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分享最近入手的Omega第二代月之灰面,
算是品牌下半年頗讓我心動的作品。
跟大家分享並記錄自己入手的過程~
也看到國外錶友對這系列有許多面向的看法,
自己有些想法也看有沒有機會聽聽各位的。
先來兩張再繼續往下寫吧~


距離上次入手銀灰海馬後,
這次過了些許時間才購入新錶款。
除了最近的錶款我覺得要看過才能判斷外,
另外還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算是我個人因素,
猶記本來跟我的SA約好8/7看一下幾款,
但在8/6下午被我的助理說臉色有點差,
硬逼著我去掛急診,結果還真的就住院了⋯
事後想想這個記憶連結有點不太好,
所以那幾款我就默默先放下。
第二個是關稅戰一開始傳出瑞士31%時,
品牌的總裁就跳出來抱怨說
“這件事會影響今年整個佈局跟活動,
在關稅沒有明確消息前,
會傾向暫停今年重大款式的推出跟宣傳花費”.
雖然理性上明白這或許是故意喊話,
但情感面仍會有個小小聲音在嘀咕
“所以今年看到的都只是小改小動作囉?
特別的東西都要明朗後才會推出嗎?”
看看今年原本錶友猜測的幾個期待點:
超霸獲得NASA認證60週年:確實沒推出什麼。

龐德日:給了一張較清晰的遊戲中配戴款,
但傳言2026才要推出

期待的獲頒silver snoopy獎章55週年:落空啊~
儘管這些猜測都落空,看似呼應總裁的發言。
但同時我也在期待品牌會不會推出一款
錶徑較小的文錶。
今年有許多品牌推出小錶徑的正裝錶,
有一些滿吸引我,也是我比較沒有的錶款。
看到鐵霸設計為38mm,
Aqua Terra也有新推幾款38mm。
似乎有點可能性,所以邊觀望邊期待~
結果⋯忽然推出了第二代月之暗面,
有四種錶盤搭配不同錶帶共七款。
而當中的新款月之灰面很吸引我,
儘管是大錶徑,但看了幾段影片後⋯
我就詢問我的SA是否有機會可以購買,
而總是不負期望的她也迅速但艱難得
協調出一隻可以給我。
在安排時間去拿錶前,
照習慣我開始研究這個系列。
歷史面上這個系列要先提到Jim Lovell
這位剛辭世不久的太空人,
他其實就是Tom Hanks在電影「阿波羅13號」
扮演的角色原型。

他參與了阿波羅8號跟阿波羅13號兩次任務,
而阿波羅8號的代表性就是首次繞月,
也就是首次人類會看到月球那永遠背對太陽的暗面。
這次任務因為會脫離地球軌道跟被月球遮蔽,
會無法通訊大概34分鐘左右。
在失去通訊前Jim Lovell說了這句
“We’ll 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

Omega也用這句話發想並推出月之暗面系列,
這句話同時也在暗面阿波羅8號的錶背上。

而Jim Lovell在親眼看過月球背面後,
也說出了另一句
“The moon is essentially grey”.
而這句話用來跟月之灰面連結,
也放在這款灰面阿波羅8號背面。


題外話Grey是英式英語,Gray是美式英語。
而原話是使用Grey,
因此月之灰面也採用Grey side of the moon
來命名。
儘管這個系列跟太空任務的真正連結只有
當時的太空人都是配戴超霸登月款。
但品牌真正形塑出這個系列我認為主要原因是
為了推出較爲複雜(月相、鏤空)、
不同顏色及材質跟較高價格帶的超霸選項。
引用一下網友整理的時間線。
2014第一代月之灰面,
主打灰色陶瓷,
相較第二代顏色是相對較淺。
而所謂的灰陶瓷是白陶瓷再經過極高溫加熱,
當時也算是涉及工藝面的展現。

