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inx wrote:
上面的意思就是說,試算網頁算出來的行程走了要 123元,結果到時收到帳單一看是125元,我除了自己瞎算去幫他驗算確認到底是誰算錯然後打電話給遠通後大概也沒別的招。如果不瞎算直接打給遠通他直接說以他們系統出帳為主,試算網頁僅供參考,收125是正確,結果還是得回頭瞎算確定遠通沒有乎弄我。
我知道春節假期等特殊時段有特殊計算方式,這種例外狀況就不用拿來舉例了。
我了解你的疑慮, 我個人也看不慣遠通該繳的罰款拖拖拉拉丟臉不繳的行為, 但每天都要上下班過收費站還是需要方便跟省錢, 從2010年說可以累積全民體驗過站點數來獲得一台1300多的OBU開始使用, 到2012年換貼eTag+信用卡, 每年兩萬的通行費繳下來, 我可以很清楚跟你說我沒有被誤收一毛錢, 網站和手機APP都可以追蹤查詢有無多扣, 銀行帳單清清楚楚何時自動儲400元, 銀行亂搞的機率很低吧, 生活上金錢的事要擔心是擔心不完的, 把這個過路費的心思拿來想辦法投資賺錢不是更好?
budinx wrote:
有能力沒錯,你看到的"沒心去搞懂"也對。是說高工局有錢有時間大街小巷推廣etag,但是倒是沒啥聽聞有什麼專人到社區或公司講解費率之類的新聞。嘆氣
費率之類一直有發新聞, 會偶爾打廣告, 有架網站, 台灣長期以來各種政策不都是這樣在進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