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s630908 wrote:
目前看來,回應的先...(恕刪)


打錯了是肌少症 這個必須跟你說sorry 沒查證就依照自己記憶中的名稱去以為了

可是大大您很難找到沒練腹肌的瘦子 因為基本上腹肌 核心肌群 你日常生活很難不用到它

隨便都會操到它 不然就可能要去找一個植物人才觀察了

但是你試想 一個癱在床上肌肉經年累月流失的人 別說腹肌了 其他部位的肌肉也會逐漸流失

然後營養若是不足 如瘦到像非洲難民之類的人 其實他們餓肚子可不只是燃燒脂肪 過程中更是會燃燒肌肉

過度的激瘦對於腹肌的體現也沒幫助 所以才說要是正常人

腹肌日常生活就用的到了 做愛都會練到 跑跳 拉單槓 舉重 你很難找到完全不練了 除非就是上述的癱瘓的病人

其實說真的我看過一些女生 她們很瘦但沒腹肌的 這類情況好像比較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 (這是我自己的迷思)

以上心得

題外話 腹肌不一定每日都能練 像我每次都是把腹肌操到疲勞 他跟其他肌群一樣會疲勞

我大概練一天需要休息兩天才能再練 若是訓練量不足的情況下其實每個肌群都能每天練

腹肌疲勞很爽 做個小小收縮的動作就會一抽一抽的陣麻 有點像快要...了 呵呵

腹肌操到後面會越來越難疲勞 有些人會增加重量

但要小心腹壓 尤其是下腹部腹股溝那裏 裡面都是些腸子之類的 要小心腹壓不過大 須注意

操腹肌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以為操個三十下自己力竭了就是疲勞了 其實並不會

操腹肌要分很多組 一直操 一直操 操到後來身體沒力氣再操下去了之後 就先休息一段時間

休息完之後 然後再去操看看 若休息後第一下操下去腹部就陣痛那隔天就會疲勞到爽歪歪了 若是還能繼續操的話那就是還沒操夠
ellis630908 wrote:
以隨意肌架構,能有動作,是因骨骼與肌肉的配合,缺一不可,見俘虜圖他們還可手持杯子、報紙,不會沒有肌肉,只是很不起眼,若是用健身的角度看,不明顯就是沒肌肉的觀點,這我是可以接受。(恕刪)


其實圖一左邊那位帥哥 你仔細看腹部 還是有線條的 很細微

你知道網路上大家會教大家降體脂就是這樣 脂肪蓋住了 若以不顯眼但還是有的觀念來說 其實就如樓上的大大說的 解剖後都能看到肌肉 但這都淪為嘴砲說 降體脂就能有腹肌只是普遍來講 也是在板上有看過個案 有一個瘦到都骨頭的版友 但他已經刪文了 個人隱私我也不能去轉傳他的文章 那算少數人

至於要支持不練就有腹肌的 或是不練就沒有的理論 這就要找個從來不用腹肌活動的人了 不然走路其實也用到核心呀

說真格的 核心是要練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被動式"的在鍛鍊著了 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 莫名其妙上個體育課又沒針對核心去鍛練但隔天腹部也酸痛 去爬個學校的遊樂設施 爬爬樹勘勘災結果核心也酸痛 自己又沒想要練腹肌卻莫名其妙會痠痛 這就是被動式的鍛練到了腹部 被動式的練成了腹肌也不錯啊

cool_bear wrote:
其實圖一左邊那位帥...(恕刪)


請問大大,感覺你對腹肌蠻有心得的,我想要請問一下...

我是有腹肌,但其實沒有很明顯,體脂是16~17%,但我體型是屬於偏瘦的,易瘦體質,但怪的是我腹肌卻沒有很明顯,其他地方我覺得還算可以.但我又不能不吃些熱量的東西,畢竟我還是偏瘦,總之就像女人一樣,想減肥又不想瘦到胸部,但減下來,往往都會胸部也一併變小,男人(我)就是想增重,但又怕失去腹肌的明顯度(本身已不是很顯注了),....總之就是(增肌跟減脂本身就很衝突).....讓如何是好呢?

thank you~~~
cool_bear:

認同你說的,肌肉的成長來至於面對的壓力,一般生活的活動會發展一般生活所需的肌力,我一位堂兄以前是在金門當工兵,每天拿著小圓鍬、十字鎬東挖西挖,我見其小臂整個結實也粗,早期泥水工小臂也是特別發達,因為他們面對的生活壓力就是如此,只是不等同於訓練。

我們之所以訓練(訓練、營養、休息),是因生活上沒有讓肌肉成長的高強度壓力環境,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都得找時間來訓練讓肌肉成長。
若不論個人的肌肉發達度與安全不受傷的情況下,給肌肉多少訓練,肌肉就成長多少,我是如是認為。
calvinhsia58 wrote:
請問大大,感覺你對...(恕刪)