2015年推出月之暗面,
除了黑陶瓷也有加入所謂K金,
同時也推出第一代黑黑超霸。

2016年將隕石材質加入錶盤。

2018年跳脫兩眼設計跨入經典三眼,
推出第一代阿波羅8號。

2024年的第二代暗面阿波羅,
加入土星五號的小火箭指針。

這邊我先跳過月之藍面(加入月相、藍色砂金石)、
月之光面(白陶瓷)。
因為這兩款目前應該不歸屬在月之暗面系列裡。
這時也到了去取錶的日子了~
盒子就是正常超霸的盒子,沒有額外的設計。

在盒內的樣子


在櫃上檢查時想拍這兩隻阿波羅的樣子,
但兩款差異處我想放在後面再說吧~

戶外

室內



下面講幾個自己喜愛的點
1.錶盤~
我想這應該是這款顯而易見的一個特色,
鏤空的設計搭配月球紋理。


錶面有兩個特點是我覺得設計用心之處,
第一個就是官網上提到的:
正面是月球近側,
背面是月球遠側。
說真的我一開始看到有點困惑⋯
是近看跟遠看嗎?是指比例不一樣嗎?
後來我研究了一下,
其實這就同時連接到第二個特點,
錶面跟錶背的月球紋理,
都是按照NASA照片去真實呈現鐳射蝕刻。
而所謂近側遠側,
就是錶面的紋理是參照月球正面,
錶背的紋理就是月球背面,
所以國外很多文章會說阿波羅的設計
就是把月球戴在手腕上。

錶面還有一個個人喜歡的點是九點鐘
鏤空的小計時盤。
我喜歡在陽光下稍微歪斜著錶面,
會看到一片灰色底下那顆寶石隱約的色彩,
有點灰暗中一絲耀眼的感覺。
另外兩個計時盤也用了同心圓的紋理。
(官網拍的寶石跟細節比較亮,就用官網照吧)

2.錶背
其實上面已經稍微提到紋理,但除了裝飾度外,
我覺得灰化的透背3869機芯很美。
機芯的優劣我自認學識不足以評論,
我單純只是覺得漂亮
以及看得到那不停歇的擺動總是吸引目光。
專業照

不專業照

3.錶圈
除了灰化以及陶瓷低調的閃耀度外,
月之灰面有個獨特性是錶圈(就是計時圈)
也具有夜光效果,
雖然這實用性可能不高,
但觀賞性跟獨特性是滿讓人開心的。
(夜光實在拍不出來,借一下網站圖)

4.錶帶
這次的錶帶有兩種,
一種是有月球紋路的膠帶,
一種是我選擇的尼龍不織布。
膠帶款也是不少人喜歡。
但我覺得灰面因為配色有相對沉穩的氣息,
配上尼龍款頗有正式感,
而且這次尼龍款的背面是塑膠材質,
相較於snoopy尼龍錶帶背面是牛皮,
反而不怕流汗這點我覺得很棒。
另外兩款錶帶的價格其實一樣~
之後再加購也都是可以考慮。
搭配折疊扣算是很具方便性

4.整體及配色的一致性
第二代的灰面比起一代較深,
除了我滿喜歡這個顏色外,
也可以看見錶圈、錶殼甚至錶扣的顏色都
顯得很一致。
這樣設計讓整隻錶很具有整體性,
也讓錶徑尺寸不會顯得過大。
我認為這也是月之暗面系列的一個特色,
灰面採取的整體一致性,
暗面阿波羅使用黃色指針、小火箭、
黃字speedmaster字樣。
反而讓兩款錶有了不同感受跟區分度。



