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機體積要盡量小..
從特定銀行帳戶直接扣款,不收手續費 (不管是公辦還是民營,過路費都是繳到國庫,讓政府吸收手續費,算是便民政策.不過份吧!!)
在交流道口設置感應收費,比較公平
以下是我的"天方夜譚"想法!!
如果有某路段大塞車, 最好能減免收費...因為塞車就失去"高速"的美意了!
因為每次回南部,在高速公路上大塞車就很不爽,龜速前進還要繳費,太扯了吧!!
之前ETC剛上市的廣告是裝了ETC之後,可以快速通過收費站.. 抵達目的地的時間比超跑還快, 可是常常發現其實過收費站才是一個瓶頸,在收費站之前就塞住了,過了收費站還是大塞, 不管有沒有ETC,不管開超跑還是銅罐車,過了收費站還是全部堵在一起... 那...我裝ETC是要幹嘛!!
繳款方式例:可以到超商插卡感應繳款...之類
2.感應機精緻化-一大塊像變壓器或刮鬍刀這樣的東西,檔在玻璃前面,"有礙觀瞻"
要說這機子是台灣人用的ETC我還真不好意思拿出來給外國朋友看呢!!
3.感應原理:扣款不成功.機座還必須"黏"在中間.還要學會聽嗶幾聲判別扣款...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技術建議還是檢討一下吧!!
4.建議改改收費站的門面吧~看看日本的收費站,上頭跑馬燈訊息一覽無疑,還有個電子閘門快速開關,重點是閘門設計還不會撞壞~我們的卻是放個速限70的牌子,挖個又窄又小的車洞 然後嗶嗶通過....一點質感都沒有整個LOW在那邊~
總結:ETC不是什麼很難的技術了~確被我們搞得烏煙瘴氣亂七八糟的...建議ETC換個公司經營可能會精緻化一點!!
2.RF系統採用開放規格,各家都能製造,向相關單位認證後核可即可銷售,可以有多樣化選擇
3.使用卡片,不管預先儲值還是事後扣款,車號寫在卡裡面,像上面第2條只要將自己的卡放到任何卡機內都可以用
4.大牌辨識只能當依據比對RF信號數據和車號是否相符,但不是很適合當主要扣款依據,因為在台灣黑色膠帶很便宜,以後會出現很多像砂石車好像故意糊泥巴的車牌
5.可能會有一天大牌內崁晶片,天線沿著邊框繞像目前感應卡的製造方式一樣,大牌就是一張超大卡片,幻想中...
公辦比較好 ,不會圖利廠商,但是民營效率比較高 , 所以這個沒意見
2.用何種系統?微波或紅外線或其他? --
沒意見 , 但是辨識準確度要高 , 車上機要越小越好 , 且車上機不需要放電池
3.如果有車上機或卡需要付費嗎?還是完全免費? --
付費可接受,但要合理 , 最好可以多少次後退回裝機費..
4.需要儲值或開帳戶扣款? ---
儲值
5.如果沒有辦理車上機或卡,應該罰款嗎? ---
應該 , 這樣才合理
6.如果沒有辦理儲值或有積欠不繳該如何催繳? ---
累計多少錢之後再一次摧繳 , 手續費收一次就好 , 用簡訊摧繳....
7.其他 -->
趕快按里程收費,比較公平,高速公路應該也會比較不塞吧(這是我想像的,因為要收費,可以擋掉一些車輛上高速公路)
如果按里程收費,可以跟悠遊卡結合嗎?(這樣就不用多帶一張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