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麼一個失誤就消失了
這篇DIY出來的空氣淨化器
可能在各方面屌打頂置文章的機器與宣傳效果
鑒於家中的灰塵越來越多,動不動就打噴嚏,
加上新聞疫情的報導,也想減少清理屋內的頻率,
很早就萌生了購買清淨機的想法
看著各家天花亂墜的噱頭,
龐大的體積及高攀不起的價格,
實在看不出到底貴在哪裡,
當然選購前,外觀是多數人第一眼印象,
反正DIY預設走工業風,
不喜歡的人再自行加工吧,
DIY前
想想下列的問題你是不是都遇到或想過?
購買前多數人首先關心的耗材價格,
濾芯消耗太快,持續開著都會心疼
只是轉念一想,
這畢竟這是拿來擋災的東西
濾清器沒吸進去的東西,
就是你肺部準備吸的東西,
錢都既然花了還用自己的肺擋
這豈不本末倒置?賠了夫人又折兵?
對於系統提醒更換濾心,
觀察濾芯覺得還能用一陣子
機器壽命卻幾乎歸零
就像明明搖晃墨水夾還有水聲,
但印表機卻拒絕列印
你該相信的是什麼?
那些天花亂墬的節能的手段,是不是假象?
開整天過濾吃到飽,究竟會花多少?
為了不繳智商稅
就從這裡開始著手吧
下面舉例幾台筒狀濾芯機器的售價
20W $06990 Electrolux FA31-202WT
45W $10900 Electrolux FA41-402GY
30W $18900 Electrolux PA91-406DG
40W $22900 Electrolux PA91-606DG
48W $24800 LG AS651DWS0
38W $16888 LG AS551DWG0
38W $04495 米家 空氣淨化器 3
66W $06895 米家 空氣淨化器 Pro
=====================
小米空氣淨化器為基準
=====================
小米空氣淨化器標示38W
用下列公式計算
已知1小時消耗38W;1度電=1000瓦
38瓦 x 24小時 x 365天 = 332880瓦
332880瓦 / 1000瓦 = 332.88度
假設1度電5元
5元 x 332.88度 = 1664.4元
這是小米空氣濾清機一年運轉的電費
=====================
對~我知道這算法有點問題
畢竟它多了塊電路板,不只聯網,語音,炫麗的LED
偵測空氣懸浮物,還能控制轉速快慢
是~沒錯~當轉速有了快慢,不只省電
還能減少濾芯堵塞,延長濾心壽命,
但好像哪裡怪怪的?
空氣如果是乾淨沒有灰塵,那就不會阻塞濾芯
這時對濾芯壽命應該是沒有影響
照理論應該是這樣子的吧?
而且當房內偵測到PM2.5,為了節省濾心壽命
難不成就不進去使用房間了嗎?
那買這台空氣濾清機是幹嘛用的?
省去控制機板這類附加元件
其實真正構成的核心零件就是風機與濾芯吧?
分析前
請問大家應該都有喝過珍珠奶茶吧?
風機就如嘴巴在吸管另一端製造吸力
吸力不足,珍珠是不會自己跑上來的
對於濾芯
吸管被結塊的珍珠塞住時,就像濾網失效,
無論你使多大的勁吸,都得手動才能排除阻塞
這就如濾網塞住一樣
不同的是你沒辦法輕易地清理濾芯這些孔洞
風機定速帶動空氣,
濾網的另一面就會產生不對等的壓力,
測量阻塞前與阻塞後的壓力,
可以得知濾網的阻塞情形,
就像磁鐵能吸住多重的東西是可以負重測量的
只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各家廠商應該不會不曉得吧?
但回頭看看壓力IC的價格,
大概也能猜到為什麼,
即便有壓力比對,但是不是真的有作用?
偽裝在高科技下的偽智能,
可能就只是一個標了日期的鬧鐘,
無論你有沒有開機使用,
用粗糙的手法給產品設下更換週期
在這裡仔細想想一些自身的生活習慣,
偵測PM2.5,聯網,手機遙控......
這些附加組件有其必要嗎?
電扇按鈕在你眼前,
還會去找手機開APP調速?
這不明擺著畫蛇添足?
能記錄PM2.5濃度又怎麼樣?
就不開過濾了嗎?
那是不是等房子燒起來再裝消防栓?
時至今日廣告到處充斥著智慧電器
一個簡單的東西不僅故意說的很複雜
包裝廣告都很動人
無論如何
在現代社會
產品使用不夠直覺便利
這產品就算得上相當失敗
能理解嗎?
當然這些聯網產品可以作連動
或是更細部的設定或連動
幻想總是美好
除非你單身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這樣變化量最好控制
故這些設定檔並不是很通用
機板還需額外不少的電力
即便你不需要
===挑選濾芯===
預想採用小米濾芯無它
a.與風機可以直接對接組裝無難度
b.柱狀面積較板狀吸附面積大
c.價格穩定管道好取得
小米濾芯為了通用小米系列與庫存管理
尺寸不容易變動
故研究了一下濾芯尺寸外徑是20CM
由於功效不同內徑尺寸"可能"是15CM
以20CM作為對接假想
台灣小米抗菌板與普通板價格一樣
濾心售價台幣795
只是小米官網很七八的將價格設定在800免運
所我一次就買了兩顆抗菌板濾芯
反正耗材都是要用擺著不會壞
本來也是想在對岸買濾芯(RMB130)
但加上材積運費可能會不划算作罷
(濾心包裝及重量 21.0 x 20.5 x 30.0CM ; 1.2KG)


