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1年(OBU)ETC系統可收費成功率約99.995~99.996左右???那小弟就真是神了,去年三不五時就給我偵測不到一次,失敗率有夠高而且失敗的狀況也不是剛上路第一站 或 最後一站剛上路第一站有可能是忘記放,沒電....最後一站有可能是沒錢,提早收....偏偏都是中間的沒扣到還都是假日出遊的時候令我不得不懷疑 是我太黑了嗎,連成功率約99.995~99.996都可以失敗另外,有寫程式的應該都知道邏輯的先後順序以現在的eTag系統來說,應該會先看eTag有沒有成功eTag成功-->結案eTag失敗-->車牌辨識扣款車牌辨識扣款成功-->結案車牌辨識扣款失敗-->人工辨識扣款-->結案為啥會有eTag成功,又執行車牌辨識或是人工辨識的狀況呢?如果每一台車 都需要這樣的重工只有幾種可能:1. eTag成功率太低,所以幾乎都需要車牌辨識或人工辨識2. 工讀生太便宜,未免誤放一台,寧願每台辨識這點需要遠通工讀生出來幫忙解惑了......
目前除了遠通真正知道哪裡有裝微波設備,而且正常啟動紀錄外,就只剩車友自己的實驗了吧。E-TAG是要更方便的收費,如果還要輔助車牌辨識+人工辨識,這未免也太耗工了吧。就算真的有裝,有沒有運作,微波感應正確率...,我想才是車友要關心的,現在已經有AB貼紙互換的實驗了,接下來有沒有人有申請E-TAG的,用白色OK繃,上面畫上一個黑點,貼在指定位置去測試?我還是認為,等到真正計程收費才是考驗的開始,現在亂貼、不貼,應該都沒問題的。
真的很誇張耶~依樓主的測試報告現階段根本不用安裝etg那就真的很奇怪了不由得讓人不產生懷疑難道交通部不知業者的etg微波感應安裝完成率卻要全國人民配合安裝使用到底是甚麼心態??瀆職?怠惰?施壓?護航?已經過了許久了~也不見有官員出來說明清楚
開版大如果口袋夠深的話,可以開一台沒跟遠通申請過電子收費的C車再測一下並把AB車的eTage拿一張貼在大燈上同樣的路再走一次如果收費站的eTage設備正常,應該會收到eTage扣款8次的記錄如果不正常,就會收到7次或8次罰單(未辦電子收費走電子收費道)
遠通不是說撕下來的eTag就不能用了?會不會還有一個可能?就是eTag撕下來後,會影響到感應線圈的感應能力?而唯一有扣到的那個收費站,是因為發射功率比較強或是剛好eTag感應線圈線路瞬間有接通之類的?以上純猜測...BTW, 如果樓主說的撕下指的是撕開貼紙,不是從前檔或大燈撕下,那就當我沒說過囉... :pfrankhfw wrote:PS:我事先將eTag撕下後,另貼在透明的離型紙上,再以透明靜電貼黏貼在規定位置上...(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