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的噸數是怎樣算的?

仔細想想.......
用KW來表示,也許是因為遵循SI制的緣故
熱量單位是焦耳
由焦耳換算成KW
的確是沒有 冷凍噸 的存在,當然也就沒有公制,英制,台制的"噸"問題

所以應該說是SI制標準,而不是公制標準或美制標準

算了....反正大家對 單位面積需要多少冷卻能力 有共識就好了
什麼單位已經不是重點了....
樓上都很專業,這樣的算法,好像越算越迷糊。其實在台灣,所有師傅的算法,都是根據XXXXkcal/h來計算。師傅心中自有一把尺,眼睛一瞄就知道要用多少kcal/h的冷氣。外行的建議用坪數來算。兩張單人床是一坪,冷氣型錄上都有適合坪數的機型。西曬與有熱源的空間加大一號的機型,大致不差。噸的算法不需講究,冷氣上都有XXXXkcal/h的標示,所以XXXXkcal/h通行全國。
最好不要再看噸數了! 噸數就是冷氣業者用來混淆視聽,靠一張嘴賺價差的!
什麼英國噸/美國噸/日本噸/台灣噸,噸來噸去噸不完!

現在看kW就好了!字比較短,且一定要標示,
kcal/h是舊制的,不一定要標示,是延用舊習慣,廠商才給它標示,

kcal/h字太長了! 打字時,每次都要多打幾個字...

比方說,RAS-20NF若只看kW,簡單明瞭
冷氣能力:額定2.2 (最小1.0~最大3.2) kW,
暖氣能力:額定2.7 (最小1.0~最大3.4) kW,

若看kcal/h
冷氣能力:額定2000 (最小880~最大2800) kcal/h
暖氣能力:額定2400 (最小880~最大3020) kcal/h

EER也是以W/W(COP)為主,數值比舊制高了一點,同樣是為了舊習慣,才標示kcal/hW
EER:5.20 (5.20~4.50) W/W, 4.47 (4.47~3.87) kcal/hW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我手邊有一份東元DM, 上面都沒有「噸」的講法,我把簡化的講法說一下。
5-6坪:2.6KW,2250Kcal/h
5-7坪:2.9KW,2500Kcal/h
7-9坪:3.6KW,3150Kcal/h
8-10坪:4.1KW,3550Kcal/h
10-13坪:5.2KW,4500Kcal/h
13-17坪:6.3KW,5600Kcal/h
15-18坪:7.3KW,6300Kcal/h
東元的型號是以【Kcal/h】為主,所以2250Kcal/h的機型是四捨五入的MS23VC1。這主要是方便師傅記憶冷房效果。從這裡可以看出台灣師傅們判斷的原理是 【Kcal/h】的單位。
KW 不是指"耗電量"嗎? 怎變成"冷卻能力"?
KW是功率單位(千瓦)
不是耗電量哦
你可能記錯了
LeoChen0706 wrote:
KW 不是指"耗電量"嗎? 怎變成"冷卻能力"?...(恕刪)

酷波 wrote:
節錄自我以前寫的報...(恕刪)


講解很詳細
kusanagimikan wrote:
1噸 4~6坪,照4...(恕刪)

「真的....有誰能明確地告訴小弟,一台灣噸到底是多少kcal?」
說不清楚的旁門左道單位
就捨棄它吧

問一台灣冷凍頓是多少千卡實在毫無意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