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roducts.g-shock.jp/_detail/DW-8200BMU-1T/品牌: CASIO >副品牌: G-SHOCK >族群: FROGMAN >系列: 8200 >色款: 黑金年份: 1999太陽能: No電波: No錶帶: 樹脂紀念: 第二代蛙人二代蛙滿多黑金款(如下圖, 按時間先後排列), 其中最有收藏價值的是DW-8200B-9A(下圖一).117小弟收藏的是DW-8200BMU-1T.(目錄在一樓)
GW-700J-1(左) VS GW-700BRJ-1(右)GW-700這個系列從2003年到2011年共推出25款, 分2種機芯, 2819和2689.2819是GW-700的主流機芯, 有20款, 照片中這2款屬之.2689是曾出現在其他系列的機芯, 算是GW-700借用過來的, 有5款, 如GW-700CJ-1.撇開錶帶不看, G-Shock這種錶殼和機芯共享的現象在成立之初就有, 節省成本是主要考量, 其次是創造多樣化. 2003年因為全球處於景氣低谷, 共享現象又出現另一個高峰.前文提過, 雖然MTG是較高階的族群, 但其中MTG-9XX系列的錶殼曾被次階錶款借用過, 如今這2個機芯也和它沾到邊.機芯2819原屬GW-700, 被分享給GW-900和MTG-950.機芯2689原屬GW-300, 後來被分享到GW-500, GW-510, GW-700, GL-700, 和MTG-920.共享現象就收藏的立場其實頗費工, 但就玩賞的角度就充滿趣味.(以上2款都有改裝過)
http://products.g-shock.jp/_detail/GBA-400-1A9/品牌: CASIO >副品牌: G-SHOCK >族群: G'MIX >系列: 400 >色款: 黑金年份: 2014太陽能: No電波: No藍芽: Yes錶帶: 樹脂118(目錄在一樓)
http://products.g-shock.jp/_detail/GA-1100GB-1A/品牌: CASIO >副品牌: G-SHOCK >族群: GRAVITYMASTER >系列: 1100 >色款: 黑金年份: 2016太陽能: No電波: No錶帶: 樹脂119(目錄在一樓)
http://products.g-shock.jp/_detail/DW-8100-3/品牌: CASIO >副品牌: G-SHOCK >族群: GUNDAM >系列: 8100 >色款: 黑黃年份: 1995太陽能: No電波: No錶帶: 樹脂其實G-SHOCK沒有所謂的鋼彈(GUNDAM)族群, 但基於外型和慣稱, 小弟把1994-1995年推出的DW-6400, DW-80XX, DW-81XX, DW-8300列為GUNDAM族群, 有別於其他聯名款。120(目錄在一樓)
http://products.g-shock.jp/_detail/GA-300A-1A/品牌: CASIO >副品牌: G-SHOCK >族群: 無 >系列: 300 >色款: 黑銅年份: 2013太陽能: No電波: No錶帶: 樹脂121(目錄在一樓)
http://products.g-shock.jp/_detail/GA-500-1A/品牌: CASIO >副品牌: G-SHOCK >族群: 無 >系列: 500 >色款: 黑白年份: 2016太陽能: No電波: No錶帶: 樹脂122(目錄在一樓)
GA-1000-9G(左) VS GA-1100GB-1A(右)G-Shock裡很多族群有1000和1100系列,彼此非常相似. 通常系列1000會是某族群的重要系列(或里程碑), 投入成本較大, 銷售狀況可能也比較好, 因此會有1100的小改款. 有時候, 1000和1100則是通時規劃, 甚至同時上市.GA-1100除了照片中這款, 還有另一款黑金GA-1100-9G和另一款黑玫瑰金GA-1100RG-1A.1000/1100兄弟錶頗能引起卡粉G迷高度興趣, 尤其是GRAVITYMASTER這支正規軍.
http://products.g-shock.jp/_detail/GDF-100GB-1/品牌: CASIO >副品牌: G-SHOCK >族群: GD >系列: 100 >色款: 黑金年份: 2011太陽能: No電波: No錶帶: 樹脂123(目錄在一樓)
http://products.g-shock.jp/_detail/GG-1000GB-1A/品牌: CASIO >副品牌: G-SHOCK >族群: MUDMASTER >系列: 1000 >色款: 黑金年份: 2016太陽能: No電波: No錶帶: 樹脂124(目錄在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