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客廳約6.4坪左右,高約2.5公尺
房子朝北,熱源為一台熱水瓶,一台24小時開的電腦(cpu維持65度),2大人1小孩,61吋大電視
然後有一面牆的半面是整片落地窗
非頂樓無西曬
裝了一台大金41型2018年款橫綱,那時後還擔心選太小,因為熱源很多
結果平常白天轉26度,會常出現跳停的狀況(5-6月),房間未開冷氣前溫度是30度-29度左右
主要判斷跳停是室內濕度會上升10%,溫度上升1度
溫度會一直在26~27度上下跳動
溫溼計用的是銀盾
轉25度的話,跳停次數就會減少。
搞的變頻像定頻似的
感覺冷氣是選大了........
後來覺得依照公式,大部分的人應該是會選擇41型的沒錯,或是50型的
最後就是靠著調靜音風量,然後將風向往上調,減少跳停次數
更甚著是直接開門 讓冷氣不跳停 因為跳停就是會不太舒服
其實差1度還好,但是主要是冷氣送出來的風,一下子冷風一下子送風
體感溫度就不是1度的差異。除非你的冷氣裝的地方可以調的風向吹不到你。
後來我覺得選擇變頻很大的原因除了省電,就是恆溫的舒適
挑小一級會不會比較好...耗電就算了 至少會舒服很多 冷房慢但是換來後面的舒適性...
冷房慢可以用遠端或是定時,提早開來解決,但是跳停就無法解決,總不能一直開著門吧...蚊子咧..
mitakahsu wrote:
同樓上心有所感
目前...(恕刪)
我也是靠調整風向與最小風速才能達到不跳停的結果^^"
而且裝大台的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風切聲大 臥房想提高睡眠品質必須要考慮這點
因為只有部分品牌的頂級機種 才能有超低風速
不過最近在餐廳兼廚房也裝了一台 算半開放空間 5坪裝3.6kw的 用起來還算舒適不流汗 但沒辦法很涼
空調行老闆是跟我建議4.1kw的入門機 而我自己本來也預估想買4.1kw的 只是後來想說3.6的變頻超一下就到4.1了
為了節能省錢 就改挑3.6的中階機^^"
現在覺得自己應該買入門變頻5kw機種會更爽^^(估計比原來的多3000) 畢竟我都短時間(1~2hr)用
單日電費估計約差1度 用1度的錢來買速冷 我可以接受
對普通自家用選變頻冷氣的綜合心得是 人會動或多的地方又吃熱飯菜 一定會希望速冷 真的要裝大1~2級
如果是房間睡覺的地方或書房 電器少就建議裝剛好或頂多大半級 提早開降完溫跑低頻就行
長時間用的 以節能舒適優先 跳停真的沒有享受到恆溫空調的優點
短時間用的就是要強力速冷
若很重數字 一定都要室溫24左右的 那必須另做調整
chenjh2k wrote:
用綠建築的概念節能兼顧舒適.這樣不加大冷氣機功率也可以提升冷房品質...(恕刪)
會東西曬的透天厝 真的該考慮外牆與頂樓隔熱 所以最近在研究外牆用遮陽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