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通行費試算網頁-=- 12/27 新增不同繳費方式計算


hipikachui wrote:
因為北部人多

所以短程算起來比以前便宜

大部分人都會很開心

根本就是討好北部人

我也住北部...(恕刪)

短程那有比較便宜,
還是你說的短程是 20-40km 以內....

大多都是變貴比較多,
比如台北- 新竹(1.2/km), 台北- 台中, 都是比較貴(1.2/km)...

08594088 wrote:
沒電腦
還有手機跟平板
去裝APP及可
上網?
有很難嗎?(恕刪)

不是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或平板...
依閣下所言,建議駕照考試應增設條件:要有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用以查詢高速公路費用,方可持有駕照

array5438 wrote:
之前看過這則新聞.........
以後不知道會不會有 "遠通" 以外的 App.... 小弟仍抱持懷疑的看法...

只要在Y網 打入 : 遠通etag強硬 就可以找到....

http://tw.news.yahoo.com/%E9%81%A0%E9%80%9Aetag%E5%BC%B7%E7%A1%AC-%E6%B0%91%E9%96%93app%E9%81%AD%E9%80%BC%E4%B8%8B%E6%9E%B6-102400911.html


不用懷疑, 看11月的舊新聞是不會進步的, ezETC後來早就重新上架了, 我正在用
不求甚解的抱怨是最瞎的一件事, 抱怨很簡單, 找答案很難, 大家都喜歡選擇簡單的路





array5438 wrote:
依小弟認知....日本高速公路並非都是國營...有些是民營.
所以ETC...也會因為各區不同費率有所不同...........
因此小弟不懂...優惠方案.手續費.....在民營的道路上這都很正常
但是我們台灣的高速公路 是否已經收歸 "民營" ?????

若是公有政策有問題...依照民主國家制度...我們當然有權利指正方案的錯誤..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若是貪污加上錯誤的政策...那豈不更........


這其中的峰迴路轉, 有罪的好像都被判刑的, 我們當然有權利指正方案的錯誤, 但是可不可以指正在對的點, 不要辦法都搞不清楚, 就開始抱怨, 這是我本串一開始就提過的

array5438 wrote:
我車有貼ETag...(車內擋風玻璃)但是我不喜歡...
但我不敢貼大燈的 Etag. 因為我要預防有人缺錢時...會有職業的拔Tag手.....
可是車內擋風玻璃的Etag 超醜(真的好像車子貼了OK蹦)...又擋視線..尤其是副駕駛座
幹嘛不把擋風玻璃ETag 作成半透明 類似車燈的ETAG貼紙....或是貼在車後擋風玻璃??

我相信批評是進步的動力.
希望台灣能進步.
有人會覺得最近都是Etag的文章...很煩...
但是...要有批評檢討..才會有進步.....


批評遠通就是對的事, 但是批評選擇去使用的人或是搞不清楚機制亂抱怨一通就令人反感

array5438 wrote:
連交通部長都不能及時計算出所應付的$$也是事實....
上Y網 打入 : 立委拿交通部印製的計算表 搜尋就知道..

http://video.n.yam.com/20131223002898/%E3%80%8C%E5%9C%8B%E9%81%93%E8%A8%88%E7%A8%8B%E3%80%8D%E4%B8%8A%E8%B7%AF%E6%80%8E%E7%AE%97%20%E7%AB%8B%E5%A7%94%E8%80%83%E5%80%92%E9%83%A8%E9%95%B7
網站計算的也真的有標明僅供參考.....
當然沒有說清楚講明白...任誰都會懷疑這是在搞啥鬼.....

小弟初次發言... 真心希望...要有批評檢討..才會有進步.....
我真心希望....會有進步....
人家對岸...都已經上月球了...還上不了 Google.......
我們吵...但是就是為了要進步...

謝謝.


交通部長應該準備一把尺來畫線比對XDDD


全區的一張密密麻麻 距離越長看得越辛苦

所以給計程車的要改成一本180頁的... (這個我也懷疑會更方便嗎, 等明天出來就知道)
國道通行費表複雜 27日有最新版本

現在APP已經有出兩三種試算的了

Raceliu wrote:
這是邏輯的問題,大原則的問題,用什麼態度看待人民的問題

你可以用更優惠的方式去吸引民眾申辦ETC


是嗎? 比38元優惠回數票多給2元變36元去推廣ETC就被罵說圖利遠通, 怎麼辦?

