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電動車車主們想要的是什麼?兩百多匹動力、價格平實一點的單馬達應該就夠用了,還有豐富齊全的配備不能少,至於續航里程當然愈高愈好!再貪心一點,如果能搭載帥氣的外觀空力套件那就更棒了不是嗎?綜合上述條件,得到的答案就是這輛之前大家都在敲碗的「EV6 GT-line增程版」。帥氣外觀與續航里程都顧到了,那這次就跑遠點,來趟長征前往擁有「上帝的部落」美稱的司馬庫斯吧!

身為Kia邁入電氣化時代與搶攻電動車市場的首發大作,EV6上市之後不僅受到全球各市場的歡迎,在國內同樣深受消費者青睞,自去年四月上市以來至今累計銷售已突破1,300台,今年1~9月的穩定銷售成績,也使它截至目前為只持續蟬聯非豪華品牌的電動車銷售冠軍。而分析EV6的銷售數字,可看出車主們還是以選擇單馬達「增程版」車型為大宗,顯然大部分電動車車主們還是很在意「續航里程」這件事,可惜的是之前增程版並未搭載GT-line套件,也就是說想要更帥氣外觀的人便得直上雙馬達的「GT-line e-AWD增程版」,這也讓不少消費者都希望能有單馬達配置的GT-line增程版可選。為此,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在十一月初舉辦「EV6 GT」上市記者會之際,也順勢為EV6推出了最新的24年式車型,取消原本的「Air標準版」並新增「GT-line增程版」,價格則為208.9萬元。簡單來說,這就是將原本的「Air增程版」增加GT-line專屬外觀與內裝套件而來的車型,提供給那些重視續航里程但卻又想要帥氣外觀的車主們選擇。
Kia EV6車系編成與價格表
車型 | Light 標準版 |
Air 增程版 |
GT-line 增程版 |
GT-line e-AWD 增程版 |
GT |
價格 | 166.9萬元 | 197.9萬元 | 208.9萬元 | 219.9萬元 | 273.9萬元 |
馬達數量 | 後置單馬達 | 前後雙馬達 | |||
最大輸出 | 170ps/35.7kgm | 229ps/35.7kgm | 325ps/61.7kgm | 585ps/75.5kgm | |
電池容量 | 58kWh | 77.4kWh | |||
續航里程(WLTC) | 438km | 560km | 496km | 測試中 |

EV6採用了Kia新世代的「Digital Tiger Face」設計語彙,並運用大膽又創新的線條設計構築,無疑使其擁有極高辨識度;今日試駕的「GT-line增程版」除了天窗外,其餘配備均比照頂規的GT-line e-AWD增程版辦理,就像是造型更具侵略性的GT-line套件、20吋鋁圈、Matrix頭燈、序列式LED轉向指示燈等。

EV6 GT-line的車身尺碼為4695 x 1890 x x1550mm,軸距則是以其尺碼來說相當大的2900mm,雖然原廠給予其定位是一款跨界休旅,但流暢的車側線條則讓它更像是款動感掀背!

IFS LED頭燈內搭配帥氣的「天翔之翼」日行燈,左右頭組之間還以亮黑色飾板連結,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輛科技感十足的電動車。

既然為GT-line車型,當然要搭配20吋鋁圈才夠帥!而就與許多電動車一樣,鋁圈於設計之初除了美觀外,也考慮到降低風阻的目標,至於配胎規格則是255/45R20。

微微向外隆起的後輪拱塑造出的厚實體態,以及橫亙車尾的細長LED尾燈組均是車尾的最大特色,尾燈下方的銀色菱格紋飾板則可作為方向燈使用。
- 1
- 2
少了引擎後,車頭便可設計出額外的置物空間,相當適合拿來收納充電線、V2L分享器、洗車用具等不會每天拿上拿下的東西。容量部分,本次試駕的RWD單馬達版本為52公升,至於前後雙馬達配置的GT-Line e-AWD車型則僅有20公升。

