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SSD ( 秒速開機, 讚!),把光碟機改換為硬碟匣用來存資料,也換為WIN7
每天跟著我從早到晚奮鬥, 或者東奔西跑, 很盡責也很守份~
但無法再擴充的2GB RAM, 老是被Skype, Outlook, Chrome ...塞爆
常常清、填油進去的CPU風扇, 也已經清到沒什麼效果了, 在長時間100%的狀況下每天哀嚎著
是該找機會讓它好好休息了...
好不容易獲得財務總管首肯, 總於可以換機了!
主要條件:
1. 要比S73G 輕 ( 這應該很多機型都做得到, 它大約2.2KG以上 )
2. 要可以把舊資料無痛且快速轉移 ( 所以, 不是有大硬碟, 就是要雙硬碟)
3. 螢幕要夠大 ( 年紀有了, 13" 以下會看得很辛苦, 霧面優先)
4. 效能與擴充性要足夠
5. 當然, 預算不要太離譜 ( 本身沒有品牌情節, S73G 當初買3.6萬, 是一個基準)
先前在PCHOME上看的機型, 包括:
1. ASUS M700-PU401LA ( 3.4萬, 1.8KG)
2. GIGABYTE P34G ( 3.5萬, 1.8KG )
3. MSI GE40-227 ( 2.9萬, 2.xKG)
但, 高雄地區, 沒有一家有實機可以摸摸看
連鎖那幾家店推薦的 TOSHIBA R30, 大總管覺得不喜歡
最後, 走到了CJSCOPE專櫃
( 真的是"專櫃", 只有兩只玻璃櫃...下面是其中一只~)

外型可被接受, 實機拿起來試試重量也可接受,
考慮了幾天, 就訂下了ZQ-340
訂單大致如下:

用一個 Plextor mSATA SSD 當系統碟
準備把2.5"位置再裝回舊的資料碟, 應該就大致可以開工了
總價格還比當時入手的S73G 低, 且, 除了大包包與無線鼠,再多送了一個配件包
( 置手區貼膜我不要, 髮絲紋應該貼不住! )
目前等它到貨中, 希望它可以再陪伴我繼續衝幾年...
我會好好對待你的...

=========================================================
過了一個禮拜整,確認可以取貨了
( *據業務表示,由公司組裝再送至高雄,他們還要再確認一次,
故,如果在乎第一手開箱的,或許要提醒他們不要如此做 )
殺過去林森路門市,花了一點點時間檢查一下大概,就帶回公司去了
( *個人對於驗機,並不是會拿專業工具或放大鏡檢視的,機器是要用的,一定會舊會有歷史痕跡
不過,或許仔細一點可以避免後續遇到的問題~~
但! 對喜傑獅的服務態度與處理明快是讚賞的!!

以下都是用手機拍的照片,傷眼或細節不夠明顯請見諒

箱子是長形的紫色盒子,很難在賣電腦的產業看到這樣的配置
大部分都是接近方方正正的外盒

有點緊的蓋子打開後是白的箱體,左邊是線材區,右邊是機器本體

掀開上層 ( 裡面放DM與發票、保證書等 )
底下如其他網友說的,是用不織布購物袋裝的筆電 (也是紫花紋)

拿出來囉~
上蓋一片空白,是金屬材質帶髮絲紋
( 因為有要求不要貼Logo...不過,工廠出貨沒交代好,還是有貼,在門市才另處理的 )

翻開來的正面, 也是什麼都沒貼
材質是塑膠的吧..也是髮絲紋, 但紋路比較深...觸控板部分也是~
( 會不會手指滑來滑去, 被髮絲紋磨傷啊~~

電源鍵在左上角,長按開機後,是藍色冷光,
電源鍵右邊有一長條網狀區塊,不是喇叭在的位置,是個裝飾的飾條而已,擋住鎖鍵盤的螺絲點
喇叭位置是在機體的下方,有兩處,聲音就NB基本使用來說,算是足夠了~

右面的配置,有電源接頭,RJ45,HDMI,兩個USB3與SD讀卡機,
鍵盤處組裝看來不算平整~
( 後來發現,是與鍵盤右上角問題一起的, 後面說明)

左邊的配置,是麥克風與耳機接口,另外一個滿長的出風口
所以不用擔心右手長期使用滑鼠會被熱風燙到或干擾

後方電池區,發現隱藏版功能,有插入標準SIM卡的插槽,但網卡應該沒裝(這點不確定)
整體來說,個人認為把大部分USB跟插槽做在右邊,就使用情境是相對有點不便的。試想,在公司使用,右邊插了網路線、有線滑鼠、再加個隨身碟或是條手機傳輸線,手跟滑鼠的動作或多或少會受干擾吧~
背後的樣子,跟其他ultrabook 不太一樣, 不是空無一物的美背
但對想拆換裝備的人來說(我承認,我是 ),這比較方便~

比較一下,舊的S73G變壓器 (非原裝,已經換過兩個了),明顯小多了
肩膀可以舒緩一點點了~

開機畫面參考,IPS面板確實不錯,尤其由燈管昏暗的舊機到現在的新機
亮度與解析的感覺真的差很多,還要特別調暗一點才行
mSATA 開機,動作當然也非常快~


交機時原已完成Win8基礎設定,自行打掉回復原廠設定值重設
( 真的非常不習慣WIN8的使用,但還是強迫自己先去接受~ )

再來比較一下舊機跟新機,背對背的厚度,這就很有感覺,差不多只有一半

拆開舊機的資料碟,準備換機使用
不過,自己豬頭,明明門市陳小姐有提醒,硬碟是薄的7mm的,但誤以為原本的可用...結果當然是不能裝,立馬PCHOME買一個來替換,檔案重新Copy 吧...

