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先教大家認識「塵蟎」
塵蟎是一種8隻腳的微小蛛形綱節肢動物,雌雄個體均為乳白色,肉眼幾乎看不到,最喜歡生長在溫軟潮濕的環境,以人類或動物脫落的皮屑和毛髮維生。台灣位於雅熱帶,溫度和濕度都有利塵蟎的生長,也是台灣兒童重要的過敏原之一。[參考維基百科]
▉保護家人,從 Dyson 開始
Dyson(戴森)品牌應該不少讀者都聽過,而且在吸塵產品相當有名氣,更是 mybest 十大手持式吸塵器人氣排行第一名。Dyson 致力於創新且不斷改良,努力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想要找一款操作簡單、功能實用、效能強勁、兼具設計感, Dyson 就是相當值得考慮的品牌,那倘若是要專門對付塵蟎等5大過敏原的吸塵器,更適合的選擇肯定是Dyson V7 Mattress。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來認明 Dyson V7 Mattress 正身。

Dyson V7 Mattress 具備了以下特點:
- v7 數位馬達和 Tier Radial 雙層放射式氣旋能產生強近的吸力,吸附更多的微塵和過敏原。
- 全機過濾系統能幾乎能濾除過敏原,排出乾淨的空氣,避免二次汙染。
- 全新升級電動渦輪吸頭和多款吸頭配件,讓你應付多種場合。
- 長達30分鐘的使用時間,吸力強勁,持久不減弱,並且降低使用噪音。
- 集塵桶的清潔方式,只需向上拉動拉柄,不沾你手。

[圖片來源: Dyson 官方網站]
▉Dyson V7 Mattress 開箱 open
Dyson V7 Mattress 具有強勁吸力,能深入床墊,同時吸除5大過敏原(包含:塵螨排泄物、花粉、细菌、霉菌、毛髮),全新升級電動渦輪吸頭,相較v6提升更多除塵率。
話不多說,來開箱吧!
主機和配件簡潔的放在箱子裡,沒有過多的包裝,非常中規中矩地以紙材區隔,多數的包材也能回收。
主機機體設計槍型的外觀,看起來真像是打擊塵蟎和過敏原的最佳武器;Dyson V7 Mattress 重量1.7kg大約是5杯星巴克大杯咖啡的重量,槍型握把對男生來說,這樣的重量應該是遊刃有餘,女生的話,腸腸建議多以另一手輔助使用。

由右而左,底部是電池及充電部件,往上紅色按鈕是驅動吸塵器的開關(充電狀態無法啟動),綠色的部件會排出「新鮮空氣」,吸入的髒污不會外漏造成二次汙染。機體中間為集塵盒及最重要的馬達,而做左方則是連結各種吸嘴接頭。
▉不同的清潔區域,使用不同的配件
Dyson 各型號的吸塵器都配有許多吸頭,好讓使用者針對不同的區域有更好的清潔效果,當然 Dyson V7 Mattress 也不例外,配備有六種吸頭:
- 迷你電動渦輪吸頭
- 彈性伸縮軟管
- 床墊吸頭
- 迷你軟質刷毛吸頭
- 二合一組合式吸頭
- 隙縫清潔吸頭
腸腸覺得最厲害的是「迷你電動渦輪吸頭」針對厚實的床墊,堅硬的尼絨毛刷會擾動床墊纖維,以達深層除蹣,吸除粉塵和過敏原的功效;另外彈性伸縮軟管會像彈簧一樣,自動回復原本的樣子。
接著來看看主機與配件合體的樣子
經典大合照

▉實際操作使用才知道 Dyson V7 Mattress 這麼厲害
腸腸在107年6月底搬入新家,家裡的家具有舊有新。在這之前一直在找方法清潔家裡即將使用5年的舊床墊、1年多的棉被、枕頭和新購的沙發。平日都是用除塵滾輪除去表面的灰塵,用力一拍,還是漫天的灰塵。拜讀過一些塵蟎和其他過敏原影響人體健康的報導後,才知道,以前的清潔方式完全不足(~跌坐)。
這次實際使用的過程分多次進行,依序為:床單、床墊、枕頭、棉被、新沙發。腸腸在不同的清潔區域嘗試過不同的吸頭,以下簡單跟大家報告。
- 床單、床墊、沙發:床單壓穩在床墊上,而床墊、沙發稍有重量,在吸塵的過程中不易因為吸力移動,非常適合床墊吸頭,也可以使用迷你電動渦輪吸頭,更輕易掃除吸附在纖維上的過敏原;另外,隙縫清潔吸頭也能深入床墊和沙發旁的隙縫清潔。
- 枕頭、棉被:最適合使用迷你電動渦輪吸頭,如果有另一人可以幫忙固定枕頭棉被,也能使用床墊吸頭,可以明顯感受到Dyson V7 Mattress 的強勁而穩定吸力。
床墊清潔過程影片(請注意音量
)▉清潔成果
這次的清潔大約1個小時內完成,換算是兩次電池充滿的時間。第一次因為電池用盡後再次充電,過程中發現,電池沒電時,吸塵器吸力表現就像是突然睡著一樣瞬間停止,而不是慢慢停止。驗證了吸力不減的優秀表現。
集塵盒外側外有一條提醒線「MAX」,建議集塵接近這條線的時候就可以倒除。這次的成果著實嚇死腸腸,這個量大概是家裡地板5次以上的除塵量。原來每天躺在這麼髒污的床上、蓋著棉被,雖然眼睛看不到,並不代表很乾淨。清潔後,再次躺在床上,除了覺得有清爽的感覺外,還有一股安心。
我們來看看集塵盒裡的棉絮、塵蟎和過敏原。(集塵盒是無集塵袋的設計,初步清潔可以用乾的牙刷、衛生紙檢拭去汙垢,記得處理時特別輕手)
▉後記
Dyson V7 Mattress 提供多種吸頭配件,可以對應不同的清潔區域使用。假若想要一台吸塵器走透透,提醒大家同一個吸頭交叉清潔物品,須留意吸頭的清潔度,或者是清潔物品的共通性。例如:吸完地毯,別直接吸床墊。
另外,家裡的灰塵除了外來粉塵和孳生的微小生物外,自己的毛髮和皮屑更是每天都會生成。所以清潔不是只有開箱的那天,定期清潔更是杜絕塵蟎和其他過敏原的途徑。
最後,腸腸要引用醫師說的話,床墊的厚度大多超過20公分,吸力再強的吸塵器只能清潔床墊表面和部分深度,生長在床墊深層的塵蟎無法處理。吸塵清潔工作不能久久只做一次,必須常常執行,也必須保持環境的清潔,適時降低濕度。[參考康健雜誌]
別再猶豫啦,看完文章趕緊起身準備對抗過敏原!
本文同步刊登於臉書(傳送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