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行買的家用吸塵器 Makita DCL281 牧田吸塵器

寫的好詳細!

我用過10.8V的吸塵器那時候還沒有原廠的集塵桶,只能買副廠的來改,常常用到一半就脫落了!然後等到18V無刷的上市了,結果到現在還沒入手,看完這篇後我大概知道要買那些配件了!

集塵桶可以裝朝下,因為使用地板吸頭時當主機垂直往下到底時其實吸頭是會翹起來的,要吸頭平貼在地面只能將主機轉個角度使用,這時集塵桶就比較不會卡到地面了!
skiiks wrote:
吸塵器本體+電池+旋風配件+短管+寬口集塵頭 組合起來2.2公斤產品型錄上的1.5公斤 是不含管道與吸頭 有點詐騙
其實我看過dyson跟小米的也是這樣標示,只有本體加電池的重量,因為前方的延長管相關配件可以自由搭配,所以就不會被列入,但是相比之下牧田已經比較輕了,小米的至少3kg以上!
tom812 wrote:
寫的好詳細!

我用過10.8V的吸塵器那時候還沒有原廠的集塵桶,只能買副廠的來改,常常用到一半就脫落了!然後等到18V無刷的上市了,結果到現在還沒入手,看完這篇後我大概知道要買那些配件了!

集塵桶可以裝朝下,因為使用地板吸頭時當主機垂直往下到底時其實吸頭是會翹起來的,要吸頭平貼在地面只能將主機轉個角度使用,這時集塵桶就比較不會卡到地面了!
當初花了很多時間去理解產品要怎樣買
會寫這麼詳細 就是希望買的人按圖索驥後知道那型錄要怎看
以後買牧田產品就知道怎樣看型錄
再從中選擇
主體 要不要電池組 怎找配件

-------

其實吸地時
握住的本體轉個45度吸塵頭還是能平貼地板 這時集塵桶位置就接近側面

不過個人比較龜毛 吸塵頭就是想要本體放低正面進出
不用考慮還要轉向去配合桌底高度
這時集塵桶在側面能避掉不少問題

集塵桶在上擋住LED燈 在下吸桌底容易敲到矮桌桌底或地板
在側面就比較沒這些問題了

只是在側面就會有沒居中對齊的視覺觀感
要左要右對廠商來說是個問題
所以最好是四向卡扣啦.........

tom812 wrote:
其實我看過dyson跟小米的也是這樣標示
原來如此 吸頭種類不同
所以不計這些可更換配件重量
                              彈幕濃!
skiiks wrote:
當初花了很多時間去理...(恕刪)
可是本體放低,前方的吸頭就會翹起來,這樣吸塵的效果就很變差,畢竟牧田的地板吸頭還是傳統的設計,不像現在的主流機種使用的滾筒吸頭可以垂直上下!

不過現在流行的滾筒吸頭體積太大了,很多小空間都進不去,反而是傳統的小吸頭可以伸的進去!
那天整理物品,忽然找出一台電子秤。
2.0Ah,大約388~389g。




5.0Ah,653g。




擔心2.0Ah容量不夠用的人們,可能衍生與我當初一樣的想法。
買個3.0Ah的吧~殊不知,與5.0Ah一樣重。
我這顆3.0Ah,後期買其他電動工具順便買的,使用次數相較少,還多了幾克,658g。




一般型的軟管,用沒幾次。不過吸車上地毯還不錯用。

雷阿斯
rex560810 wrote:
那天整理物品,忽然找...(恕刪)
對電動工具來說
既然3.0~6.0的電池都差不多重 當然用電力較高的6.0
但是對於外出用的發熱衣來說 則是能輕一點更好
所以買了BL1820B回來用


普通軟管可能會買一根
因為專用的那個彈簧軟管 本身彈簧力道自動回縮會拉動吸塵器本體
想吸塵器不動軟管延伸出去四處吸就好
普通軟管要是有卡扣設計就好了

不過看了那根專用的彈簧軟管 是一個卡扣套環套住彈簧軟管
不知道有沒這個配件用在彈簧軟管
不然就是出個有卡扣的普通彈簧軟管 省得還要組裝的麻煩


然後看日本型錄 吸塵器好像全都回歸你這個外型
顏色改回不透明牧田藍 透明牧田藍消失 只剩下集塵桶有
明明透明牧田藍很好看 也容易看出灰塵量

不過我用的這代 本體集塵桶靠旋緊 其實很容易脫落
安裝吸頭的旋轉方向 很容易轉開本體集塵桶
所以拆裝吸頭時要往本體集塵桶旋緊的方向轉

回歸這外型後 本體集塵桶好像也全都改回卡扣 就沒這轉下來的問題了

補:回去看了一下日本型錄 看不到卡扣結構 本體集塵桶好像也沒用卡扣
                              彈幕濃!
去年九月初到貨
用到現在已經用快五個月
使用頻率約一週用五天每次七八分鐘(每天都有機會吸鸚鵡濺出來的飼料)

過年期間 約一週的集塵量 該倒掉了



本體集塵桶的高效率濾網袋 換過一次 這是兩個月的使用狀況



拆掉濾網袋裡面是HEPA濾網 這沒換 用了四個月的使用狀況



HEPA濾網裡面的樣子



馬達進氣口 內圈安裝高效率濾網袋與HEPA濾網 牧田藍的塑膠部分還是乾淨
外圈就是集塵部分 有點細小灰塵累積



本體外殼後方的出氣孔 看起來像是靜電附著的灰塵
不像排出的微塵累積出來的塵積(濾網袋那樣的塵積)




可以靠牆直放
不過這是靠鎖直吸塵頭底部軟塑膠片卡住地板才能暫時直立 壓久可能會變形斷裂
光滑地板或牆面依靠不住 還是乖乖蹲下平放吸塵器吧



12公分置物櫃底

直進直出 旋風集塵桶上下都不行

需要側轉90度 才能深入




本體集塵桶脫離問題
本體集塵桶是這樣旋緊的
連接的直管有卡扣 直插沒轉開問題
但旋緊式的吸頭 旋緊方向同本體集塵桶轉開方向 很容易轉下本體集塵桶

                              彈幕濃!
小米 LITE用的順手(缺點10分內就沒電)。DCL281 DCL282 建議那台。謝謝。
Howard6869 wrote:
小米 LITE用的順手(缺點10分內就沒電)。DCL281 DCL282 建議那台。謝謝。
BL標誌

表示用的是無炭刷馬達 會比炭刷馬達的馬力再強一點

兩者都有BL標誌
兩者是相同的吸力
差別在於集塵方式 顏色


請參考發文內容中
【決定機種】這個說明

看需要那種集塵方式
個人是用膠囊式DCL281耗材少 集塵濾網跟HEPA 過濾器都可以水洗再使用
集塵袋沒用過不了解使用與丟棄的狀況
                              彈幕濃!

要立在地面上的话可以用支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