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iko 從游絲到錶殼 100% 完全自製,
製錶實力毋庸置疑,
能自製游絲的錶廠真是很少很少。
較為可惜的是,
傳統製錶工藝的三大里程碑:三問、萬年曆、陀飛輪,
GS 不做也就算了,
因為 GS 主打的是「精準耐用的日常用錶」。
不過我希望 GS 可以有「計時」、「年曆」的這樣複雜功能的純機械錶,
那更是製錶實力的展現,
否則總覺得 GS 的層次還是很難再向上一個階段。
cerami wrote:
不過我希望 GS 可以有「計時」、「年曆」的這樣複雜功能的純機械錶,那更是製錶實力的展現,
否則總覺得 GS 的層次還是很難再向上一個階段。:S...(恕刪)
chipuliu 寫到:
因為機械錶是以發條為動力,在釋放動力推動指針的過程中,利用機械式的擒縱結構"煞、放、煞、放"來控制輸出,達到機械錶的準度,當然不可能太高,日差5、6秒內就非常準了。而且整個機構從動力來源到指針推動都不必用到電力,只會磨損,所以必需定期洗油保養、更換零件。
而spring drive也跟機械錶一樣用發條盒提供動力,在機械錶最易磨損且影響準度的擒縱結構上,改成電子式的煞車控制器,利用自身發條盒的出力發出微弱電力,以石英震盪器律整頻率以,用電磁煞車來控制轉速,所以指針上看起來,是平滑走動,甚至比機械錶的"煞、停、煞、停"(每秒約六次)還更平順,而且準確。以這樣的理論來說,相較於機械錶的擒縱結構,更不易磨損,所以壽命應該也很不錯。
JL wrote:
小弟一直認為 SEIKO 的錶都對得起他的售價...(恕刪)
MISSGS 寫到:
針對GS機械表維修保養的時程呢!!
扣除星期六日以及台灣日本來回坐飛機的時間,
的確是需要近兩個月的,
為什麼需要這麼久哩??啊呀呀~~可不是沒效率喔!!
待各位將手錶送到表店或是SEIKO的台灣客戶服務站後,我們需要大概2-3天做初步的檢測,
再來就是製作報關文件,包裝以及與日本聯絡我們將送維修表至日本維修中心,
然後出關,坐飛機過去,日本通關,報關,送到日本維修中心,這樣一個禮拜就過去啦~
到了原廠之後呢,繁複的作業程序就來了,
維修件的入廠登記手續,測試,錶殼錶帶等外觀零件的清洗,同時並確認外觀零件的鬆緊咬合等,
再來就是機芯的全面檢修,機芯的拆解,洗淨,維修,組裝,調校,上油,
防水圈更換,精密防水檢測等,這就要花上10幾天的時間了,
重頭戲來了,在每一只GS機械錶出廠前最重要的三溫度,六方位檢測,這也需要17天了,
最後製作維修報告書與維修記錄,
報關手續........坐飛機.........然後到台灣...
到了台灣,我們客戶服務中心還會把日文版的維修報告書翻譯成中文,
讓各位不管是送件維修還是保養的愛用者都清楚了解GS原廠做了哪幾個項目,
最後,再把各位的GS及維修報告書送至經銷商,然後,GS又回到您的手上了...
SO,維修報告書是有的,更換下的零件並不會歸還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