充電插孔位於右側尾燈下方,輕輕按壓外蓋即可開啟,並提供CCS1與J1772規格或800V / 400V兩種電壓充電。

EV6全車系均標配可切換充電電流(6/8/10/12安培)的ICCB隨車充電組,至於之前廣受好評的V2L車外電器電源分享依舊列為選配;若你選擇的是頂規的GT-line e-AWD增程版的話,於後座下方還另有一個V2L車內電器電源可用。

所謂的V2L(Vehicle to Load)機能,即是利用車輛內置的逆變器將高壓電池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再透過專用插座由充電口反向輸出給外部電器使用,優點就是你在戶外隨時有電可用,你可以帶著電風扇、咖啡機、電烤盤、電腦等電器(最高輸出功率1.8kW),找個沒人的海邊享受最Chill的午後時光。對這項功能有興趣的人可參考:Kia EV6 V2L供電、露營模式實戰

車艙採用前衛又融合傳統的設計,各項操作介面都配置於「該在的地方」,即使是首次接觸電動車的人也能迅速上手,GT-line車型在換上雙色內裝配置與黑色頂篷後,則為車室帶來更為動感的視覺效果,此外包括金屬踏板、D-Cut平底方向盤,以及中控台、扶手等處的特殊紋路等也均是GT-line的專屬配備。

軟質中控台上的特殊紋路為中控台增添了不少動感,下方還巧妙融入空調出風口及64色可調的氣氛燈組。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GT-line專屬的「D-Cut」方向盤為平底式設計,並將儀錶切換、音響、駕駛輔助,以及行車模式切換等功能全數整合其上,此外後方兩側還附設有撥片,但不是用來換檔,而是用以調整動能回收的強度,共具備Auto、LV0~LV3、Max等六種回充模式,動能回收效率愈高鬆開電門後便會有愈高的制動效果,當你習慣這個減速力道後便能以電門控制車速增減而大幅減少使用煞車的機會。

車艙中的一大亮點便是比照豪華車款搭載雙了12.3吋全景曲面螢幕,此外新年式EV6還有一個進化便是全車系均換上了繁體中文介面,而台灣森那美起亞目前也仍在向原廠爭取看能否提供舊車主進行更新。
- 儀錶-1
- 儀錶-2
儀錶設計簡潔俐落並有極佳辨識性,兩側呈現車速、續航里程等最重要的資訊,並搭配動態長條圖讓人一目瞭然,中央區域則可切換里程計或駕駛輔助系統。

打方向燈時,該側儀錶會切換至BVM盲區影像輔助系統顯示後方盲區畫面;下車開門時若系統偵測到後方有來車,儀錶還會發出聲音與圖示警示駕駛。此外EV6當然也搭載了齊全的Drive Wise智慧安全輔助系統,並具備由全速域SCC智慧巡航控制系統與LFA車道維持系統構築而來的Level 2等級半自動駕駛輔助,還有RSPA遙控智慧停車輔助系統也相當特別,可讓你在面對狹窄車位時用鑰匙來遠端遙控停車的酷炫功能。
- 續航里程
- 功能表
- 設定
- 空調
- 環景
12.3吋多功能螢幕的功能也相當豐富,包括車輛、電機系統、駕駛輔助系統的各種設定都可在此完成,還體貼地提供了抗藍光濾鏡幫忙保護你的眼睛。
- 充電限制
- 充電電流
- 冬季模式
- 公用程式模式
- 智慧動力回收
與電有關的所有調整項目都可在「電動車設定」中找到,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公用程式模式」,這即為之前我們測試過的Utility Mode,可讓車輛長時間維持啟動狀態以使用音響、空調、燈光或V2L等電器設備,當你累了想在車內休息或是露營過夜時這功能相當實用,需要暫時離開車輛時,也可開啟此功能留下其他乘客或寵物在車內吹冷氣。然後這一大串功能換成中文後確實讓人覺得謝天謝地。
- 電池狀態
- 能源耗損
- 能耗紀錄
電池與電耗相關資訊也很豐富,可讓你看出最近行車的耗能狀態以及你的電力都是用在哪些地方(其實空調還佔蠻大一部份的),另外就是可預先幫你計算目前以不同方式充電的時間預測,可看出直流與交流充電的速度真是天與地的差異。

