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能隨手使用特點的無線吸塵器,是許多人家中用於清潔的主力家電之一,即便產品的技術臻於成熟,無線吸塵器不再容易有不夠乾淨的問題,台灣民眾仍有著先吸塵後拖地才算完整清潔的習慣,這也讓國內市面的掃地機器人逐漸蛻變為搭載拖地功能的掃拖機型,但以無線吸塵器來說,具備包含拖地功能在內的機型卻相對少見,令入手無線吸塵器的消費者都有種少了點什麼的感受,而作為創家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品牌之一的睿米科技,最近所推出的睿米 X300 無線吸拖吸塵器,就以包含完整拖地功能與專用配件為主打,希冀帶給消費者一機完成吸拖清潔的全新選擇。
|
- 主機
- 顯示面板與切換鍵
- 集塵桶
睿米 X300 本身採用極富科技感的深色設計,霧銀黑的殼面搭配低調的流線外觀,握把則為上提式的設計,讓使用者提握時可以更加省力。握把上端有搭載一塊小螢幕,用來顯示主機的剩餘電量%與模式狀態,螢幕下方的按鍵分別為切換模式與電源開關,X300 只要按下電源開關就會持續運轉,不必一直按著,而為了幫助打掃者能確認清除髒污的狀態,集塵桶使用常見的透明桶殼,上頭還印有品牌的Logo當作產品的裝飾。
- 弱速模式
- 中速模式
- 強速模式
睿米 X300 吸塵模式時共內建弱、中、強三種強度模式(拖地模式沒有強度切換)。
- 可拆卸電池
- 充電狀態
要能提供吸塵器更長的續航表現,如今無線吸塵器都紛紛採用可拆卸電池的構造,睿米 X300 這次更是搭載4,000mAh 的大容量電池,滿電狀態最長可以有約90分鐘的續航力,電池也因為採用可拆卸設計的關係,電池本身不但能單獨充電,也能安裝在主機上充電,不過電池上沒有指示燈可以提醒充電狀態,但若是裝在主機上充電,狀態螢幕則會同步顯示目前的充電狀況。
- 集塵桶開蓋鍵
- 集塵桶拆卸圖示
- 集塵桶分離鍵
睿米 X300 配有容量為0.65L的集塵桶,為了方便用戶傾倒垃圾還有清潔保養集塵桶,桶上一如既往配有集塵桶開蓋鍵與分離鍵,品牌還針對初次使用 X300的 用戶,於桶蓋上印有如何傾倒和分離集塵桶的流程圖示,幫助使用者快速熟悉產品的操作。
- 集塵桶
- 取下濾網
- 氣旋近照
- 過濾結構
按下集塵桶分離鍵後,再將集塵桶本體往後拉,就能輕易將集塵桶自主機上拆卸下來,而為了確保吸入的髒污不發生外洩的二次污染問題,睿米 X300 採用了多達8層的過濾系統,包含集塵桶外殼、濾網,還有內部的過濾結構組件也都能夠直接下水清洗。以金屬濾網與多錐氣旋等內部過濾結構確保大顆粒的髒污能集中至集塵桶內,至於小顆粒的髒污則交由後置的MIF濾網及HEPA過濾器負責。
- 單機重量
- 含電池單機重量
- 含長桿重量
- 拖地頭重量
- V型多功能滾刷重量
接著我們來看看睿主機的重量,X300 單機含電池重量為1.985公斤,加上長桿則會來到2.275公斤,算是同級產品中比較重的機型,搭配拖地頭還有V型多功能滾刷總重都會來到3公斤以上,還好握把部分採用上提式的設計,令使用者提握時會比較容易施力,盡可能減少手腕提握的負擔,所以在實際測量前,我也沒想到實際總重會來到3公斤。
|
- 吸塵長桿
- 拉拔示意
吸塵長桿是讓使用者不需過度彎腰就能完成地面與高處清潔的核心配件之一,基本的設計與其他無線吸塵器的長桿,不管是長度還是重量也沒有特別突出的部分,但在拆卸方式上,採用無按鍵外露的拉拔式設計,初次使用的用戶可能得多耗費時間去習慣。另外,X300 長桿雖然採用光亮的銀色表面處理,卻出乎意料不容易沾染指紋,在燈光的照射下也頗具質感。
- V型多功能吸頭正面
- V型多功能吸頭背面
- V型絨毛滾刷
硬地板專用的V型多功能吸頭,應該會是大多的的用戶最常使用的吸頭,因此品牌也在該吸頭上投注不少設計心力,V型多功能吸頭顧名思義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選用V型絨毛滾刷結構,獨特的V型設計,可防止再吸塵過程中發生頭髮纏繞與髒污阻塞的情形,而針對角落這類容易忽略的髒污漏洞,V型多功能吸頭前端還設有LED照明系統,讓暗處的髒污也無所遁形。
- 滾刷取下鍵
- 取下鍵開啟
當然,為了方便進行滾刷的清潔,吸頭背面側邊也設置了拆卸滾刷用的取下鍵,只要將取下鍵往後拉,拉開卡榫,就能輕鬆將滾刷進行清潔。
- 吸頭配件
- 備用濾網與清潔工具
- 內藏刀片
要能應對不同的環境清潔工作,只依靠地板專用的V型多功能吸頭當然不夠,所以 X300 還配有用於床墊、沙發的防蟎床墊吸頭、清潔隱密角落縫隙的長扁吸頭,以及清潔傢俱平面常用的寬扁吸頭。除此之外,隨機還附帶主機、吸頭的清潔輔助工具跟備用濾網,整體的配件算是相當豐富且齊全。
|
- 拖地頭
- 拖地頭注水孔
- 開啟注水孔
- 注水杯
看完吸塵的配件,我們接著 X300 無線吸拖吸塵拖地部分的配件,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拖地頭,表面有著水滴圖示橡膠蓋的地方即為拖地頭注水孔,為了避免注水時,注入過量的水導致溢出,隨機也附帶一個小量杯用來注水,而根據小編實測,大約在倒入4份量杯的水後,拖地頭的水箱會達到滿載。
- 拖地頭背面
- 水量調節鍵
- 拖布近照
- 備用拖布
只要於 X300 上安裝拖地頭,主機就會逕自進入拖地的清潔模式,使用方法十分簡單,拖地頭也提供濕拖兩段的出水量控制,以及不額外出水的乾拖模式,並在雙拖布的加持下,即便是地面的頑固髒污都能夠很好地清除。唯一的可惜點在於 X300 的拖地頭只具備單純的拖地功能,不像某些品牌的拖地頭除了濕拖之外還同時擁有乾吸的機能。
品牌也相當貼心地提供多一組的拖布作為替代備用,拖布本身由於採用了卡扣設計,所以在拆卸安裝上都很好上手。
- 拖地頭自動清潔站
- 清潔站水線
- 清潔座站近照
這次 X300 的一大亮點就是用來清潔拖把頭的拖地頭自動清潔站,使用者僅需先將水加入自動清潔站的水箱,再把 X300 與拖地頭放上後就,清潔站會自動清洗拖布,同時還會反轉刮乾拖布,清潔擰乾一次完成,使用者還能在清潔站的水箱內添加些許的中性清潔劑,藉此增進整體對拖布的清潔效果。
|
- 牆面磁吸充電盒與充電器
- 充電盒安裝說明
- 充電盒充電示意
續航是不少消費者選購吸塵器產品的重點考量之一,而充電柯說是與續航同等重要的要素,所以許多品牌也儘可能提供更多元的充電手段,讓消費者充電更容易。像 X300 就給予用戶充電器直充以及牆面磁吸充電盒兩種選項,用戶還能將充電盒搭配收納架安裝,進而擁有充電擺放一體化的收納架。

