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etag後~發現路上變造車牌的車子變多了

遠通應該不是只有拍可見光照片,他有打藍閃光
那天有看到計程車車牌還用全白上國道

飆很快

colinucc wrote:
不要老怪公務員,應該..不要老怪公務員,應該是政客吧.(恕刪)

應該怪腦殘的高階公務員
etc 方向並沒有錯 許多先進國家也是朝這方向
問題是高公局老是開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規格
而這裡面上下其手的機會很多

例如高公局 當初開了一條 etc 感應位置 必須限制 在....位置
微波 根本不需要
於是微波陣營遊說高公局 不能限定 黏貼的位置 加這一條 紅外就出局了
但最後高階公務員沒同意這規格
當初一開始中華電信 就是採用紅外 當初這批人認為紅外是比較穩定的系統 而且也在北高實驗了很久
也幫高公 擬了許多規格
那批人 後來用退休 轉進到 遠通
一批人走了以後 中華電又與其他公司合作 改採 微波 結果想當然失敗
中華電 紅外 那票人已經和高公局合作很久了
哪一種型態感應無優劣之爭 各有優缺點

然後高公局當初的規格開出來也傻眼
一開始要有OBU 要有 通用晶片大卡 (可以用在台鐵..電子錢包...) 導致 紅外體積小不下來
紅外感應器國外也有很小的 直接放在後視鏡

後來改微波又開了奇怪的規格 必須 分段分時 分費率 導致發射器必須裝在 主線道 功率需增強
誤扣的倒不少
用人工處理誤扣 很容易有錯誤 畢竟核對是比較複雜的 不像收票 那樣簡單
人工處理需要等72小時確認 導致 AB車(假車牌)在高公上橫行 如果上下高速公路 能馬上發簡訊通知車主 就能遏止 但現在辦不到

政客管不到這樣的細節
再好的政策 沒用對的方法 找對的人 還是白做 宋朝王安石變法 失敗 就是一例

最初的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之爭: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有紅外線系統及微波系統(RFID)兩種。紅外線系統須專用車道,並可能會受到車速、天候影響,車上機設備成本較高;微波系統則不分車道不限速,包含中華電信的系統在內,為多數國家所採用之技術。在招標時進入最終審議的遠通電收、台灣宇通資訊科技及宏碁等三家廠商中,只有遠通電收採用紅外線系統並獲得經營權

TET wrote:
最初的公路電子收費系...(恕刪)

令人懷疑那些都是另一陣營所質疑 釋放出來的資訊
實際上紅外用在奧地利 是裝在主線道 也是像台灣ETAG 大支感應門 意味著 沒車道限制
德奧許多高速公路 也無速限 意味車速限制 會比 微波好些
台灣的etag微波系統現在如果時速超過 190KM 可能就扣不到款了
但紅外也有他缺點 要背電池或電源 有方向性 不能安裝在任意位置
有遮蔽物容易受干擾
奧地利可能不流行貼隔熱紙....
不過現階段 可能扣不到 比 誤扣好吧!
誤扣會讓人對這系統產生懷疑 畢竟沒走還被扣錢

以前扣不到只是去補繳 但用路人還是有走

夯兲巭 wrote:
那麼愛錢的遠通,怎可能放過這些投機取巧的人...(恕刪)


這個有道理, 公務員反正領固定薪水, 遠通就不一樣了,看它怎麼反應吧.
http://picasaweb.google.com/HsiuChe.Shih
Archerfish wrote:
現在的院長,小便桶修得不錯啊!怎不叫他有所作為?(恕刪)


因為他只敢對無生命的小便桶發飆啊。他哪敢對將來的政治獻金金主不敬啊?
其實如果配合紫外光和紅外光攝影,外加全部強制貼RFID,另外修改扣款程式做雙重確認和防重複扣款,要做到修正目前問題應該不困難,且可以把無法辨識之車牌全抓出來,一次進行處理
如果車在離島

卻收到帳單那就更好笑了

看看有沒有車主遇到爆料的啊
以後可能有人會搞車牌前傾改變一下角度或是裝活動車牌

會不會那天出個大絕,規定所有車輛前檔要標示車號
就跟營業車後擋或是貨車車斗一樣要標示車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