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淨水的直輸機是不是不該買?

我買直輸機,然後放兩桶30L的水桶! 一次裝就是60L 喝大約3-4天~一次開就是60L裝滿!
水桶也沒有每次洗....哈哈! ! 大約10天洗一次!
TDS值顯示40以下我才開始裝。
小孩2歲4歲6歲 到現在都沒問題~喝2年了!
但喝水~一定都先煮沸過! !
為什麼RO水放一陣子後TDS會上升的原理很簡單,
那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水中讓TDS上升。

TDS的原理是測量水的導電能力,稱為電導度,
可經過一個公式轉換為TDS,但實際上測的還是水的導電能力。
由於水溶入二氧化碳之後,導電能力會上升,所以TDS也會變大。

RO機沒有儲水槽比較好,
因為儲水槽用久了還是會長菌,
細菌產生的物質並不會改變TDS,
所以用TDS測不出水是否變髒。
TDS純萃只能看水質的硬度而已。
bgla.tw
別亂說,大氣中的co2大約350ppm,溶入水中後大約是0.5ppm,tds只會增加不到1
csyincp wrote:
為什麼RO水放一陣子(恕刪)


我是有用儲水桶
為啥?
一個才多少錢
擔心不會2-3年就一換
比直輸型便宜多少?
bbcgood
有儲水桶的濾芯通常也比較便宜 如果廚下空間夠大是蠻推薦的
維克船長
儲水桶不是更慘,主要TDS會升高都是沒制水時濃度高的自然流到濃度低的,那儲水統版本不是時時制水
我自己買白牌直輸機,理由是維護成本低,後段要再加幾道濾心彈性,目前RO後只接活性碳,但看網路評測發現只要後面接麥飯石,盲測結果都屌打其他機型(包括貴森森品牌機),所以之後考慮玩一下麥飯石。
其中樓主的TDS迷思我剛裝也有遇到,而且不管漏多久TDS一開始都偏高,之後才慢慢降下。但使用幾個月後,偶然在測量時發現其實都在個位數,所以推想因該是最後一道的活性碳殘粉流完了(其實喝下那些微量碳粉我是覺得還好,畢竟都有碳相關的食品了),所以可以穩定維持RO輸出端的TDS值。
其實也有不少篇文章討論RO輸出後再接其他道濾心只是污染RO水,但如果考慮在經濟及喝水口感等因素,我會選擇前端濾心選擇較便宜的的濾材,RO輸出後的濾心則選擇有認證的濾材,比較安心。
csyincp wrote:
為什麼RO水放一陣子(恕刪)
細菌也是有機物...一樣會導電
RO 直出式...可能水壓力太大, 造成RO擋不住髒東西跑出來

後置活性碳汙染水源, 也是只有剛裝的幾天會而已!!
我記得 3天以後 TDS 就降到5~4了(後來都是2)..兩人使用

假如直出式是因為後置活性碳,要漏掉很多才會降到5
我哪台儲水桶全部都收集,應該隨便TDS也要10..
問題我全部都進儲水桶, TDS才2
所以造水速度快 不太好 呵呵~~~
TDS只是用來量測判斷RO膜的過濾效果是否正常而已,而不是在RO膜工作壓未到時出來的水TDS偏高就認定它是不OK的,另外細菌不是用TDS筆驗的出來的(它不是固體值檢測範圍內),要是細菌量有這麼簡單可以測,那些驗菌設備都不用賣了......
小笨賢
細菌過不了RO膜... 是水質髒 養細菌
直輸機開機第一杯水TDS偏高跟後面56道沒有太大關係,
56道會讓TDS變高沒錯但最多高到30幾而已,這是正常的!!\

根據我觀察的結果,開機一杯水的高TDS數值跟原水TDS高低有關!!
像我家原水210開機第一杯水會到跑到190才慢慢下掉,要30秒才降到十以下,
偶而原水160,第一杯水接近也會接近150,但都不會超過原水數值!!

後來谷歌一些對岸的文章大都說跟關機後殘留在RO殼內的高濃度水有關,
也有廠家設計一個叫水驅的機制,即在RO膜殼進出水口並聯一個小型壓力桶,
關機後會繼續製造純水進壓力桶,壓力桶再慢慢將純水壓進RO膜殼取代裡面的水,
避免開機第一杯水高TDS的問題,但只是減低而已,

所以原水數值本來就很低的應該不需要這種機制,
像我這種原水TDS200多才需要,不過我自己也沒裝純研究而已!!

以下原理圖

iamway wrote:
我自己買白牌直輸機,(恕刪)


我跟你想法很像

但多裝一管麥飯石簡單
買一個管子一長條2分管幾個街頭
問題是如何找到品質穩定的麥飯石?

我的過濾芯 都是買外國貨
而且是made in not made for.....
沒差多少錢又不是天天換
tengsan wrote:
直輸機開機第一杯水TDS...(恕刪)


對於這一個 壓力桶 的設計,我覺得有點怪怪的!

1. 壓力桶的水量足夠去沖掉 ro 模中較高 tds 的水嗎?
2. 壓力桶的壓力,足夠將水經過 "廢水比" 嗎? 會不會根本排不掉!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