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裝了3道式濾水器,分別是PP(NSF-1u)>丹頓陶濾(NSF-0.2~0.5u)>活性碳(NSF椰殼)。
原本想說這樣雖然離子物濾不掉,但至少水中細菌、管路雜質等一定可擋掉(可生飲)。
結果拿TDS筆一測:
原本自來水是61,經過PP與陶濾TDS依舊是一模一樣61
接著經過椰殼碳後,剛開始爆增到300,碳粉釋出很正常
經過用水總時數至少長達1小時後,TDS數值就降到70,不再下降。
而用氯測劑檢驗,漂白水確實有完全去除。
以上數據用科學角度來看,經過前2道物理過濾
TDS不但一點改善都沒有,到第三道後還增加
在猜想,是否代表著幾種可能:
1.我的自來水非常乾淨,完全沒有任何「離子物、菌類、有機物類」之外的雜質,例如砂、鐵鏽...等,TDS 61 全部都是0.2~1u都無法處理的雜物。
或
2.我的PP或陶濾沒裝好,或品質有異,導致沒有過濾功能(第三道濾心等同是在喝純自來水)
或
3.我的TDS筆有問題?
不知版上有沒有人也是用這類非RO產品,結果TDS不盡人意,不降反增的?(越濾越髒的差感)
可否惠賜建議,我下一步該怎麼確認濾水系統是好的?
爬文看NSF說TDS-40以下才可生飲,我現在70....整個就喝的很毛.....(淚)
masondex wrote:
我知道RO才有辦法把TDS...(恕刪)
你裝的前兩道濾心是無法去除水中溶解的鹽類成分(離子化狀態),鹽類成分會增加水的導電度
你可以參考下面網站的說明會比較清楚
TDS為什麼可以成為最快速的水質檢測?
你錯誤解讀TDS,TDS是總溶解固體,一般在乾淨的水可用導電度反推TDS值,但是依你的環境與過濾系統不太適合用TDS(導電度)來解讀水質狀況
較適合用TDS(導電度)解讀水質狀況的是RO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