包括中控台、腳部、車門下半部等處均搭載了64色可調的氣氛燈,你可以在螢幕中直接點選不同主題或藉由自訂機能調整色彩;而除了透過燈光改變車室氛圍外,其實音響也內建了包括海浪、下雨、柴火、咖啡廳等頗療癒的背景音樂,不只是車宿時幫助舒眠,其實開車時聽了也蠻讓人感到平靜的。
- 空調
- 媒體
中控台下方的觸控面板不但漂亮且設計頗富巧思,按下中間那個「箭頭-風扇」圖樣後即可改變按鍵與旋鈕的功能,用以調整空調或多媒體系統。

以亮黑色飾板點綴的鞍座上配置了旋鈕式排檔、環景、Auto-hold雷達警示音等開關,後半部則有Qi無線手機充電座與雙置杯架,個人認為各介面的位置規劃得不錯,因為右手肘舒舒服服地放在扶手上便可操作此處的所有開關。

鞍座前緣搭配一塊整合啟動開關且質感出色的銀色髮絲紋飾板,最前緣為雙前座電熱/通風、方向盤加熱等機能的按鍵。


扶手內部也擁有又深又方正的收納空間,且四周也加入植絨降低物品碰撞所產生的異因。

中控台最左側則有電子駐煞車、充電插孔、電動尾廂門、儀錶亮度、循跡系統的開關。順道一提,我認為將儀錶亮度開關獨立出來而非藏在螢幕中是較好的設計,因為有時晚上開車覺得儀錶太亮時便可隨時調整。

除了入門的Light標準版外,EV6其餘車型均相當有誠意地於雙前座標配了八向電調、兩向電動腰靠、一鍵放鬆模式,以及實用的通風/加熱,駕駛座則多出記憶機能,椅背側邊還配置了Type-C USB插孔可供後座乘客使用;至於本次試駕的GT-line車型座椅另加入麂皮搭配純素皮革包覆,視覺效果、防滑效果與支撐性均屬上乘。
- 後座
- 椅背調整
受惠於2,900mm軸距,即使前方乘坐了身高177公分的乘客,後座仍保有十分寬敞的膝部空間,而完全平整化的底板也不會妨礙乘客的腳部空間,此外後座較大的椅背傾斜度也帶來頗舒適的坐姿,椅背部分另提供相當大範圍的角度調整,讓你可彈性地分配後座與後廂的使用空間。
- 置杯架-1
- 置杯架-2
扶手後方配置有長型物品置物通道,而雙置杯架也加入了小巧思,上方隔板可向後收起來容納方形利樂包飲料。
- 五人座後廂
- 兩人座後廂
- 底板下方
後廂於五人座狀態下後廂具備520公升容積,6/4分離後座椅背前傾後後廂容積則可擴充至1300公升,此外後廂側邊配置椅背快速傾倒拉桿以及12V電源,底板下方則貼心地設計有可收納後廂障板的空間。

接著開始介紹這次的旅程,為何要去司馬庫斯?其實就是本站站長蔣大與朋友在司馬庫斯包了一整個露營區,並號召公司同事共襄盛舉,想想長這麼大還沒去過司馬庫斯於是決定帶著老婆小孩來去露營。以前雖常常聽到「上帝的部落」之名,但其實只知道這是個很美但超級超級遠的地方;出發前查了一下路程,由家中開至司馬庫斯的單程大概近140公里,也就是來回至少要280公里,而且滿載行李、又開高速公路與上上下下的蜿蜒山路應該會更耗電些,不過對照EV6增程版的續航里程應該還是綽綽有餘。

為了這趟長征,特別拜託原廠人員幫我將電量充至100%,拿到車後螢幕上顯示的續航里程為506公里。當然,這里程是車輛依照之前駕駛的用車習慣計算而來因此僅供參考。

回家裝載這次露營所需的行李,深深覺得每次帶小朋友露營就跟搬家一樣....EV6 520公升的後廂容積足以裝載一家四口出門露營的帳篷、行李,雖然後廂深度、寬度表現均不錯,但受限於車尾的下斜造型,後廂靠近開口處不能擺放太高的行李。

