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elLai wrote:
家裡目前的冷氣運轉噪...(恕刪)
樓主坪數、客廳還臥室、有沒西曬都沒說。只能坪數乘上0.6就是需要的冷氣kw,有西曬的話往上升一級,裝設冷氣的位置最重要
1.我2台大金新機就有霉味,洗了也一樣,不會再參考大金,優點是低頻能力真的不錯、省電
2.富士通省電夠冷風量大室外機安靜,缺點就風聲大、難拆洗、自動風量有bug跳停連室內機都完全沒風
3.日立的風量很軟,噸數一定要足夠甚加大一級,價位是最貴的
我二樓臥室打算裝三菱電機GR
冷氣只能買日系品牌,不能只看省電一級標章,還得看實際低頻瓦數跑多低維持、溫控準不準 = 一分錢一分貨差異就在這裡。冷氣是要吹爽舒適真正省電的,不是便宜就好。
我自己買了10幾快20台冷氣了,相信我,真的沒有那種可以便宜又吹的舒適又冷又省電的冷氣,買日系就對了
MarcelLai wrote:
家裡目前的冷氣運轉噪(恕刪)
我個人房間選擇LG ( 8/26剛裝,滿月會再發心得文 )
選擇原因以下
1、沒有不會壞的電器,一切都是人品。5、6萬的蘋果買回來都會新品不良了,冷氣也絕對會有。可重點是出問題後原廠的處理態度。LG曾在台灣市場失敗過,拜祖國所賜。如今將產線移回韓國跟泰國,相信失敗過的產品對於售後的服務品質上與積極度絕對會高於穩坐龍頭的品牌。
且一線品牌裝好後異音不斷的文章版上不少,甚至大金也是出了名的容易壞機板。所以絕對不會有所謂大金日立國際品質比較好的事情。 除了人品外剩下絕對都是看安裝的技術。
2、當初沒選擇一線品牌最大原因就是臭酸味。為了漂亮的CSPF而選擇密的鰭片,加大面積到鳍片底部甚至可以泡在排水盤裡,還有為了省電而寫得太過保守的變頻邏輯。
3、客服。選冷氣前我打過3家客服電話( 大金、國際、LG ),並以版上發生的問題當作我遇到的狀況做詢問。因為當你入手前體驗到的客服態度跟專業度絕對影響到你入手後使用的心情。
-- 大金不錯,且故意提出問題希望客服人員聯絡工程師回電,速度也夠快。
-- 國際悲劇,提出的個問題沒有半個問題客服有辦法回答。甚至叫我自己聯絡維修站詢問。
維修站站信誓長竟然還旦旦跟我說沒聽過國際冷氣臭酸的問題 XD
原本一開始鎖定RX機型,但想到以後入手後我要跟這些鬼打牆的客服互動我受不了。
-- LG算是體驗最好的,因為選購冷氣不久前剛好入手清淨機,從清淨機的問題到挑選冷氣有遇到的問題詢問客服回答跟處理都算滿意。無法現場回答的客服都會紀錄起來幫忙確定好後回電告知。
以上經驗僅供參考。可能我運氣比較好前後打了7次LG都遇到好的客服,也可能板上有其他人有不同的經驗。
問題我都著重在內部與設計詢問 ( ex : 冷排密度過密、底部泡水、排水盤設計及塗層是否改良、異味問題、針對有控濕機型的控濕邏輯等 )
最後在沒考慮日立,國際客服太悽慘的情況下在大金LG抉擇的最後一關就是DIY的簡易。沒有不用洗的冷氣,如果運氣不好一年要洗一次以上的,省下的電費早就倒貼了。印象中看到大金很多機型甚至在新機型上都是一體式水盤,所以要DIY上難度相對會比較複雜些。 LG新機型網路上有拆除水盤清潔的教學影片,看起來相對親民。
且有看過板上推薦,對於冷氣要避免臭酸,避免吹起來濕度過高造成體感不舒適最好選擇省電2級或是剛好達到省電1級門檻機種的文章深感認同。房間空間3.5坪機種是LG旗艦22冷專,CSPF 5.94剛好達標,符合預期。
以不到兩周的使用心得來講
安靜。
就是安靜,靜到睡覺時會被清淨機運轉聲音吵醒。(清淨機放在床上,床質是木板難免會有共振)
冷。
個人很怕熱,以往定頻都是24度在吹。這台26度可以讓我吹得很舒服甚至到會冷。用app觀察過功率的變化,夜晚長時間吹難免遇到跳停的情況,當溫度升到機器認定需要升頻時 ( 設26溫度來到26.5或27 ) 會以中頻以上瞬間製冷,剛好就在我準備要跳起來踢棉被的瞬間又突然涼爽到讓我睡去。對比一線品牌可能用低頻慢慢降溫,我想這應該就是這台CSPF相對不好看的主因。
爽。
裝機好到現在遙控器只拿出來用過3次,其他都是用手機控制。當別人還在講什麼品牌遙控器沒背光有背光的問題時,我永遠不用擔心半夜想調溫度看不到東西。
至於省電,還沒收到帳單。但原本房間窗型日立定頻已用20年。已經在谷底過不可能會更慘。
經驗供樓主參考,祝您順利挑選適合自己的機器!
附上人權圖一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