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統的金屬類加熱管有易生水垢的缺點,而此奈米鍍膜石英加熱管則不易生水垢,
且耐酸鹼。
(2) 市面上也有類似的瞬熱式加熱管,尤其在大陸,但是因其技術仍不成熟,故加熱
效果差,且因其鍍層的熱脹冷縮關鍵未能掌握,故鍍層極易破裂,用不久,產品
就 NG 了。我朋友公司的奈米石英加熱管原先乃應用在太空的技術,可在700度C
下用1萬小時,我算了一下,一天若加熱一小時,算起來可用27年。
(3) 此奈米鍍膜石英加熱管的電能轉熱能轉換率有98%以上,故幾乎不浪費電。
我計算了一下其用電電費如下 :
一度電的發熱量860kcal*熱效率98%=842.8 kcal/度
冬天電費 : NT$ 2.68/度 (以我家3人2個月用電 435 度為例 )
假設冬天的平均室溫為15度C (即此熱水壺內水溫), 則將1公升的水煮開所需的
熱能為 : 1 * (100 - 15 ) = 85 kcal,2公升則為 170 kcal。
則加熱此2公升所需的用電費用 : 170/ 842.8 * 2.68 = NT$ 0.54 / 天
若是4公升,則是NT$ 1.08 / 天
夏天電費 : NT$ 4.39/度 (以我家3人2個月用電 925 度為例 )
假設夏天的平均室溫為28度C (即此熱水壺內水溫), 則將1公升的水煮開所需的
熱能為 : 1 * (100 - 28 ) = 72 kcal,2公升則為 144 kcal。
則加熱此2公升所需的用電費用 : 144/ 842.8 * 4.39 = NT$ 0.75 / 天
若是4公升,則是 NT$ 1.5 / 天
算起來,比買外面的瓶裝水便宜的多了。
(4) 至於出水的溫度為何不是 100 度C, 因為水只在加熱管中加熱煮沸,若水流出加熱
管,則溫度會下降,所以為何我之前測到的是 96.6 度C (在出水口下方 1 ~ 2
公分處測得) , 因為加熱管末端到我們所見的熱水出口有段距離,溫度被吸走了一些。
(5) 此熱水瓶用的容器皆食用等級的材料,應無塑化劑的疑慮,不過如網友所言,這台
不能除氯,也無過濾的功能,最好用過濾過的水來使用較好。
(6) 此熱水瓶有通電未啟動加熱時,測得待機耗電功率是 1.1W ,
一個月的待機用電 : 1.1 *24 * 31 = 818.4W , 不到1度的電,以夏天電費較高
的費率算,一個月的待機電費為 NT$ 3.6 (註: 1度電=1 仟瓦小時)
geoguide wrote:
瞬熱式很大一個好處...(恕刪)
這個要看用水的環境和習慣吧!
像我們長期都無法直接 生飲自來水 ,所以就會有 冷水瓶 的需求,在國外很多人都是直接水龍頭打開就喝了!
但是現在環境漸漸在變了, ro 已十分便宜了! 所以 冷水瓶 的需求就變少了!
再來就是 熱水瓶 的問題了,是可以用 電磁爐 或 爐火 煮! 但是那量真的是不好控制! 並且若是一下家人要喝溫水,一下有人要泡泡麵、一下有人要泡咖啡... 等,就變成不斷的要去煮水,多煮的又不知要留下來做什麼?
所以這一種 瞬熱式 本來就有其市場,只是受限於 110v 電能 的原罪,所以變成使用上就很大的困擾 (出水量太小了,還不如直接煮)。 若是改用 220v 就好多了! 至少在我家這快 3 年來,那一台機子變成淘寶使用率最高的電子設備 (電鍋、排油煙機、烤箱、... 排名在後面很多)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