豐富配件與主機的收納是困擾不少購入吸塵器產品消費者的問題,有鑑於此,睿米科技也針對 X300 設計出專用的收納架,不僅可以擺放所有的隨附吸頭配件,吸塵器本題也能同時進行收納,不過本身採用多個螺絲與螺帽的連接結構,所以在組裝時可能會比較麻煩一些。
- 全配件擺放
- 吸頭配件擺放
- 配件擺放建議1
- 配件擺放建議2
小編也嘗試根據官方的建議進行擺放,幾乎所有的配件都能同時擺在上面,算是不錯的收納工具,可見收納架無論是在收納還是擺放都能帶來不少便利,話雖如此,但正如小編前面提到的, X300 收納架的前置組裝略微麻煩些,未來若有同類的配件,建議採用更容易組裝的結構設計。
|
- 環境音量
- 弱速音量
- 中速音量
- 強速音量
開始清潔實測前,依循慣例,我們還是先來看看 X300 在運轉音量的表現, X300 共內建弱、中、強三種強度模式,以環境音量為55.2dB的狀態下,即便是處於弱速強度下,運轉音量也有80.8dB,至於中速與強速的運轉音量則分別為87.4dB與93.9dB,如過在夜晚或是較寂靜的空間,對於運行音量可能就會有比較大聲的感受,不過考量 X300 搭載高轉速的數位無刷馬達並具備強勁的吸力,這樣的結果似乎也在預料之內。