在這邊穿插一下當時在研究兩款阿波羅的差異,
我當時最疑惑的一個點是兩款在官網上
主要材質的頁面,
暗面是有特別標示鈦金屬,而灰面沒有。

但在各家網站介紹上都沒寫到材質差異,
我後來發現鈦金屬是使用在錶扣上,
而灰面的錶扣其實也是使用鈦金屬。
所以感覺單純是官網少標示了而已。


另外很多人喜愛陶瓷的輕量跟耐刮,
實際佩戴確實是很輕(尼龍99克;膠帶104克),
但我自己對重量在乎的程度比較不高。

當時剛發佈的時候,
除了自己也有點興奮,
加上IG上不少錶友也都偏向好評。
所以我自己在看各家國外腕錶介紹時,
本來預期是期待居多,
但沒想到被網友質疑的點不少~
分享一下幾個討論點跟我的看法
1.尺寸
蠻多人對於44.25這個錶徑都有點疑慮,
也對於品牌不致力於縮減厚度感到不滿。
但我覺得一個品牌也該有大錶徑的錶款,
而且這系列一直都是這個尺寸,
堅持這個設計也算符合原創的定位。
而且我覺得這系列的錶款利用設計
還有不一樣的倒角,
其實在配戴上並不會感到如此巨大。
在Hodinkee的文章裡面也提到,
作者給很多同事試戴完後,
告訴對方錶徑44.25時,所有人都說感覺不出來。
跟41mm的AT比較一下

女性佩戴照片

當然要說大也是沒錯,
但我覺得它符合大錶徑腕錶的美感。
也有人打趣說做太小就看不到那些紋理細節了。
2.價格
雖然我覺得這是很純粹品牌定位產品的問題。
但不少網友提出其他品牌推出的陶瓷腕錶
定價就沒這麼高。
這讓我想到城邦國際名表IG上曾經訪問過
一位AI專業的藏家(可能會有人猜得到是誰),
當時提問說AI是否可以應用在錶界銷售模式,
雖然回答方是開玩笑成分,
但當時的回答大意是
“會買這些錶基本上就是不理性的,
所以無法運用”
也有人批評在兩隻阿波羅本質上相同,
暗面也不是沒調漲,
灰面卻依然在定價上貴了12000。

3.機芯
其實這跟定價也是相關,
很多人覺得這價位就該搭配目前Omega
最頂規的Spirate系統的機芯。
不過目前品牌就是只用在super racing上,
對我來說這也都是產品定位跟特色的抉擇。
也是市場決策跟購買者接受度的考驗。
4.易讀性
我認為在錶盤一致的設計上,
本來就會有些許程度上的犧牲,
但我覺得沒到缺點的地步。
好啦~
剩下就是分享一下照片,
大紅針:這隻只會在專櫃販售,
不會發貨給代理商。
但我其實不太明白為何
時標較為立體,錶盤比例有調整。

黑黑:實錶很有質感,而且有立體感。
撇開價錢,我覺得是隻很漂亮的錶。
不過可能確實不好讀時間。

綠松石:
在國外很受歡迎而且也滿缺貨的一款。
膠帶款的實錶我很驚艷。
黑陶瓷錶圈的運用搭配時標跟膠帶,
跟以往的AT很不一樣,
帶有點運動風跟邪惡氣息?

忽然想看看的復古海馬300

另外分享兩個小物,
再次感謝我的SA Gina,
中秋節月餅跟小夜燈


購買AT30有機會拿到的吊飾、小錢包、手機吊帶。
滿有質感的,雖然我一度想拿來用,
但應該會是孝敬太座跟我女兒的玩物~

題外話,
這次推出月之暗面七款的同時,
官網上也立刻把第一代除了阿波羅外都下架了,
跟以往會繼續存在一陣子的做法不太一樣。
另外我自己感受品牌在錶款的配送跟
等待時間都有拉長,
我還看到國外錶友在說白面登月也需要登記等待,
還有人被要求貢獻度。
我認為品牌可能或多或少在慢慢調整經營方向,
與此同時也會有些喜愛它本來較平易近人
還有不需等待或時間短這些特點的人轉而批評。
但我認為在台灣的消費者
應該還沒那麼明顯的感受,
這樣的轉變是好是壞,
可能就得等待時間跟市場來證明了。
時序慢慢接近年末了,
祝大家今年都過得很幸福~

這月球紋理 介於光與影之間 無聲卻深邃彷彿時間輕撫月球紋理時留下的靜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