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10472分
文章編號:84489113

個人積分:1703分
文章編號:84489172
數10年前在澳洲,Hyundai 採取低價策略扎馬步,接地氣的商業模式,後還找了Pininfarina設計內外造型等,都顯示出這龐大的韓國企業在生產汽車上有相當積極且務實的策略。而台灣找了南陽合作,更是向下扎根的猛策。 不管在行銷上或售後都絕對是非常本土的合作夥伴。
而KIA再進來台灣前,在歐洲就已經是相當平價的首選,請教過幾個德國人後我才知道,若是經濟能力比較普通的家庭,韓日車都是首選。反而Opel, Seat或是VW都已經是小康才會考慮的。(這邊不考慮二手車的情況)
在路上的觀察也的確是如此,數量雖不到非常多,但能見度也不差。加上KIA在歐洲的努力,設計上越來越歐風,算是歐系混血而也不為過。
他們在外的強大真的需要走出去看看,真的還是有相當的成就。
而喜不喜歡韓系車,我身為台灣人不幫助對手也是能夠做的一件事。
但最近... 我也不得不屈服有些產品的優點。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