由於不想在晚上開山路,禮拜五下班後先至龍潭親親戚家住一晚隔天早上再上山,到了親戚家電量剩下約80%左右。隔天一大早出發,經由台三線經過內灣來到尖石一間超大的便利商店休息順便補充零食飲料,這是到司馬庫斯前的最後一個便利商店,而且有個很美麗的名字叫「尖石野薑花店」。
- 1
- 2
看著導航畫面,還要開50公里將近兩小時時間,而且之後都是蜿蜒的山路。順道一提,此時螢幕顯示剩餘電量為69%,續航里程為316公里。

繼續沿著竹60鄉道上山,連續數十公里的山路都算好開,原本擔心一連串蜿蜒的山路會讓老婆暈車,但EV6的低重心優勢加上頗運動化的懸吊調校均讓車身的荷重移轉既順暢又穩定,所以很慶幸地這次Safe!動力部分,EV6單馬達增程版具備229ps/35.7kgm最大輸出,或許與今日許多電動車的誇張動力數據一比並不突出,但實際上這樣的動力規格與電動車特有的即時輸出,讓起步加速不僅輕巧有力,即使滿載乘客與行李面對陡坡均其實也遊刃有餘。順道一提,在遇到長下坡路段時可將動能回收系統開到「MAX」後便幾乎不太需要用到煞車,開起來也會輕鬆不少。

沿途除了會經過幾個頗有規模的部落,還不時出現遼闊山景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竹60線39.5公里附近的泰崗部落岔路口處左轉下切後,便進入約16公里長的司馬庫斯產業道路。這條部落唯一的聯外道路雖然早在2000年左右便鋪設好水泥,不過長久使用下早已千瘡百孔(難怪以前聽不少坐車來過的人都說震到快吐),還好近年來混凝土路面陸續重鋪,並增設護欄、排水設施後,這條產業道路已經算相當好開,而且蠻多路段都有足夠空間可供會車。


進入產業道路後沿途風光更多變化與色彩,一路鮮有其他車輛,讓人有種遠離文明的感覺。

一片美麗的竹林、灑落的陽光,讓人真的有種接近上帝的感覺。

終於順著產業道路抵達這個著名的牌樓,免不了來拍個紀念照。「司馬庫斯」之名何來?有人說這名稱在泰雅語中指的就是銳葉高山櫟(塔塔加櫟),至於司馬庫斯部落共營議會則有個更浪漫的說法,他們說泰雅族先祖們因人口增加耕地不敷使用而由台灣中部向外遷移,其中一隻由馬庫斯(Makus)率領的家族於此落腳並建立聚落因此得名;而篤信基督教的部落族人,則為這個遺世獨立又最接近天空的部落取了個「上帝的部落」美名。

正如大家所知這裡相當偏遠,在聯外道路未開通前,族人可是得徒步五個多小時才能取得各種日常補給,就連電力網也是台灣最晚建構完成的地方(1979年)。到了90年代,某部落頭目於夢中聆聽到上帝的指示而發現不少紅檜巨木,加上於1995年開通了聯外道路因而讓這裡開始湧入觀光人潮,也陸續開設了些現代化商店;

一旁有服務中心及商店販賣關東煮、竹筒飯、大腸包小腸等熱食,然後烤香腸很好吃!

有間頗大的「無菸補給站」,不知道為何要特別標示無菸?好奇逛了一下裡頭賣得是手工藝品或小米酒等商品,大家不妨來此選購幫助活絡一下經濟。

廣場中央便是當時帶領族人遷移至此的馬庫斯木雕,除了帶著小孩好像還背著石臼?

把電動車開來司馬庫斯的人應該不多吧,這讓EV6在此受到不少路人關注的目光。安靜無聲的停駐後,也有熱情的在地原住民朋友來問我:「這是什麼牌子的電動車」?然後開開始關心我這趟旅程的充電問題。

