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一張我的上手照:


Seiko 從游絲到錶殼 100% 完全自製,
製錶實力毋庸置疑,
能自製游絲的錶廠真是很少很少。

較為可惜的是,
傳統製錶工藝的三大里程碑:三問、萬年曆、陀飛輪,
GS 不做也就算了,
因為 GS 主打的是「精準耐用的日常用錶」。

不過我希望 GS 可以有「計時」、「年曆」的這樣複雜功能的純機械錶,
那更是製錶實力的展現,
否則總覺得 GS 的層次還是很難再向上一個階段。
私には、信じられるものがある。

這支錶真的不錯,看到很多人入手GS都買這支,可惜沒夜光,畢竟帶錶總會碰到黑漆漆又想看時間的時候
這隻表我在seiko 的日本專賣店還有看到
定價好像是55萬日幣
與版主說的 NT$165000 應該相差不遠
我試戴的結果還不錯 不過我已經有 seiko 兩隻鈦金屬的 Bright 了
要我再買 Grand Seiko 說實在有點買不下去
下一隻應該是要買皇冠
"雖然有人覺得Seiko不值錢
可是大家更應該看到的瑞士表用的策略是每年哄抬價格 利用這樣的方式來炒作
所以看起來瑞士表增值 其實那個是不知道多少消費者被海削的結果..."

在我看來,手錶沒有所謂值不值錢,只有是否好用和適合自己。我們買錶別被「保值」這個迷思弄糊塗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錶是用來「戴」的,不是用來「賣」的。任何手錶(包括勞力士),你一買回來已立刻「貶值」。如果是好錶,你又捨得把它賣出去嗎?真正「保值」的是黃金、房地產。

就以勞力士為例吧,價格固然永遠上升,一年十漲。但你如果只是戴着它,又有什麼保值可言?心理上覺得比別人買得便宜吧了。但別忘記,勞記抹一抹油,或者換條鋼帶,費用已夠買一枚入門機械錶。我看不到這與「保值」有什麼關係。

所以,我十分同意水昆兄的見解,瑞士錶是以哄抬價格的方式來炒作。其實這哪裡是增值?不過,我也同意XTR所說「精品光用 logo 就能賣錢 也是他們的本事啊!」我們要戴錶,人家也要賺錢。問題是那手錶本身是什麼貨色。「錶廠要賣的是真才實料的製錶技術?還是賣的只是那塊 logo?」我舉腳贊成XTR的見解!

cerami wrote:
不過我希望 GS 可以有「計時」、「年曆」的這樣複雜功能的純機械錶,那更是製錶實力的展現,
否則總覺得 GS 的層次還是很難再向上一個階段。:S...(恕刪)

個人感覺目前SEIKO是把研發 Spring Drive 機芯當作是製錶實力展現的重心~

Seiko Spring Drive - The Quiet Revolution

Spring Drive 的機芯的精準度的確能打死所有純機械式機芯
SD結合了機械錶與石英錶的優點於一身
但是令很多人質疑與猶豫的也正是 Spring Drive 的「機械血統」不夠純正

因為 Spring Drive 取消了傳統機械錶最關鍵的心臟:"油絲" 與 "擺輪"
而已 "水晶振動子" 來取代(石英)
所以這不再是純機械機芯,而是一種機電整合的機芯

SEIKO有自知之明
因而稱呼它為「第三類機芯」
目前全世界也只有SEIKO有這個實力與膽量來玩 Spring Drive

個人覺得SEIKO這是一步「險棋」!

