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台灣,還有哪個國家ETC平均每5公里都設收費感應器?

之所以是白痴國家那也是因為白痴國民比例偏高...

1. ETC門架是設在兩交流道之間
2. 為什麼不設在閘道?閘道的數量多、地形環境限制多,設在車道上當然比較單純。
那個光就是要車牌分辮啦~~那個光就是要車牌分辮啦~~

該用戶已被屏蔽 wrote:
每一個交流道至少有4個匝道,不知1高+2高共有幾個交流道?
這樣算下來要幾座感應器?...(恕刪)


不管匝道道幾個,同一處交流道的匯入高速公路的引道就是上行與下行這兩個
外加引道就是單線道,設置數量上絕對比現行的少

現行是設置在高速公路平面,絕對每處是三個(單線,上行與下行總共就是六個)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收費站本來有燈光照明 所以藍光閃一下無感

但etc門架有置在沒有充足照明的路段上

有光閃一下感覺就很明顯

我是覺得既然知道經過etc門架會閃 就見怪不怪

就沒甚麼好嚇一跳了...

chuchulee wrote:
在國外, 也只有看到...(恕刪)


不然哪還有理由收稅金...lol 能花就花反也是你我付錢. 幾年後跑到對岸去當個官繼續爽去.
chuchulee wrote:
有誰能告知中間300多個感應架是幹嘛的? 不是只要出入匣道口設就好了嗎 ?...(恕刪)


因為怕有的感應器壞掉,收不到錢
就實務上來說..

如果真的作在出入口而不是路段中間反而會增加工程複雜度跟之後的維修..

一個交流道需要用的的門架不是一個而是至少是四個.. 因為有南下出入跟北上出入..

所以如果是兩個交流道就變成八個門架..

如果只在兩個交流道中間設門架就只會變成一個...

(嚴格來說應該算兩個.. 南下北上各一.. 不過因為都作在一起所以也可以算一個)

如果是三個交流道兩段路呢? 就變成12:2

四個交流道三段路就變成16:3

也就是以4n:n-1的比例增加..

五十個交流道就會變成200:49

交流道越多,數量就差越大...

所以在交流道出入口設置門架並不會比較省事..

而且門架立好之後的布線也是一個問題..

現在高速公路ETC門架旁邊大家都會看到有個小屋子..

那個就是整個收費網路在那組門架旁的小機房..

現在一組門架一個機房,線只要直接旁邊拉一拉就好..

如果是整個交流道四個門架.. 光那個線拉來拉去不僅麻煩而且日後維修更麻煩...

至於要那麼多門架.. 就是因為之前交流道設置太多的問題.. 基本上沒救..

雖然這樣說.. 我還是要反遠通!! 不裝ETAG!!!
阿榮
這樣以後破案率會提高,破案速度會加快, 犯罪率也會下降。
就規格統一的施工方便性
及各個交流道匝道條件不一的前提下

EX: 國道一號與國道三號交叉之新竹系統交流道
國道一號不論南下或是北上 皆有兩次出口
這種狀況下 我覺得收費門架設立在主線上是比較好的

Matsu Wang wrote:
夜間路過都被藍光閃到...(恕刪)
之前新聞有看到,閃光是用來照明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