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滑雪學校機台上比較辛苦的是這兩件事:
A)打直板時板底與地毯會產生過大的摩擦力.
B)立刃過大時由於鋼邊磨圓所以反而會滑掉.
這兩個點,會導致一些動作在這邊不好進行訓練.
譬如一個長J turn在這是很難操作的.打直板子踩平的時候會很黏滑不順.
以及立刃角度較高的急煞動作在這也很難操作.會練出煞車時習慣刃不能立得太高.
然而ISKI機台在這兩個點有顯著的改善.
濕潤地毯與板底打蠟的組合,在這邊做直滑是不黏的.
鋼邊沒有磨圓與濕潤地毯的設計,讓立刃角度較高的煞車也做得出來不會怕滑掉.
(不過當然因為沒有雪地積雪的支撐,在立刃角度這一塊,
機台上的模擬再怎麼也無法達到雪地能做到的最大角度.)
完全新手的話,這兩個地方學落葉飄都還行,
雖然在台北滑雪學校的機台上,鋼邊掌握上會有所限制.
但都可以學到怎麼操作,理解雪板與地面的關係.
但如果要學到轉turn,對新手來說打直踩平是必經之路.
在ISKI機台上就真的比較適合操作了.不會有板子被黏著卡頓的狀況.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因為沒有雪地積雪的支撐,
在模擬機台上要控制板子角度,比起真實雪地來說是需要更多肌力的.
微蹲深蹲控板的動作,在真實雪地與小叮噹做起來會是輕鬆許多的.
但是小叮噹有不控管人數與上坡爬很累的問題,
所以怎麼選擇練習場地還是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