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冷氣消費糾紛,請大家評理(8/22更新)

Prada1024 wrote:
樓主的文章從頭到尾都...(恕刪)

設定25度,機體面板顯示到28就下不去了,並沒有要設定到21.22那種冷,但設定25.26度應該很正常才是
楓無子
6.8坪有熱源吹5kw還算夠,但再加上有熱源的廚房1.5坪就不夠了.....[茶][茶][茶]
樓主的房間有西曬或是東曬嗎? 如果外牆會有這個問題冷氣機依照原本坪數分析至少得加一級上去.
如果是頂樓 , 屋頂也沒有加蓋 ... 那就更慘了.
倘若不存在以上問題, 那麼可能是坪數估算不準. 再加上這幾年天氣越來越熱 , 基本的估算公式都是不足的.
基本上算出來以後都要多加一級.
你的屋子看起來像是頂樓 , 餐廳給算約客廳的一半.
那依照國際牌網站的公式來套用計算, 起跳應該就是6.3 KW 了.
華佗就問扁鶴:腦殘無方,奈何! 扁鶴曰:毋憂!吾有一方可解此疾.砒霜一帖令其轉生. 贊曰:一劑解千愁
躲避球
客餐廳是連一起的,6.8坪左右,這層不是頂樓,上面還有一層
躲避球 wrote:
當初有先請店家來現場勘查過現場,客廳坪數約為6.8坪,客廳與餐廳是連在一起的,廚房有另外的空間

客廳就6.8 P
廚房又另外算 (開放式廚房?)
我會直上71等級

當初我家客廳+廚房(開放式)約莫9P (早上有太陽下午沒西曬)
我就直上71了
現在WFH對於冷度跟耗電量
不後悔...讚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wj2es wrote:
目前只開28~29度就很涼了!


若需求是23 22 21度這邊呢?


躲避球 wrote:
另外請問各位大大,如果排除機器問題跟安裝問題的話,是否為噸數不夠導致溫度下不去呢
小弟的想法是製冷度無法抵抗熱氣,所以溫度才會壓的很慢,甚至28後就下不去


所以可以大概在下午六點後開始測。

大概七八點時 能將蓄積的熱能清除大部份。

九點 十點 十一點 給它運轉下去,應該能達到更好的溫度!

=

要測機子有沒有問題 什麼節能功能都關掉。

純粹就是讓它用八成或十成功力下去跑 (室內機設 正中間吹 最大風量 不要設右或左邊吹) 設16度

測進出風口溫差 解答就出來了!...

你下午測 跟 夜間測 可能溫差會差一點點!

=

再來就是 神明桌旁邊的門 都至少要關起來 (小縫這些 就先不論。大部份人家裏 真的都是會有小縫。至少最大的面積要擋住)。 不然冷氣流到另一間。(另一間的坪數也含蓋在當初計算的大小內?)


=


有事先跟店家說 白天 預估 吹的實際室內溫嗎?...

或就像 有的人 29 28 27度就覺得冷

那像我現在那麼肥 有時候設24度 都還覺得熱...



若店家大概知道業主就是喜歡低溫型的 大部份可能覺得不妥的環境 搞不好多加個二級都有可能...



那通常大部份的問題就是出在這! 多加兩級 搞不好又多一萬塊。

應該大部份人 會覺得已夠用了,又何必多去花這五千 或一萬!


=

目前就是先確定這款機子真的都沒問題。

如果安裝其它幾大廠牌同級數變頻冷氣 又都覺得很夠你用。那可能就是又另一種觀點了!



我的知識是停留在非常多年前。 那時的大概印象就是 幾大廠都越往節能方面發展...

越節能 會帶來一個共同的結果。


就像很多人在抱怨 6期 7期摩托車 相對 都會比較沒力! 這就是節能。
wj2es
冷氣行說客廳不夠,大概就是考量吹較冷或有較多熱源的狀況,不過他房間都估剛剛好沒加大!我開29度,但實際溫度會到27~27.5度,開28度更冷,所以在我家夠涼了!
補看了一下照片

初估客廳家餐廳4.5公尺(寬)8公尺=10.8坪

客廳家餐廳4.5公尺(寬)9公尺=12.25坪

房子不小喔!

噸數不足和漏風是蠻大因數!
lostinnet
算瓷磚也可以啊
躲避球
是6.8坪左右!小房子而已
二代業務 wrote:
補看了一下照片初估客(恕刪)


地磚大概是40CMx40CM

寬感覺起來應該是十格,400CM。


長大概是14格?560cm?


大概是6.78P。


這不太準 只能用照片大概來算出!(相片的關係 連格數都不一定算對)


觀音大士兩邊的走道,需要有門將大面積擋住。(拉門也可以)
Mirage-Ulysses
用地磚格數來算會最準。因為這是固定的單位。但高度抓不出。整體熱源也是抓不出來。 譬如一般人就會感覺是很輕微西曬,但實際蓄積多少熱量才是重點
躲避球
高度約2米8
噸數不足。

情形有兩種:
1.場勘熱負荷沒抓好。但樓主已經解釋很多了,此空間 5.0kw一般是足用的。
2.那台機器真有5.0kw嗎? 如果有不良時也會冷度不足,此時量進出風溫差也查不出異常。

換機吧,拖久了就難處裡。
躲避球
是5.0kw沒錯,但店家不肯承認錯誤不給換……
riklin wrote:
原廠技術人員來家裡檢(恕刪)


對阿~是要來解決 不夠冷的問題!
不是來解決安裝的問題吧.....

