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5337769 wrote:去看了中醫,想要請醫...(恕刪) 我是中西醫師(有中西醫師執照)多運動很好啊...但不要過量到是真的啦..什麼叫過量,就是你覺得運動完隔天會很疲勞/全身酸痛..就是了重訓/跑步/有氧運動對身體都很好
三十六夜 wrote:古人練輕功也是背重物從坑裡面跳出來的 輕功?聽聽就好. 這種"失傳"的幾乎都是誇大, 武俠小說看太多.就像中國武術, 在現實國際格鬥界幾乎毫無用處輕功, 你說像vince carter 那樣嗎?
0935337769 wrote:去看了中醫,想要請醫...(恕刪) 你重訓太多次了我個人認為做一休一一天破壞肌肉一天修補肌肉不只對身體比較好而且進步的速度會比每天做的人來得快重點是你還要補充應該要的營養
要看什麼重量訓練....一:只練白肌~~~肌束變粗,沒有有氧訓練,血管會被肌肉擠壓...,摸,血管是微淊入肌肉中的......捐血時,護士要找血管,需要經驗...二:只練紅肌~~~像戰亂國家"飢"民...中醫不是全然無根據,有氧,無氧...要協調......道理很簡單,練過的人,應該很容易體會PS:吃類固醇,血管是澎脹的,另當別論...
Thomas8610 wrote:12萬大軍,40萬大軍 百萬大軍,不是單位計算方式有差異就是古人愛誇大 都不是,而是你自己不懂軍事歷史台灣在李登輝主導精實案裁軍之前,三軍常備兵力大約60萬中國解放軍人數最多時達到627萬,經過幾次裁軍之後,現在的常備兵力大約是230萬左右這不過就是20年前而已,台灣才多少人口就能養60萬常備兵力?(後備兵力還不算)現代軍隊講究的是精兵化,後勤補給全部依賴車.船.飛機...等等機械運輸就算是這樣,依然要有很多非戰鬥人員存在,文書、通訊、伙房、維修、技工.....沒有機械化之前呢?所有後勤補給全部依賴人力(手推車)or獸力(馬牛驢拉車)or船非戰鬥人員的需求是加倍再加倍明朝鄭和下西洋,正史記載的第一次出發就有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名船員一個屬於航路探索等級的出使船隊就有將近3萬人,戰爭時能動員的人數幾十萬根本輕輕鬆鬆赤壁之戰,曹操號稱80萬大軍,戰鬥士兵約20萬,其他是非戰鬥的後勤這還是水戰有運輸船可用,後勤人力能大幅減輕唐朝初年3萬部隊出征陸戰(戰鬥人員),需要約10萬民夫(非戰鬥人員)確保後勤補給中古世紀歐洲,流行全身鐵甲的帥氣騎士,1個騎士出征至少要帶3名奴隸隨行,搬運裝備與補給品這些都是有資料可查的,不要以為電影拍不到的小角色就是不存在。真的有差別的,是不同年代對於"三軍"的定義不同,一直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