離開大廣場再開個幾公里路程便抵達本次的目的地「舊部落露營區」,電量還剩下45%,心想這趟應該不用充電了吧,因為開下山時可以回充應該不太會耗損電力。

搭好帳篷來到上層營區走走,才下午兩點多而已已經開始烤全豬了!老闆說這隻大概六七十斤,烤好大概要四小時。好吧,我承認這隻烤全豬也是我這次前來的誘因之一。

蔣大的露營車靜靜停在一旁,對於承載式露營車有興趣的人,請期待我們之後的專文介介紹。

露營區旁便有一條森林步道能夠直通此地著名的巨木群,順著步道可以探訪這裡著名的巨木群,剛好碰到回來的登山客說要走4~5個小時,這次帶著孩子所以Pass。


司馬庫斯的滿山楓葉美景也相當有名,雖然這時間來有點晚葉子都落光了,但鋪滿步道後也成為一整條繽紛美麗的楓葉地毯。

看到滿地枯葉小朋友也很開心,不斷地東丟丟、西灑灑,還跟武俠片一樣拿著樹枝施展「秋風掃落葉」。

回到營區已接近晚餐時間再來到上層看看,真是色香味俱全!

大型焚火台已經豪邁地堆起了木材準備生火!

入夜後開始變冷,大夥兒紛紛圍著營火享用美食!愈晚氣溫愈低,關掉燈具便看到滿天星空,小朋友看到好幾顆流星劃過天空相當開心,而驟降的氣溫打消了我拿出相機腳架拍些星空夜景的念頭,還是早早躲進帳篷睡覺吧。

晚上蔣大傳訊息說豐盛晚餐還剩很多沒吃完,想吃宵夜的可以去拿,於是.....話說這宵夜會不會太油膩?

晚上實在太冷,外強中乾的同事馬克決定捨棄帳篷睡在EV6上,睡前還開了約20分鐘暖氣耗掉5%電量剩下39%,這時一看剩餘行駛里程剩下140公里。等等,開回家不就正好要140公里?不過想想應該是低溫影響電池效能所致,隔天應該就好了,況且下山還會回充其實耗不了太多電力。換成幾年前,看到這樣的剩餘里程一定焦慮得很,但在多次試駕並對電動車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後,其實早已不會擔心,況且若電真的不夠用再找快充站就好啦!


冷了一個晚上後,一早太陽探出頭便感覺溫暖許多,在蟲鳴鳥叫聲中欣賞雲霧繚繞色彩繽紛的大自然著實讓人神清氣爽!

吃完早餐收好東西準備下山,看了一下儀錶,果然早上天氣暖和起來後剩餘里程又跳回179公里,可見低溫對於電池效能的影響頗大。你問我為什麼不在營區充電?因為出發前兩天我才知道這營區不供電。

再一次,開不完的山路與轉不完的彎道.....。回程中女兒說下次還想來,我說有機會可以啊!但心想機會應該不大,因為真是太遠了,有來過體驗過就好。

下山之後又去龍潭逛逛吃了晚餐,在禮拜天的車潮中一路走走停停晃晃塞回台北,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車還有電,但小朋友的電量幾乎耗盡,還得動用行李推車拉上樓。
- 1
- 2
隔天還車時又開了一段距離,讓這趟行程的總里程達到近400公里,開車時間竟然要快15個小時!抵達時電量剩下10%,推估剩餘里程則是約50公里。較令我訝異的是乘坐四人滿載行李上到司馬庫斯,平均電耗還可達到不錯的6.0 km/kWh。

司馬庫斯雖然遠得要命,但漂亮美景絕對值得一遊!如果是幾年前,想到要開電動車去司馬庫斯我絕對會說No!要找地方、花時間「充電」這檔子事兒,總是比燃油車多了一些不便,回程中看到這樣的剩餘里程也一定會很焦慮,但當這幾年試駕過不少電動車後,愈熟悉這樣的用車模式之後,能開多遠、電夠不夠用其實心中會有個底,此時便能真正享受電動車帶來的寧靜與舒適旅程。

▍Kia EV6 GT-line 增程版 規格諸元表
馬達型式:後置單馬達電池:鋰離子電池
電池容量:77.4kWh
最大馬力:229ps
最大扭力:35.7kgm
0~100km/h加速:7.3秒
續航里程:560公里(WLTC)
DC直流電充電規格:CCS1
AC交流電充電規格:J1772(Type 1)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255/45R20
車身尺寸:4,695mm x 1,890mm x 1,550mm
軸距:2,900mm
車重:2,003公斤
國內售價:20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