會走成活棋?亦或是死棋?
就交由市場機制來印證吧~


以下轉貼一篇腕巴中 chipulu 兄的大作~(如有不妥請通知,小弟會儘速取下~)
[問題]石英錶與Spring drive機芯的準確度
chipuliu 寫到:

因為機械錶是以發條為動力,在釋放動力推動指針的過程中,利用機械式的擒縱結構"煞、放、煞、放"來控制輸出,達到機械錶的準度,當然不可能太高,日差5、6秒內就非常準了。而且整個機構從動力來源到指針推動都不必用到電力,只會磨損,所以必需定期洗油保養、更換零件。

而spring drive也跟機械錶一樣用發條盒提供動力,在機械錶最易磨損且影響準度的擒縱結構上,改成電子式的煞車控制器,利用自身發條盒的出力發出微弱電力,以石英震盪器律整頻率以,用電磁煞車來控制轉速,所以指針上看起來,是平滑走動,甚至比機械錶的"煞、停、煞、停"(每秒約六次)還更平順,而且準確。以這樣的理論來說,相較於機械錶的擒縱結構,更不易磨損,所以壽命應該也很不錯。
FCR wrote:
下一隻應該是要買皇冠...(恕刪)
"選擇所愛,愛所選擇"
這樣玩錶就很快樂了!

HK Watchboy wrote:
在我看來,手錶沒有所謂值不值錢,只有是否好用和適合自己...(恕刪)
贊同!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玩錶自己高興就好!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太辛苦了 ~
zhao514 wrote:
大大~~去頭去尾太多...(恕刪)


的確去很大內.......
真的要內行的才知道價值~

好錶一支!!!!
Alvin20 wrote:
的確去很大內.....

應該只有夠低調的錶才能用這個方法...

如果像皇冠牌就一定行不通了
因為掛著皇冠的logo實在太閃
想低調也低調不了
想以多報少也完全不可能
除非甘願從 正品 變 "A貨"~
XTR wrote:
近日中了錶毒...(恕刪)


小弟一直認為 SEIKO 的錶都對得起他的售價。
從便宜的5號,石英的 premier ,到GS
不向很多瑞士表,膨風很大。
JL wrote:
小弟一直認為 SEIKO 的錶都對得起他的售價...(恕刪)

之前就拜讀過JL兄的那篇大作「機械表的一些概念
真的是受益良多~

因為聽了很多前輩的經驗與血淋淋的例子
感覺在台灣玩錶真的蠻悲哀的
很多錶不是被主人玩壞的
而是被台灣的代理商修壞的~

台灣RSC的服務與專業小弟親身領教過
他們的專業態度讓人放心
所以很多本地的錶友們會大力推勞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玩勞沒有 "後顧之憂" 啊!

自己會選擇入手GS也是看在它物有所值的價格
還有日後維修保養一律送回日本原廠的承諾
這也大大降低了被本地師傅二次傷害的風險~

以下節錄至腕巴中GS姊姊的文章 請教有關GS送日本維修保養問題
MISSGS 寫到:

針對GS機械表維修保養的時程呢!!
扣除星期六日以及台灣日本來回坐飛機的時間,
的確是需要近兩個月的,
為什麼需要這麼久哩??啊呀呀~~可不是沒效率喔!!
待各位將手錶送到表店或是SEIKO的台灣客戶服務站後,我們需要大概2-3天做初步的檢測,
再來就是製作報關文件,包裝以及與日本聯絡我們將送維修表至日本維修中心,
然後出關,坐飛機過去,日本通關,報關,送到日本維修中心,這樣一個禮拜就過去啦~

到了原廠之後呢,繁複的作業程序就來了,
維修件的入廠登記手續,測試,錶殼錶帶等外觀零件的清洗,同時並確認外觀零件的鬆緊咬合等,
再來就是機芯的全面檢修,機芯的拆解,洗淨,維修,組裝,調校,上油,
防水圈更換,精密防水檢測等,這就要花上10幾天的時間了,
重頭戲來了,在每一只GS機械錶出廠前最重要的三溫度,六方位檢測,這也需要17天了,
最後製作維修報告書與維修記錄,
報關手續........坐飛機.........然後到台灣...

到了台灣,我們客戶服務中心還會把日文版的維修報告書翻譯成中文,
讓各位不管是送件維修還是保養的愛用者都清楚了解GS原廠做了哪幾個項目,
最後,再把各位的GS及維修報告書送至經銷商,然後,GS又回到您的手上了...

SO,維修報告書是有的,更換下的零件並不會歸還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