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分享> 肉肉人也能輕鬆練出肌肉線條

Cudacke Dees wrote:




他最後一段講的是低糖飲食,
不是高蛋白飲食,
兩個其實並不相等,
怎麼現在還有人搞混....

"A high-protein diet is often recommended by bodybuilders and nutritionists to help efforts to build muscle and lose fat. It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low-carb diets such as the Atkins Diet, which are not calorie-controlled and which often contain large amounts of f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gh-protein_diet...(恕刪)

他說低醣高蛋白啊
那他到低醣飲食
還是高蛋白飲食
還是低醣+高蛋白飲食?

七七三 wrote:
他說低醣高蛋白啊...(恕刪)


重點是你如果有搞清楚,
高蛋白飲食並沒有表是低糖,
只是蛋白質的攝取量高,
比例上蛋白質的攝取量並不等於高.
可能還是只是差不多 30% 30% 40% (有點營養概念的話... 偶應該不用跟你解釋分別指什麼吧!!!!!)

而低糖飲食的重點是低糖,
相對的蛋白質的在比例上則高.

他講的低糖高蛋白你如果看得懂內容,
也了解兩者的不同,
應該很清楚他是在講
low-carb diet.

恩.... 原來還有人搞混....
然而,利用脂肪酸(即脂肪的成份)或氨基酸(即蛋白質的成份)作為能源的過程,是一種不完全的能源燃燒,因此會產生”酮體”,並導致身體輕度酸中毒。幸運的是,大腦可直接利用酮體做為能源,(要記得大腦可是很挑剔的,只有少數營養可越過其八卦陣{學名叫血腦屏障,Brain Blood Barrier (BBB)}而被利用,連果糖都過不去)。小兒科醫師常給嚴重癲癇病童吃"酮體飲食" ,證據顯示有些孩童吃十多年沒有健康危害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talk/topicsHistory.action?id=6839&idBoard=1


就算酮被水代謝出來...

難道人就不能喝水嗎???

好像...水,在台灣是有限制的配給.....
最近有許多研究出來。Eric C Westman, Am J Med 2002;113:30~36 艾利克是杜克大學教授他找了51位肥胖的健康者試驗低醣飲食(醣份小於每天25公克)為期六個月的研究。受試者可以無限制使用低醣食物。 結果是平均體重減少10.3% (-4.4%~-16.2%), 換算是9.0公斤(-3.7~-14.3),而體脂肪比率2.9%(+0.3%~-6.1%)。總脂肪降低17.1%。


至於生化指數也都是變好。總膽固醇降低11(+15~-35) ;低密度膽固醇降低10(+15~-35)。 三酸甘油酯降更多平均達56(-11~-101);而高密度膽固醇則昇高 10(+2~+18)。總膽固醇對高密度膽固醇的比值班室英越低越好)則降低 0.9(+.3~1.5)。而代表可能危險的血尿素平均昇2(-2~+6),血清碳酸則降2 毫莫耳濡目(+0.4~-4.4)。雖然每位受試者都有酮尿,但作者驚訝低發現比預期的低,僅相當於斷食兩天的水準。
有10人(20%)的參加者自動退出。

普萊拇以健康肥胖女性做研究,隨意分到低醣與低脂組,二者都限制卡路里,但醣分是每天75公克。低醣組減少了8.5公斤(-7.5~9.5),而低脂組只減少了3.9公斤(-2.9~-4.9)。體脂肪的減少,低醣組也比低脂組多2.8公斤 ,4.8對2.0公斤。而二者不管在血壓、血脂、血糖及胰島素都有進步也不分軒輊。(Bonnie J Brehm 2003 J Clin Endo Meta 2003.88.1617-1623)
賓州大學醫學院福斯特博士在2003在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刊發表的低醣實驗,更進一步證明了低醣飲食的強效與安全,他給受試者小於每天20公克的醣。福斯特的研究特色是長達一年。在第三個月低醣組平均降6.8公斤(-11.8~-1.8)而低脂組只有2.7公斤(+1.0~6.4)。到第六個月低醣組平均降7.0公斤(-13.5~-1.8)而低脂組只有3.2公斤(+2.4~-8.8)。到一年時低醣組平均降4.4公斤(+2.3~-11)而低脂組為2.5公斤(+3.8~8.8)。