===挑選風機===
要節電,就得鞍上直流風機
這是現代節能趨勢
小米空氣濾清機為了抽截面積15CM的濾心
使用離心式風扇,雖不清楚風扇尺寸
有些資訊由於沒辦法查到,只能靠推估
由產品外觀寬度尺寸24~26CM推估
葉面可能大於20CM小於23CM
挑選20CM的管道風機應該就足以應付
且預設是找離心式葉片
而且葉面大點的話
設在低轉速不僅能維持相同流量
同時能更靜音

引用工研院節能技術手冊-送風機
本在淘寶一片搜尋中找到兩款風機
一個是盛仕達的軸流葉片
另一個是新怡風離心式葉片
08吋 新怡風 208W/3200rpm 風量1610m3/H 靜壓812Pa 噪音67db
08吋 盛仕達 070W/3800rpm 風量1205m3/H 靜壓500Pa 噪音62db
10吋 新怡風 255W/3200rpm 風量2350m3/H 靜壓883Pa 噪音69db
10吋 盛仕達 150W/3200rpm 風量1808m3/H 靜壓500Pa 噪音65db
規格中可以看到離心式的靜壓有多高,
也不需要高轉速,風量也很飽足,
新怡風8吋的價格與盛仕達10吋的價格相當
這兩款比盛仕達8吋翻了一倍,明顯超出預算
起初認為盛仕達8吋還覺得昂貴,故另覓他處,
直到在Google上搜尋同樣的風機
突然間覺得好便宜
因為國外同款幾乎是3倍價
我立馬就拍下
為以後清潔偷懶,我是直接選了IP67防水款
開電後用水柱飆就可以完成清潔作業
或是丟水桶泡水,再開電也能完成自清
如果選普通款IPX4可以再省460塊台幣不無小補
可惜這次因為預算故DIY沒用上離心式
離心式隨便轉都能是高壓
可以察覺各家後續產品都是離心式依此為基準
便於使用阻力較大的濾網
其實看到這裡
知道有些拿人電腦風扇做改裝套件
這都是浪費濾芯安慰自己居多
畢竟15CM的電腦風扇,電力也不會比較省
建立的負壓太小,剛安裝時的濾芯或許可用
只是效率極差,濾網初步阻塞,
風扇帶不動氣流,空轉居多
一顆濾心官網也要795不需要這麼浪費吧
由於本次DIY這台風量極大
要譬喻的話就像拿著空氣砲掃射
又比被街上機車射顏廢氣噴到還重些
風機放地上開全速還能自走
隨意拿著克秤掃
能得到719克
想想你手機才多重啊?
當然這種測法當然不准
但比起長篇測量數據至少有點想像的空間
而且原廠濾芯抽不動的
這風機應該能把殘值用盡
感覺以後能低價收購二手濾芯使用
說不定還能逆洗濾芯



產品圖
組裝也很簡單
同口徑下的誤差量很小
我另購了PVC軟接頭對接
不需要的可以省一點
直接用PVC膠帶纏繞就能完成氣密對接
各部件購得價格
2300 盛仕達風機 8" 防水IP67 / 3800RPM / 70W
0130 PVC軟接頭
0069 初級濾套-
0345 五KG跨境運費
0795 小米濾芯-抗菌版
----------------------------
3639花費
1978 盛仕達風機 8" 防水IPX4 / 3800RPM / 70W
0000 (未安裝)PVC軟接頭
0069 初級濾套
0345 五KG跨境運費
0795 小米濾芯-抗菌版
----------------------------
3187花費
成品樣貌

白色烤漆其實很漂亮
灰色布套也是特意選的
DIY空氣濾清機標示70W(帶負荷實測最大89W最小7W)


