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之魚 wrote:
之前有講過這次大金可能可以把日立打趴,但是現在看起來規格還是沒有比較好,以前大金大坪數低頻還是0.9kW時感覺其實蛤滿舒適的,1.4kW也還不錯,但是跟1.0kW日立感覺就是差一大戳,現在低頻是1.5kW,只能說大金加油!
大大你好:
請問一下以前的大金大坪數0.9 是哪個系列、級距的?
R22當時的機種 跟現在R32機種,是不同的
R22或許低頻0.9,但要從整體、全面性來看吧?
你沒用過R32機種、我也沒用過R22機種,你拿以前低頻0.9,我拿現在省電、變頻效能
這樣說只是單一要素在比較,要怎說服我說你大金R22 整體上優於目前R32?
你提到1.4kw 是大金哪個系列、級距?
現在1.5kw又是指大金哪一台?
至於上述三點,你加入比較 似乎是再說大坪數日立1.0kw 又是哪個系列、哪個級距?
我不確定你這些內容是拿大金哪個系列 跟 日立哪個系列做比較
我在這邊就拿大金橫綱 跟 日立 頂級(日本製壓縮機)做簡單數據上的比較
RAS-22NB 1.0~2.2~3.2
橫綱22 0.9~2.2~3.2
RAS-28NB 1.0~2.8~3.6
橫綱28 0.9~2.8~3.6
RAS-36NB 1.0~3.6~4.3
橫綱36 0.9~3.5~4.0
RAS-40NB 1.1~4.1~4.8
橫綱41 1.5~4.1~5.0
這兩台差距一級,產生低頻數值的落差,這不難理解
一個40、一個41,因規格差異產生低頻落差0.4(我就大概假設橫綱40,低頻莫約1.2好了)
以上一般使用者常用的規格,低頻落差0.1
我不認為這差很多
RAS-50NB 1.2~5.0~6.1
橫綱50 1.5~5.0~6.0
低頻1.5kw就當做你講橫綱50好了,日立頂級系列日本製壓縮機低頻也要1.2,跟日規大金0.7也差很多而兩者橫綱50跟日立頂級50NB比起來也才差0.3
RAS-63NB 1.5~6.3~7.3
橫綱63 2.0~6.3~7.0
RAS-71NB 1.5~7.2~8.3
橫綱71 2.0~7.2~9.8
以上中大坪數家用級距,低頻數值上差0.3~0.5,這0.3~0.5的差異
是差多少、人體感受上是有什麼差異,我是不曉得
RAS-80NB 1.8~8.0~9.1
橫綱80 2.0~8.0~10.5
RAS-90NB 2.0~8.7~10.0
橫綱90 2.0~8.7~11.2
80級距差0.2、90級距低頻一樣
我不確定你提到比 日立1.0kw差一大節是在跟哪個跟哪個的產品級距在做比較
就官方的數值字面上來看並沒有我個人覺得沒有那麼....多吧
況且日立頂級的壓縮機還日本製
就我側邊跟大金台北總公司內部的技術人員聊了關於台灣大金機種跟日規現役大金機種低頻能力
對方大致上說明認為這0.7(日規R系列)~1.4(我買的歐風)低頻的差異在台灣這樣的氣候,春秋天會比較常發生而整體來看只是早、晚跳停而已,時間差2~30分鐘,而室內擺放位置也有關係
低頻、風量分貝是會隨著機種等級越大,呈現增長
不可能說90的等級,低頻是1.0、0.9
分貝值也是,也不可能90等級的風量分貝,也不可能跟22等級一樣19dB
台灣機種是這樣,日本現役機種我沒研究我不曉得
我不拿歐風出來,是因為明眼人看就知道歐風他並不是一個大金非常主力的商品
產品規格只有兩個級距,在商品的設計(外觀設計上的不同所產生的成本)、成本(室內機進口)
產生的高昂售價,銷售的對象就不是一般普羅大眾能接受的產品
就彷彿日立 日本全機進口的SYT、SCT系列,這個系列也不是一般大眾接受的
是吧
我的看法是拿出明確的系列、級距、機種來做比較會較恰當
不然感覺字裡行間,講一個日立最低1.0kw的低頻數值,跟一個1.4kw彷彿在講大金歐風的機種的低頻數值說差因為1.4kw好像是歐風41的規格)一大節,整個看起來好像不是很恰當
依稀記得你分析文章的角度好像都是很保守取向
不曉得這篇分析重點內容看起來...怎好像差很多的樣子,失守了?
拿以前R22的檔次,跟現在日立現役的機種做數據上的分析真的有失公允
而兩方就目前現役機種(大金橫綱 跟 日立頂級)的資料來看差異並不會很大這是非常明確的
如果說真的假如分析是由不喜歡大金這個品牌做切入,簡單說『R32』冷媒裝在火源旁有易燃的疑慮就好了,其他的數據分析都是多餘的,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