Raceliu wrote:
但是不能把沒申辦etc的民眾,把他們當成是"錯誤的""活該的",你不辦可以,但是你是"欠費",你要更麻煩的多跑一趟去"補繳",收"手續費"

不要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所有人,很多民眾根本不會用app,沒有信用卡,沒有智慧手機,有些中老年人根本連手機都不會帶,因為根本不需要

科技先進的日本和美國,尚且保留收現車道,你不會說是她們的科技不如我們,或是他們人民的素質不如我們吧,就是對人的一種尊重而已


這就是整個十多年前開始的政策就往完全沒有收費站的方向去規劃的問題, 十多年前的決定, 有因為換黨換政府而改變嗎? 十多年前有iPhone? 有Android? 現在有智慧型手機是更方便, 怎麼會解釋成沒有的就該死? 每半個月累積的帳單最多讓你拖兩個月再繳, 還不夠? 難道要派快遞挨家挨戶收現金?

alan3621 wrote:
好白癡喔。

用一個簡單的試算,從五股交流道到高雄中正交流道。
用他的建議行程,只要324元,用自訂行程要338元,相較傳統回數票40*9=360。

但是大家有沒有去看他建議行程跑了公里?
以下我簡列一下:

1. 全程走一高: 337公里 3:36 336元
2. 新竹台中二高: 340公里 3:34 338元
3. 建議行程: 364公里 3:53 324元


相較1. 3. 省了12元,但這樣多出來的27公里 17分鐘 算誰的?

建議行程,中間他叫你繞路去走國二、國八、國十,都是不計費的,但里程油費跟時間都是你要自付的。


"建議行程"一切向錢看, 以最少的花費為優先, 自然會多走一些目前不用收費的橫向國道
還是自訂比較實在

Sleeace wrote:
現在有智慧型手機是更方便, 怎麼會解釋成沒有的就該死? 每半個月累積的帳單最多讓你拖兩個月再繳, 還不夠? ...(恕刪)


幫個忙啦,這兩個月最好都沒有衍生費用??

手續費5元是在帳單寄來之前,自動去7-11補繳的費用

有次我等他寄帳單來,補繳的手續費是50元

看完那些網站寫的說明,就真的知道怎麼計算才有鬼

假設20km處有一支感應支架,40km處是下一支

我在晚上23:55經過第一支,隔日凌晨0:10經過下一支

請問兩支感應架中間20km的里程的費率,是歸類到第一天的里程費率?還是第二天的里程費率??

還是以0時為準,把通過兩支感應架的時間,和距離0時的時間,15分鐘的時間差以1:2分配,前面6.66公里用第一天費率,後面13.33公里用第二天起始費率??

這都不知道,鬼才算的出來啊
Raceliu wrote:
幫個忙啦,這兩個月最好都沒有衍生費用??
手續費5元是在帳單寄來之前,自動去7-11補繳的費用
有次我等他寄帳單來,補繳的手續費是50元


雙掛號不用錢? 路邊停車逾期也是多收50元, 這個期限更短

"台北縣逾期未繳納停車費者將由停管處寄發兩次書面催繳通知單(繳費期限各為第一次平信7天,第二次雙掛號20天)仍逾期者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修例第56條第2項規定舉發,為避免您因一時疏忽或停車繳費單遺失而遭受新臺幣300元罰鍰,請於限期內繳納完畢。 "

Raceliu wrote:
看完那些網站寫的說明,就真的知道怎麼計算才有鬼
假設20km處有一支感應支架,40km處是下一支
我在晚上23:55經過第一支,隔日凌晨0:10經過下一支
請問兩支感應架中間19km的里程的費率,是歸類到第一天的里程?還是第二天的里程??
還是以0時為準,把通過兩支感應架的時間,和距離0時的時間,1:2,做等比例的分配計算??
這都不知道,鬼才算的出來啊


看來你還是沒搞懂, 隔壁樓"小明該繳多少"第28樓有張圖


A交流道---感應架1---B交流道---感應架2---C交流道

12月16日午夜十二點前經過感應架1, 就算A-B之間固定的錢 再減 這一日免費里程最多24元
12月17日午夜十二點後經過感應架2, 就算B-C之間固定的錢 再減 這一日免費里程最多24元

鬼才算不出來
Sleeace wrote:
雙掛號不用錢?...(恕刪)


要錢早講嘛,不要講的好像2個月後再繳不會有演伸費用一樣


還有你這個主題我看趕快自爆算了

只有數學不好的人,才會以為看了網站說明,就以為可以自己算出精確費用了
Raceliu wrote:
要錢早講嘛,不要講的好像2個月後再繳不會有演伸費用一樣

還有你這個主題我看趕快自爆算了
只有數學不好的人,才會以為看了網站說明,就以為可以自己算出精確費用了


連中文都看不懂, 我覺得你在我這邊的留言也快快自爆比較好
動不動叫人自爆主題, 你有沒有禮貌和基本尊重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