這樣就打發回去真的很怪!?
RenaTanaka
一直叫樓主量進出風溫度溫差 也都沒量.....
躲避球
這部分是小弟疏失,國際牌人員來量測時沒拍到,但也沒說這部分有異常,小弟已購買測溫槍,也在跟國際牌申請一次來勘查,到時會補上
我覺得樓主要不要先判斷冷氣是不是「正常」!
很簡單,在強風的情況下開最低溫,出風口低於室內溫度10度以上即可。
這個很好量,一翻兩瞪眼。
再來測試有沒有足夠的冷房能力,
在太陽下山後,一樣開最低溫,
看能不能吹到平常你會吹的最低溫度。先假設25度。
之後等大熱天下午一樣在強風的情況下開最低溫,
如果過了很久很久都沒辦法降到25度,
那可能真的你選的冷氣規格沒辦法在這個大熱天降到你要的溫度!
躲避球
好,小弟會試試
躲避球 wrote:
面板上方顯示32度




有時候面板溫度可能就是參考而已。

我實際溫度已來到32 33度。 (另根溫度計會是32度。) (所以33 32度 我也弄不清楚 哪一個才是最真實最正確的溫度)

可用自己的工具測測。

如果安裝方面都沒問題 機子也用最強 跑幾小時了

只能降到那樣的溫度 那就真的就是它的能力到這邊而已

或許夜間 又能多降一兩度下去...



就測一下(進出風口) 大概就知道結論。


=


若其它大牌 同噸位 同級數(現在一樣的能力好像都有分 高 中 低 三款價位)

就硬是比國際牌的冷... 那... 嗯。


如果也是差不多! 那應該就是這噸位的(大部份廠牌) hold不住這空間 (業主所需要的溫度)!


=

有一種模式,若師傅覺得 有一絲絲機率 可能達不到業主所需。

會技巧性 室內機整個下移 。(冷房效果又會更好一點) (譬如在目前的高度 再往下三十公分 二十五公分)

但樓主你這 剛好有個木作擋住,無法再下移了。


但很多業主 可能就不希望那麼低。







躲避球 wrote:
店家的專業度在哪?


樓主,若剛開始 店家提出 比目前大兩級的機款。

就店家怎麼建議,業主就怎麼接受?


因你也是蠻細心的,事前應該都有評估過。

所以會覺得這噸位應該夠。(以我以前在家電區的記憶 少數覺得不夠冷的網友,事先也覺得 噸位一定夠。)

事後發現GG了。有些都覺得不夠冷! 其實我也覺得應該是要夠的。但為什麼就是會不夠冷。我也弄不清楚


後來聽說有些師傅,乾脆 原本就抓已經安全夠用的噸位,然後再直接跳一兩級。(通常會跳兩級 比較保險! 但就是價格會因此又貴很多。) (他們也怕後續業主會覺得不冷!)



他們待的(評估)時間 甚至連哪面牆 每天受熱多久 蓄熱多少 這些資訊都難有了。

(若之前你已有做過功課...可能就會堅持個更安全的範圍?至少大目前一兩級的機種?)

乾脆最保險的就是 在已經夠用的噸位 再直接上兩級。 (但可能要承擔 生意不好的風險!因為相對 別家就比較便宜,自己的就比較貴! 機子越大 越貴!)



=

頂樓 西曬 包括上午東曬...真實蓄熱率 這些應該是我們長期住的人會比較瞭解。

還有原本拆掉的舊冷氣 噸位 廠牌。也可以當成參考。

我有觀察過,有的真的夠熱。 頂樓粉熱。頂樓下面的那一樓,也是會熱(但沒頂樓那麼熱)。甚至可能再往下一層傳導。

有些官網... 弄出的公式‧‧‧ 可能不是用相對嚴苛標準!...



還有傳說中的 有的人就覺得同樣大小的機子 哪一牌就特別冷 哪一牌就沒很冷。
(我也不知是真 還是心理感覺成份居多。)


=

我剛是隨手拍 33度這間房。(這算頂樓 有東曬-上午。半西南曬-大概下午幾個小時)

折合出來的室溫 是33度。 (沒開窗通風狀態下)

雖你不是頂樓,但如果也呈現出這溫度! 也就等於是 頂樓的概念了。 (我是指 我們大概在同一區域。因為不同縣市 溫差就會有別。)

但因蓄熱少,開冷氣後,到夜間,降溫會比真正頂樓快許多。
躲避球
小弟樓上兩間房就是為頂樓加東西曬,下班回來時,面板是顯示38度……,但房間兩台都有加大,可參考文章第一頁有提到,房間都能設26度,也沒不涼不冷的情形,這條件比客餐廳還嚴苛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