最低檔位7W就已經有充足的通風量
這些廠牌機可能開到最大也沒這出風量
故用下列公式計算
==============================
1小時7W
7 瓦 x 24 小時 x 365天 = 61320W
61320瓦 / 1000瓦 = 61.32度
假設1度電5元
5元 x 61.32度 = 306.6元
這是DIY運轉一年的電費
而且是持續過濾
不需要其他節能手段
==============================
1664.4元 - 306.6元 = 1357.8
我不知道小米要休眠多少時間
才能省出這個電費
這幾乎可以再買兩個抗菌板的濾芯了
甚至我能採用更高級的濾芯
或是加入紫外線與負離子
或許你是在買傢俱,但我是在買能力
買到萬元以上的,感覺像是在買裝置藝術
或許希望,他們的過濾能力與價格有成正比
本次DIY缺點
雖然是無極調速款
當時沒注意到有最低的啟動轉速
噪聲還是頗大
當然即便在最低轉速下
能區別通氣量硬是比市售的高出許多
有用過LG大白的應該就能體會
只比大白全速噪音再低一點
但出風量絕對不是同一個等級的
畢竟是靜葉式,這噪音也不足為奇
需靜壓箱或消音器才能降低噪聲
礙於預算與空間主要較適合客廳使用
且機器重心在上,需要穩固底座
另外
知道國小學的磁力線吧?
磁鐵越外圍磁力越弱
雖然廠商都喜歡宣稱使用坪數
但那是最高轉速
噪音量並不低
而且我覺得那是虛幌還有很多限制
坪數並非實際有用的參考依據
想想吸塵器吸力多大
清理都要全地板跑遍了
更何況各家庭家俱擺置都不同
造成氣流循環上的死角
風機的能力有限
只能對自身周圍氣流胞狀過濾
濾心四周漂亮的飾板造成阻力
節能時越低轉速造成吸力越差
那就更不可能覆蓋其範圍
若再遇上貼牆使用
即便出風量不減
也只是不斷在處理原先過濾完的空氣
這也屬於無效空轉
所以當風口只對著人吹
那坪數其實就可以完全無視
再者若以換氣量來比較
什麼幾十分鐘過濾完
這台全速可能不需要名牌一半的時間
就能過濾全屋容積的空氣
且造就的氣流循環可非同一般
俗話說瘋起來就很狂的那種
另外有想過追加PVC垂直硬管改變出風口方向
但8吋一個要七八佰台幣
排煙管的又太薄
的確有點猶豫
有些資訊與測試再慢慢補上
其實獲得乾淨的空氣可以很便宜
只要適合的濾芯與配合的風機
===========================
正在算POIEMA ULTRA流量
發現有問題
將空間變成容積後
再將容積變成升
除以POIEMA ULTRA每小時流量後
得到每秒能處理多少升的空氣
再除以空間容積的升數後
發現官方數據疑似被優化?
兜不起來
黃格都是以官方數值 "推算"
白格都是官方展示的數據
POIEMA 疑似故意錯開坪數
沒有以同樣的坪數讓自家產品做比較
是不敢讓自家產品做對打嗎?
在淘寶的貝昂似乎是一模一樣的產品
價格...不好說
在免耗材那邊大肆宣揚後
結果溢價都能買幾年份耗材了
左邊口袋到右邊口袋的做法
真的有省到嗎?
秒數越少,處理的時間越短

POIEMA ULTRA為例
宣稱主臥處理時間花費316秒(5分16秒)
889000L/h 除 60分 除 60秒 = 2469.44每秒流量
理論處理8坪所需時間354秒
官方數據處理8坪時間316秒
差距38秒
38秒 乘上 2469.44每秒流量
得到9383.89公升
這是缺少在官方數據未處理的容積
可能推說是傢俱佔據了容積所以沒有計入
而這主臥的傢俱佔據大約10分之一的容積空間
就算上頭算了一堆也顯得不能參考
因為空氣還有可壓縮的特性
擺放地點,傢俱遮擋循環氣流,重複過濾等
數據只是算出運輸多少流量(泵出)
那些低循環的角落
你就算擺一個鐘頭也過濾不到
那何來5分16秒淨化之說?
是這樣子的吧?
另外總是聽到一個很玄學的說法
例如在距離清淨機三公尺放屁
清淨機立馬就偵測到
就覺得這台機器很厲害很神奇
能偵測到離你三公尺的屁
沒有人告訴你實際原因
其實越靠近清淨機入風口,吸力越強
就像你吸塵器一樣,貼著目標物吸力才強
越遠則反之
那為什麼離你三公尺的屁能偵測到
有看過牛頓擺吧?
就是那個吊了一整排珠子
不懂的搜一下
也看過水雷在水中爆炸擴散的影片吧?
假設清淨機只能交換偵測圓周一公尺的空氣
其實這時清淨機偵測到的不是你的屁
而是他吸力不及偵測一公尺外的灰塵
被你的屁擠壓而推到偵測器前
所以它才切換模式工作
這時你要想了
那麼小的吸力
你吸塵器都得貼著地板才能吸起的灰塵
一公尺外的空氣光靠它自己的小風扇處理的了嗎?
醒醒吧
你需要吊扇擾動空氣
我覺得就算最高檔數
單開清淨機
只有半徑一公尺半的空氣是混和灰塵較低的
而且大空間內的擾動能力
循環扇絕對沒有比大尺寸的吊扇強
================
容積計算方式
[平面] 1 平方公尺 等於 0.3025 坪
[平面] 3.30579 平方公尺 等於 1 坪
[立體] 1 立方公尺 等於 1,000 升L
[立體] 3.30579 立方公尺 等於 1 立坪
[容積] 1 立方坪 等於 3,305.79 L(升)
(1個立方坪的升數 x 欲計算的坪數) / 1000 = 目標容積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