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code wrote:上交流道,要分南北向...(恕刪) 交流道上下 , 大部份是1線道至2線道 , 和高速公路上4~5線道加上路肩 , 真的不知道是哪個建置成本高 ?交流道有南北向 , 難道高速公路上就沒有南北向 ?說的一副好像全台灣只有自己有上過高速公路一樣 !真的 , 每次看到無理的批評 , 也很想罵髒話 。
fdarren wrote:可是我一直搞不懂為啥會是遠通電收得標!!~ 維基寫的...爭議[編輯]1.台灣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最初之計畫為政府自行興建及經營,並交由當時仍為公營的中華電信規劃及測試;卻在立法院的決議下,於2002年突然與中華電信解約,終止公辦計畫,改採用BOT方式民營。2.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有紅外線系統及微波系統(RFID)兩種。紅外線系統須專用車道,並可能會受到車速、天候影響,車上機設備成本較高;微波系統則不分車道不限速,為多數國新設置的系統所採用之技術。在招標時進入最終審議的遠通電收、台灣宇通資訊科技及宏碁等三家廠商中,只有遠通電收採用紅外線系統並獲得經營權。3.ETC招標結束後爆發收賄案,涉案官員遭判刑確定,同時遠通電收的最優申請人資格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銷;但為避免高速公路局與遠通電收之間的合約產生之巨額賠償問題,最終仍由涉入收賄案的遠通電收繼續經營。.....
a73061224 wrote:ETC.為什麼不能像...(恕刪) 我在想應該是為了要做跨日的行駛,如果晚上9:00從三鶯交流道出發,隔天上午1:00到達台南交流道,由國三上三鶯,到彰化換到國一總里程約282公里,1.如果只設在閘道口的話,不能算出哪一天有超過200公里2.如果以現行的架設方式,可以第一天減20公里,第二天再減20公里,然後再算第一天是否有超過200公里,或是第二天超過200公里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國道採取單一費率的話就沒有這些麻煩的問題了
只有在上下交流道有感應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以後實施機動費率或是某個時段免收費,這時就換消費者開幹了。例如: 00:00~06:00 免收費或減價收費,23:00 上高速公路, 02:00 下高速公路,其中還在休息站待了半小時。您覺得要怎麼算錢比較合理?
RAY_ho95 wrote:交流道上下 , 大部份是1線道至2線道 , 和高速公路上4~5線道加上路肩 , 真的不知道是哪個建置成本高 ? 會這樣說一定是沒有工程背景知識不是裝上感應器就好, 還有門架, 收發系統, 輸配線路....
bagahoshi wrote:A車與B車只要約在休息區換貨就可以從原交流道下去(恕刪) 這會有問題嗎?桃園南下進閘道刷一次! 中壢服務區迴轉!桃園北上出口再刷一次遠通就抓桃園到中壢服務區來回路程!(駕駛會開到湖口在迴轉嗎?有哪麼偷雞也認了)畢竟你不可能逆向開回原閘道口
大 展 wrote:如果只有閘道裝感應桿(A跟B車 都是同款同顏色)A車 從高雄到臺北B車 從臺北到高雄相約泰安休息站換車牌過路費就收不到了---------日本真實事件) 如果進休息站前先結清哩?在各休息站出入口設感應閘門各交流道到休息站的里程應該也很好算吧除非是同向...冒著危險在路肩換車牌不過講這麼多....交通局的官員應該是不會上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