( *提醒注意,在官網直接下定第二個硬碟,保固是跟著本機一起的 )

其他送的東西還有:
Targus 15.6 吋 Element 黑石電腦後背包
微軟無線行動4000滑鼠
配件組合收納包
官網都有更好的圖,就不貼了~
================================================
本來,應該是要開始爽爽用了吧...

But...問題就在這時發現了.....
老婆從旁邊看過來,指著說...怎麼有哈密瓜的花紋在鍵盤上!
定睛看看,還真的喔...在鍵盤右上角有一條灰白紋路,有點凸凸的
平常使用是正常視角,正好是燈光稍反光的位置,所以看不出來...

週三中午交機,晚上發現,週四中午拿過去門市,
進到門市不花幾分鐘時間,張小姐與工程師看了一下,
馬上說跟公司申請新的鍵盤來換...
週五中午馬上來電,到貨可換了,下午就殺過去解決掉~
下圖中可以看到一個方型的鍵盤螺絲點在,以及處理完後的鍵盤
因為鍵盤主卡榫是在下方,鎖螺絲在上頭固定,兩旁還有一些小卡榫卡著
所以研判,應該是組裝過程,往下壓扣住右邊卡榫時,
右邊小小片突出的長條卡住右邊框才造成那條凹痕
也因此,鍵盤在驗機當時看來有不平整的波浪突起
另外,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有NB,把螢幕轉軸處理這麼直白,
一般NB多少都會再蓋個外蓋做導溝,讓電池滑入
但此款設計,直接就把轉軸當作導溝來用,毫不隱藏
不過,其實電池都是裝著的,也是掩蓋起來,這樣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這張就是新鍵盤裝好,但上方網狀飾條還沒裝的樣子

雖然算多跑了兩趟,但一方面要怪自己一開始驗機就沒注意
據以前經驗,出了門通常門市一致說法,都會說是人損,要付費維修的
另一方面也要感謝門市張小姐與工程師的明快處理,態度很好,
且還多送了小贈品,表達讓客戶多跑幾趟的心意


=========================================================
綜合心得:
1. 性價比,這應該要看每個人的標準在哪,以我個人來說,主要希望兼顧效能/重量/擴充性的平衡,所以雖然他花掉了3萬多,但每天少背幾百公克且效能目前看來不差,應該算是值得
2. Full HD IPS 1920*1080的面板,很漂亮,只是,就算已是14",還是會覺得字有點小( 老花眼...

3. 本身不玩遊戲,所以沒有去測試遊戲表現,且這幾天都花時間在拷檔案,之後要再拿些模擬器、較耗能軟體來衝看看,看會不會變熱變燙,也才會知道最大聲的風扇有多大聲
( 不過,在公司與在家都備有散熱墊,有時就比NB風扇聲音還大就是)
4. 整體厚度滿適中的,雖不是整機金屬材質,但我認為處理起來不輸金屬材質的他牌
5. 由更換鍵盤這事,感覺服務滿不錯的,現在在掙扎,到底要不要再加買保固
( 一個月內都可在加買額外的保固服務。前一代的BenQ機,在2年保固內換過掉漆鍵盤、讀不到光碟機、歪軸承CPU風扇,也不算少 )
6. 參考其他人經驗,WIN8.1內,某些軟體如Chrome、Skype會糊糊的,要記得去針對軟體勾選 "在高DPI設定時,停用顯示調整值" 可以改善!
第一次花這麼長的時間寫開箱,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用,
也希望後續一起接續討論吧,
謝謝觀賞~

==========================================
首次嘗試改灌為WIN7, 失敗~

方式:
使用外接USB安裝碟 ( 用原版ISO檔產生的), 及USB光碟機載原版光碟
並在BIOS內, 把 UEFI 設定為Disable,
利用安裝過程的磁碟工具, 把所有舊磁區刪光光~
( 原WIN8.1 為GPT磁區, 且有一個藏不起來的還原用image 區)
安裝過程Ok, 但重開機後會停在" 正在啟動Windows "的畫面
改進安全模式, 會看到中止在 DISK.DLL 這邊~
所以, 只好再重灌回WIN8.1, 採用額外加入傳統注音的方式來使用
( 想改回WIN7, 慣於使用的輸入法是個很大的關鍵...)
等收集好資料再來挑戰!
================================================
還是很不習慣WIN8, 再次挑戰WIN7 成功!

1. 重新下載原版WIN7 ISO 檔
2. 換一支新的USB 碟
3. 下載免費的 WintoFlash, 去製作USB 開機碟
( 上次失敗的USB碟, 是用 Windows 7 USB/DVD Download Tool 做的)
4. 參考CJSCOPE附的 "Windows 8.1 UEFI 韌體設定.PDF" , 把 UEFI disable 掉
5. 用USB碟開機, 並在安裝過程的磁碟工具裡, 把WIN8 磁區全清乾淨, 再進行切割與安裝
6. 順利完成, 收工~
總算回到較習慣的環境了,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