,過高的入光量,造成眼底的感光細胞形成目盲如果攝影機是在照度15Lux的交流道,因為那是持續性的光源,整個背景值都是15Lux。瞳孔大小會調整,適應這種照度,不會反應不及。拿相機做實驗,就是以當時的背景值測光,先固定好光圈快門不動,拿掉自動對焦,開強制外閃,照看看,看會不會曝光過度如果是大太陽下的強光, 因為是固定光源,相機會調快門或減光圈,不會曝光過度況且藍光是可見光中最接近紫外光,能量最高的部份,感光細胞若長時間慢性接受藍光的照射,細胞中的色素會促進光毒素的反應,較易使視網膜細胞受到傷害。黃斑部是正對著瞳孔的視網膜構造,它接受直射入瞳孔的光線,受光越強,傷害自然也越大。如果是設在匝道, 那只要被照2次現在設在路中央,跑完一趟高速公路會被照100多次這恐怕是為了追蹤特定的車輛或人門架上若再設基地台,讓行動電話在高速公路上通訊良好門架上的ETC 發射器還會打出微波, 讓車上的etag接收後再反射訊號給門架,由於車上的etag廉價,沒有電池,和日本的ETC卡或美國的EZ-pass不同, 無法主動發出訊號門架發射的功率必需夠大, 才能讓etag接收到並反射回去這樣每走一趟也會被門架發出的微波,放送到100多次是的, 這樣的功率能量是沒能大到讓DNA的鍵結裂解不過, 為何要接受不必要的微波再加上基地台, 電磁波總量是多少?
難道補光用白光?黃光?或紅光?就色彩,同樣條件下,亮度依序為:白色、黃色、橘色、紅色、綠色、藍色...藍光是較不明顯,對駕駛人影響最小。也就是基於安全、警示作用,車輛車燈採白色、黃色、紅色原因,對哪些把車燈改成藍燈的人,只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