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大家好像都不喜歡eTag耶??!! 發文前我先承認... 
小弟我不爭氣去貼了...
原因很簡單... 這個跟OBU不一樣!!這個不用錢阿!!! 而且過路費有優惠! 我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以上兩個原因!
跟版主的想法是一樣的! 我先說! 我不是工讀生!
我自己也有車!我有在板上發表過新車的開箱文... 只是純粹發表想法幫版主打打氣...

以下文章同步發表在"Skoda Fans Club(Taiwan)"...
================= 以下本文開始 =================
老實跟大家招了... 我上禮拜去貼了!! XD
我反對ETC要花錢裝OBU... 但是... eTag
不用花錢阿~~~ 所以就忍不住啦... 哈~~
我自認是中度的國道使用者... 但是始終沒有
沒有花錢去裝ETC... 因為個人認為是浪費錢
的行為... 但是有去申請"全民體驗專案"...
它是先儲值... 再利用車牌辨識系統來扣款...
只是過路費沒有優惠... 一次40大洋... 但...
可以享受很快速的通過收費站! 還蠻爽的耶~~~
上禮拜去國道休息站裡的直營店辦轉換eTag...
就是將全民體驗專案轉成eTag... 這樣過路費
只要36大洋! 從檢測到填寫申請表格... 然後
工作人員幫我貼完... 不到20分鐘... 真的很
快速!!
小弟我是貼前檔式的... 由於是直營店的關係...
他們不讓我自己帶回家貼... 因為他們說近日
很多客人都自己貼失敗... 為了避免糾紛...所以
現在總公司都要求要直接幫客人貼好! 害我沒
機會偷偷自己夾在駕駛座前的夾子上!!
不過話說回來... 大家要貼的話... 真的建議去
直營店貼!! 快速又專業... 也可以避免不必要
的糾紛! 至於外觀麻... 其實我真的不會去注意
到它的存在... 因為貼在副駕座的前面... 應該是
我家女王比較有Fu吧... 我是沒啥感覺啦... 哈哈哈~~~
不過提供一些eTag的Q&A給大家參考... 是我從
警廣聽來的~~~ 希望可以幫大家解惑嚕~~~
Q1: 未來國道計程收費... 一定要裝eTag嗎?
A1: 不用! 沒裝eTag的人仍可透過各通路查詢
欠費並繳款... 只是要在繳費期限內跑一趟嚕~~
Q2: 未來如果eTag損壞更換要付費嗎?
A2: 只要是非人為的因素是不用的... 但是目前評定
人為或是非人為的標準尚未定案!
Q3: 如何知道有沒有扣款成功及eTag帳戶內的餘額?
A3: 目前可以透過網路或是各通路查詢... 如果
eTag扣款失敗會透過車牌辨識系統來補扣...
但是如果是因為餘額不足而扣款失敗... 那要
自己去通路補繳... 而且補繳金額是沒有優惠的!!
至於餘額查詢部分... 只要你申請的時候有留
手機... 當你的帳戶餘額少於100大洋... 你就會
收到提醒的短訊啦~~
Q4: 當我的eTag被偷... eTag會被盜用嗎?
A4: 當eTag被偷時... 如被盜用... 是不用付費的!
因為有車牌辨識系統... 如車籍資料不符反而
會被通知喔... 至於eTag的儲值金額並不是
儲存在那張OK绷裡的啦~~~ eTag只是一個
辨識的媒介... 真正儲存金額是由國道的後端
系統來負責的!
Q5: 未來的計程收費感應方式
A5: 原先計程收費的感應點是要在交流道出入口...
不過目前最新的方案是要設在兩個交流道中間!!
(所以小弟我大膽預測... 平日只要在兩個鄰近
交流道往來的短程使用者... 應該是可以免費啦~~~)
================= 以下本文結束 =================
林口胖胖 wrote:
講到這個,我活生生看到一個例子,不是老闆客戶,是結婚車隊
六台禮車過泰山收費站,兩台租來賓士禮車快速通過ETC,四台朋友來幫忙的車排長龍龜速過回數票,我不禁笑了出來
迎娶不是都看好時辰,還拿了"公平正義這個大旗反對遠通ETC"來拖延迎娶時間喔,我看新郎的臉應該都臭掉了吧!
車隊被切斷就算了,賓士禮車搞不好都快到三重交流道,朋友車才剛過泰山收費站吧。)
1. 連自己結婚迎娶的流程和路線規劃都不會的人 , 臉臭跟自己生悶氣也不怪啦!
2. 一直讓人質疑是不是官商勾結 , 為了圖利財團的泰山收費站增設ETC車道事件 , 居然有人能接受還覺得理
所當然? 有這樣的人民,難怪政府要怎麼惡搞都行!
3. Etag 我也覺得讚! 這本來就是個方便的好東西. 不過跟遠通扯在一起就不讚了.
4. 這兩天又覺得有讚了一點點 , 因為有人要被罰款了!
5. 人民不會反對進步的政策 , 人民也不會反對財團正當的獲利 , 但人民不該被惡整和藐視!
繼續扮演好你的角色~~ (是哪個我可沒點明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