這次的吸塵測試,小編將大量的餅乾碎屑、毛髮棉絮以及些許的保麗龍殘渣均勻灑在毛毯與硬地平面上進行,為了直觀顯示實際的吸塵效果,小編都以單次的吸塵表現去紀錄,過程中都選用中速的強度模式進行。
- 毛毯吸塵前
- 毛毯單次吸塵後
- 硬地平面吸塵前
- 硬地平面單次吸塵前
我們可以從上圖看到,受益於轉速高達115,000 rpm 的數位無刷馬達與高達 27,000 pa 的強勁吸力,無論是毛毯還是硬地平面,即便只是單一次的來回吸塵,仍舊有極為顯著的清潔表現,這也代表使用者能花費更少的時間就能完成全部的打掃流程,而雖然小編全程均選擇中速的強度模式進行,但藉著主機內建的地面阻力偵測機制,過程中,主機也會根據表面的狀況做吸力的自動調整,該功能用於毛毯吸塵時更是尤其明顯,讓使用者可以更輕鬆地完成打掃。
- 硬地平面吸塵測試
- 毛毯吸塵測試
照片無法有確切的感受沒關係,小編也針對硬地平面還有毛毯吸塵分別進行了影片紀錄,期間同樣以中速強度進行吸塵,可以看到無論在硬地還是毛毯,都能在短時間完成所有的髒污吸塵,而在毛毯阻力較大的地方時,主機也會自動調節吸力,增進整體的打掃效率。

陰暗的角落可說是民眾吸塵時最容易遺漏髒污的地方之一,因此V型多功能吸頭前端搭載了感測照明的機能,當吸頭感測該處較為陰暗時,就會自動開啟照明,確保沒有髒污被遺漏。
- 吸塵後吸頭狀態
- 吸頭邊側狀態
那經過多次吸塵後的V型多功能吸頭狀態如何呢?V型絨毛的滾刷基本上是完全沒有沾染髒污,就算是最容易纏繞毛髮的吸頭邊側,整體都相當乾淨,小編在吸塵時也不太有抓地力不佳以及髒污被彈開等問題,V型多功能吸頭用於吸地的各項表現都相當優秀且人性化。

雖說 X300配有0.65L容量的集塵桶,但或許是內部過濾組件與桶殼間隔太小的關係,遇到大量髒污吸塵時,髒污會在卡在集塵桶邊側,光打開集塵桶並不能將桶內的髒污傾倒乾淨,建議將集塵桶與主機分離,進行完整的垃圾傾倒,避免過量的垃圾囤積影響主機的運作。

若是進行單純的拖地測試,不管是照片還是有影片紀錄都難以辨別,因此小編在拖地前的地面進行咖啡的潑灑,過程以第一段出水量搭配乾擦(不出水),確認 X300 吸地頭的表現。
- 拖地前
- 拖地後
雖然只以單純的清水做拖地測試,成果卻頗為令人滿意,就算有乾掉的咖啡漬也能輕鬆去除,但小編個人認為拖地的出水量偏多,第一段出水量狀態下應該就能應付大多的拖地情境。
針對拖地測試,小編也同樣做了影片紀錄,拖地過程中同樣是以第一段出水量搭配乾擦進行,效果還不錯,然無法同步吸塵有點可惜,但若是先以V型多功能吸頭完成吸地後,再以拖地頭進行拖地,相信整體的清潔效果也會更好。

此外,若是遇到像大量液態髒污,小編會推薦搭配拖地頭的自動清潔站同步使用,拖地過程中持續幫拖布進行清潔跟擰乾,不但可以確保拖地時拖布的乾淨度,持續清潔也能讓拖地範圍更加廣闊,當然只單純用來清潔拖布也沒問題。

最後,我們來聊聊其他吸塵配件的部分,基本上,無論是防蟎床墊吸頭還有寬扁吸頭,都是能兼顧清潔度與功能性的便利配件,不過都沒有比較顯著的特色,比較吸引小編眼球的應該是具備LED燈管的長扁吸頭,雖這樣的設計不是首次出現,但對於狹窄,肉眼難以直接辨識的縫隙角落,有這樣的功能設計,在這些小地方的清潔定會輕鬆不少。
|

綜合來說,Roidmi 睿米 X300 無線吸拖吸塵器然在集塵桶拆卸、配件替換等細節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習慣上手,但扔就是同級產品中,功能相當齊全的機型,續航力最長90分鐘的4,000mAh電池、高達27000pa 強勁吸力、兼顧各種使用情境的功能性吸頭,以及省力的提握與吸力調節設計,相信能充分滿足希望吸、拖能夠一機完成的消費者需求,若是比起全權交給掃拖機器人你更偏好能具備更多打掃彈性的無線吸拖吸塵器,那 Roidmi 睿米 X300 或許是你可以考慮入手的機型之一!
-------------------------------特別感謝-------------------------------
攝影協助: 辛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