體脂16-17左右應該會稍微有線條 可以摸到腹肌硬硬的 腹部用力會比較明顯 但下腹還是會覺得有脂肪包覆著

其實版上有蠻多人拍照片出來差不多是這種狀態 這時體脂需要更低才能呈現出更漂亮的腹肌了

如果只是想拍照帥一下 其實可以用角度去調整拍出好看的照片 燈光明暗陰影也是一個作弊的技巧

但若是要在眾人面前秀腹肌就必須要再降體脂了 若是硬把腹肌練大(其實變大幅度有限)但腹肌旁邊也是夾雜著脂肪那線條也不俐落

若減體脂胸部會縮水 其實有時候可能是減肥的過程中不小心流失掉肌肉 也可能是胸部的脂肪被減掉了

就像很多女人減肥後胸部變小那樣 其實是胸部的脂肪掉了

若因為胸部的脂肪掉了而讓視覺上胸肌變小的話 沒關西那就讓它掉 找機會把胸肌練大就好

但若掉的是胸肌的話也是要找機會再把他練大 這方面飲食控制比較重要 練倒是還好

所以說腹肌是廚房練出來的 減脂會掉肌肉是多多少少 但要從飲食中去控制在自己認為最小的範圍之中 誤差別太大就算成功了

我自己增肌減脂的飲食方面是慢慢去調整的 覺得太多就減量 不夠就增量 反覆的控制著

女人希望有細腰大奶 男生也是希望有腹肌和大胸肌 這都需要付出相當代價的

很多男生一輩子都擁有腹肌 但卻是一輩子都是個瘦子 有些男生一直都是大胸膛但卻是個泡芙人

有些人一直都呈現大胸肌 狗公腰 其實這是一輩子都在調整飲食和訓練情況下維持的

你必須不斷的在增肌和減脂期中循環 慢慢地調整 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標 調整完後維持住

ellis630908 wrote:
認同你說的,肌肉的成長來至於面對的壓力,一般生活的活動會發展一般生活所需的肌力,我一位堂兄以前是在金門當工兵,每天拿著小圓鍬、十字鎬東挖西挖,我見其小臂整個結實也粗,早期泥水工小臂也是特別發達,因為他們面對的生活壓力就是如此,只是不等同於訓練。

我們之所以訓練(訓練、營養、休息),是因生活上沒有讓肌肉成長的高強度壓力環境,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都得找時間來訓練讓肌肉成長。
若不論個人的肌肉發達度與安全不受傷的情況下,給肌肉多少訓練,肌肉就成長多少,我是如是認為(恕刪)


這些工人之類的其實肌肉量都有一定的程度 他們每天都是重複著相同的勞力工作 早就是慣性了 這是勞動不是運動雖然很類似 但是他們就算非常疲勞的或不舒服的情況下還是要硬幹(或是請假)今天做了比較硬的工程操到鐵手了明天起床還是要再繼續操 然後飲食都是吃粗飽的完全不管內容物 所以年輕的工人或許身材都大胸肌和狗公腰 但有了年紀以後大多是大胸肌然後鮪魚肚 不到五十歲就身上很多舊傷了 因為缺乏休息的關西 他們不能說想休就休 想休老闆就叫你回家吹冷氣了

健身就如你說的 健身 飲食 睡眠 生活壓力等 都是很重要的

我年輕時有個同學 他是從高中就有在健身 後來我們畢業後北上工作 他白天在工地打工 晚上還去健身房 他告訴我工地的工作很輕鬆 扛水泥都小意思 可能就像你在一樓貼的那個健身界很有名的工人一樣 白天做工下班還練才會爽吧...

我之所以會想鍛鍊自己是因為 我希望年老後還能像龜仙人那般勇猛 所以當然要從年輕時就要開始奠定基礎了

練到後來健身就變成興趣了 不會覺得痛苦 而且變成我工作之餘最花時間的事情 因為真的很喜歡

ellis630908 wrote:
近年來不知從哪出現...(恕刪)


不過我蠻想藉版一問大家都如何練腹肌的

我自己是滾輪、吊在單槓上抬腿捲腹

不知道其他朋友喜歡怎樣的方式虐腹
我沒有特意去練腹肌,反正核心做重訓就都會用到。
而且腹肌的肌肉少,拿來練其他部位的肌群CP值比較高。
有在健身的人體脂肪低自然就很明顯了。
圖片中的體脂肪14%


net721013 wrote:
我沒有特意去練腹肌...(恕刪)


你的還真不錯 至少我覺得還不錯

我自己是左右相當不對稱 超不協調 不過是媽媽生給我的就只能這樣了

腹肌我是放在最後練 就是全身都疲勞了沒地方練了就會操腹肌 不然也不知道要幹嘛
我平常也不會特意排練腹肌的項目,大頭就是我的照片。
體脂不增不減很久了~

偶而結束後會去玩玩萵苣那台丟藥球的器材。這台很有趣~
(圖片是網路上找的非本人)




基本上也是丟好玩的而已。(不小心會丟到抽筋)

平常訓練都會帶到腹肌,基本上夠了。
立姿肩推、地雷管、深蹲、硬舉都會用到。
cool_bear:
我自己的過程,國高中時是傳統的腿部平伸的仰臥起坐,在89年進健身房訓練斜板抱槓片從10公斤進而15公斤到20公斤,直做到受不了就休息,然而再次的做到累,腹肌都是完成課表後再訓練。

在健身房訓練約一年參加了比賽完後,就離開了健身一大段時間,直到103年才又在家自主訓練,那時從8分鐘腹肌鍛鍊第一級到第二級,一段時間後發覺強度不夠,又加上抱槓片。

這是在家自主訓練時拍下做紀錄的。


題外話,我背肌在家比在健身房成長的更多。


訓練器材是這組組合啞鈴跟兩條繩子吊一根木棍作為單槓使用。


這是90年參加比賽所撿到的名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