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車也有這種水準?跟我想像中的原來這麼不一樣?


demonbug wrote:
沒開 luxgen...(恕刪)

我也不愛,我愛日本大帝國

ranjay wrote:
韓國對設計師很敢給...(恕刪)

鬼島你敢嘴?
哈哈
我也是跟樓主一樣被想換車的朋友拖來同間參觀試乘過...

我個人的感受跟樓主很接近..但因我們也試乘過其他品牌..所以另外補充幾項其他心得..

1..1.0的整體動力輸出足敷大多數人需求..駕馭感覺比N牌K車和T牌Y車要好上很多...和F牌的E車很接近...他牌CVT真的沒有快感...

2..引擎隔音跟震動抑制水準不錯...但是配置的馬牌輪胎胎躁不小...我懷疑是最近環東高架路段的路面破損太嚴重所造成...

3..室內電子照後鏡我個人用不習慣..感覺有點過亮刺眼而且解析度不好...我都會關掉...

4..目前朋友最擔心的是..
要起步之前..先踩剎車切入D檔..在放開剎車踏板要去踩油門的瞬間...引擎室方向會有一個小小的抖動...(比自動熄火後重新啟動的抖動來的輕微)...業務的說法是說雙離合器的動作會有一組齒輪先往下一檔掛上所產生...我們沒有開過雙離合器車子...所以不敢確認這個狀況是否正常??? (至少我的手自排是沒有這種狀況的)...

5..車室內的乘坐...以我184的人來感受..是覺得座椅乘坐點略偏低的...跟國產T牌的Y車很像..坐進去就像是輛小轎車..不太像是小CUV...國產N牌的K車以及國產F牌的E車就像是小CUV..座椅乘坐點稍高一點..高個子乘坐會舒服點..

6..總歸來說...就各項配備以及實際試乘感受...朋友目前把此車排列在所看過的5-6台車中的第一位...尚未下決定的原因是他還需要做一下功課...看看KIA這牌子的渦輪跟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口碑以及是否有災情情報...才能下最後決定...


以我個人過往對韓牌的主觀排斥...也不得不說...這台真的讓我很改觀也很驚訝於他的表現...如果沒有太重品牌情節的朋友真的該去瞧瞧試試....

myfirstcar wrote:
韓國車也有這種水準...(恕刪)

真的跟以前記憶中不太一樣
有進步

艾瑞克0706 wrote:
我也是跟樓主一樣被...(恕刪)

可是我開完還是有民族情結,進步歸進步,會不會考慮又是另一回事
電子後視鏡,淘寶淘一組2000就有了。CP值算是不錯

vanbuuren wrote:
可是我開完還是有民...(恕刪)


民族情結是落後國家政權搞的一套

台灣是自由民主的國家,每個人是可以喜歡或不喜歡任何產品

不建議把[民族情結]拿來當個人喜好厭惡的借口啦

自己一人,沒辦法代表[民族]
我感覺,這種動力要爬山要越野,也有些許太為難它了。
這種車格,要坐超過2個人,倒也太為難後座乘客了。
但如果單就市區跑一跑買菜用途的話,我會選擇會買油電車。

電子鏡倒是有讓人覺得新奇。

ronaldliao wrote:
KIA Picanto...(
其實Hyundai-KIA挖角不少1A2B的設計師喔~
BMW M performance設計師也來了喔~
所以後來他們的車真的內在及外觀都很大的進步!
希望能愈來愈多人能看到這品牌!恕刪)

之前有報導韓廠為了洗刷過去的罵名除了花不少錢請歐洲設計師設計。
更是在歐洲成立辦公室,設計和造車都在歐洲進行。
這十年的進步差很多!
日經文

但是這樣每一兩天一篇

不會對銷量有幫助的

把產品做細緻點比較實際啦!老搞這套你沒看到中國現代的下場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代正在檢視生產情況,以提高盈利和競爭力,其中包括暫停北京1廠運作,但尚未決定何時停工,《韓國經濟日報》則說最早可能在下個月停工。現代在中國共有5座工廠,皆是與北京汽車(BAIC Motor)合資經營,其中3座位於北京,而北京1廠是最老的1座,於2002年啟用。

聲明中也提到,5座中國工廠約有2000名員工已「自願退休」或是轉移至其他部門。《路透》指出,現代去年的銷量僅是中國總產能的一半,除了中國經濟、車市放緩以外,分析師和經銷商表示現代缺乏有吸引力的車型和強力品牌行銷,與中國和國際大廠相比較弱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