二者的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沒有差別。但高密度膽固醇在低醣組增加明顯,高密度膽固醇可是樂高越好。而危害動脈的三酸甘油酯也是低醣組降得多。所以作者結論道低醣組可以降低冠狀動脈的危險。(Frederick F Samanha , N Eng J Med 2003;348:2074-2081) 這是迄今所有低醣與低脂飲食最長期的研究報告。(Gary D Foster N Eng J Med 2003;348:2082-2090)
費城榮民醫學中心的山馬哈在2003同期新英格蘭醫刊發表對於嚴重肥胖病患(BMI>43)的低醣實驗。莎嫚珊的研究是六個月。在第六個月時低醣組平均降5.8公斤(+2.8~-14.4)而低脂組只有降1.9公斤(+2.3 ~-6.1)。而三酸甘油酯低醣組平均降20(+23~-63)而低脂組只降4(+27~35)。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是低醣組贏 (6%+_9% vs -3%+_8%)


但是更新2007JAMA咖納(Christopher D. Gardner, JAMA. 2007;297:969-977)的研究則是阿金以一年減去4.7 Kg勝出,遠勝區帶飲食1.6Kg 則與與歐尼希的低脂飲食2.2Kg ,也超出美國心臟學會支持的學習(Learn)飲食。為探討美國流行的四種飲食,本實驗招募311個過重到肥胖無糖尿病未停經女性(BMI 27-40)隨機分四組試驗,四組分別阿金飲食組,區帶飲食組、歐尼希飲食組與學習飲食組。(Atkins diet, Zone diet, Ornish diet & LEARN diet),研究時間為導入期2個月追蹤期10個月。結果為體重與體脂第12個月阿金飲食組體重平均減4.7公斤(-2.9%),區帶飲食組平均減1.6公斤(-1.3%)、歐尼希飲食組平均減2.2公斤(-1.5%)與學習飲食組平均減0.8公斤(-1.0%)。



12月後變化

阿金飲食組

區帶飲食組

歐尼希飲食組

學習飲食組

體重kg

-4.7

-1.6

-2.2

-0.8

體脂%

-2.9%

-1.3%

-1.5%

-1.0%

腰臀比

-0.019

-0.013

-0.009

-0.012

收縮壓

-7.6

-3.3

-1.9

-3.1

舒張壓

-4.4

-2.1

-0.7

-2.2

低密度膽固醇

0.8

0.0

0.6

-3.8

高密度膽固醇

4.9

4.2

2.8

0

三酸甘油脂

-29.3

-4.2

-14.6

-14.9

實際每天醣攝量

138

180

195

197

實際每天脂肪攝取比率

44

34

33

30


看起來阿金還是贏得武林盟主寶座。但是低醣減重的drop out比例偏高表示要堅持此種飲食並不容易。有些人說天天大魚大肉真好,但問題不在於大魚大肉而是嚴格限制的醣類食物數量。幾月不吃米飯麵食麵包非常困難。所以我懷疑研究報告能終結這個幾十年來的肥胖的油水戰。幾派支持者其實形同冰炭,而且各有死忠追隨者。



我認為各學派各有其科學道理及豐碩成果,美國農業部其實更該深入研究的應是:那些人或那種體質或那些條件者,適合那種飲食法?一如現任加州大學醫學院肥胖中心主席大衛何伯(David Heber)醫師所說的:「沒有任何單一減重方法,可適用於各種人。完美的減重方法必須是針對個人脂肪比率、分佈、年齡、性別、遺傳、代謝、體質、習慣、偏好、抗性等做個別特殊化的設計。」也就是沒有那套飲食是最好的,適用於所有的減重者,應該依據每個個人的情況、偏好、需要來做個別的設計。喜歡吃肉者,當然選擇不同於素食者;有血糖代異常者,也要選擇不同於血糖正常者;甚至同一人,在減重的引導期、減重期及維持期,也可採取不同的策略,使自己最舒適而體重的控制最理想。此種「個人化減重策略」在肥胖基因的突破得到許多證明。結論是阿金的飲食格命絕不會建立低醣共和國,它的最大貢獻是革了僵固的低脂飲食的命。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talk/topicsHistory.action?id=6840&idBoard=1

otto1826 wrote:
我曾經游1500公尺,每天,連續半年......不瘦就是不瘦...

也天天跑6000.....一樣就是不會瘦...

...(恕刪)

otto1826 兄:

就運動設計來說,小弟覺得這樣並沒有特別突出可以預期好效果。


看到otto1826 兄狀況,小弟想到之前在不曉得我的瘦身規劃是否合宜??,被校正觀念狀況。



前面像momoco7525大,也展示自己並非只是空談理論,大概也可以看到在運動訓練強度是蠻高。
就個人自己與帶人訓練經驗也是如此,<飲食控制>+<有氧運動>+<肌肉鍛鍊>三者合一效果才會比較好,其中對於一般狀況,運動訓練比飲食規劃還要影響更大。


用3000公尺速度跑5000公尺,和用馬拉松速度跑5000公尺,效果都不同。


身體本身不是一直固定狀態,經驗上也是要根據身體與外在環境狀況不斷調整。







這邊有一篇針對4萬多名瑞典婦女十數年的長期研究.. "低碳水高蛋白的飲食長期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增加"
http://www.bmj.com/content/344/bmj.e4026
雖然這篇的研究方法和推導出的結論在醫學界很有爭議, 也有各家瘦身醫學的部落格提出反對. 我舉出這篇是請大家對這些各式各樣飲食研究要保守看待.
- 這些各式各樣飲食研究, 都只是研究, 建議不要完全盲目相信並依樣照做, 也不必要強迫別人接受.
- 請運用你的生理飲食常識! 某種飲食方法如有疑慮可以選擇不採用.
- 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短期的, 頂多一兩年, 我舉這篇算是極少數算長時間的.
- 所謂 "低X", 並不是 "無X", 不可以都不吃 "X" (例如 X=脂肪/碳水); "高X" 也不是都只吃 "X" (例如 X=蛋白/脂肪). 有關各種營養素各衛生單位會有每天建議攝取量, 這部分建議還是不要吃的比建議量少.
例如這篇
http://www.thehealthyhomeeconomist.com/weight-loss-rule-2-balance-or-perish/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邊有一篇針對4萬多...(恕刪)

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
68萬件參訪中有1270件跟心臟風險相關疾病
所以最終導論出可能對人體有危險?
那其他人是(?)
七七三 wrote:
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恕刪)

追蹤4萬多位婦女平均十幾年, 共計約 60多萬 "人-年".
文中統計表可以點進去看, 例如表三點進去看..
http://www.bmj.com/highwire/markup/591604/expansion?width=1000&height=500&iframe=true
"低碳水高蛋白指數" 越高的人,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比率越多. (好像也沒多很多, 例如指數 <=6 的罹病率約 14%, 指數>=16 的罹病率約 23%)

這篇文章除了統計表, 其引言有關各種飲食的觀念也可參考參考.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追蹤4萬多位婦女平均...(恕刪)

那一般人罹患心臟病機率是多少啊?
因為我只知道這機率很低
哪跟一般人正常吃比起來是增加幾%風險呢?


七七三 wrote:
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恕刪)


你與他再辯下去是沒有用的...

他信他的,他怎麼吃喝隨他了...

就算現代人連廋子都有糖尿病了,他也只會認為是基因...

就像他們所指的酮體,原來是可以為大腦所用的能量...

但他們只會說會造成酮中毒....

無視真正的結果..

他們單純的把人,當成實驗室的器皿..

A+B就一定會等於C


話說酮體....難怪,有人長期斷食...

可以改善記憶力,及讓頭腦更清晰

原來是酮體改善了大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