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金、日立 誰才是冷氣界的扛壩子?

來參一腳,但先承認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我覺得很難比較。
很多網路上的意見,其實不太嚴謹,也可能是長久到處聽來造成的印象。
就算是冷氣機研發廠,也很難把這幾家的各個型號、各買個兩三台,
依類別列出一系列測試項目、花幾個月去測試,獲得性能、Life、環境、安全性等數據。
有一些有趣的現象,
這幾家一線品牌的廣告都說自己省電第一、銷售第一、或全球第一、日本第一.....
大家都第一?

說在台灣銷售第一,我會多想一下此話背後的意義。
在各地街道巷子裏走,會習慣看一下室外機上寫的品牌,
我發現很少看到這幾個日系大牌,沒看過的牌子一堆。
也許雜牌太多,瓜分之下使那些大廠市佔率成了「銷售第一」。
再想想,這幾個雜牌甚至國內的所謂二線廠牌如果都是貼牌的話,
以同樣來源來看,這些「雜牌」市佔率才可觀!這麼大的市佔率,傳災情了嗎?

再來是CP值,有些人可能同意,國內這些所謂二線廠牌的冷氣,
CP值比較高,我自己也這麼認為。
但為什麼?
以下僅個人經驗與感想,不見得正確更非全面,也不見得適用於此行業或此話題,僅供參考。
同意或反對,只是經驗不同罷了。

工作上跟日本研發單位長期合作的經驗中,
覺得日本企業有二個特點,一是有全面而嚴謹的規範和標準,
二是很嚴格地奉行這些標準和規範,並有嚴格的審查制度。
舉例一,同樣鎖塑膠M3自攻螺絲的孔徑,某材質可能是2.45mm,另一材質是2.46mm。
鈑金類的規範也一堆。雜牌會規範到這樣?
舉例二,除了各種規範,最令人無法侵犯的最高指導原則:安規。
任何抵觸,一律不准,管你是功能需求還是設計困難。
接著是開模後的一連串零件檢驗,更是累人!

簡單地說,日系品牌品質好是有依據的,我個人也認同。
問題在哪裏?
首先,不能挑戰他們的規範和標準。要質疑、推翻他們的既有規範,那是難如登天。
即使證實,他們也回你:還是要合於規範。
有一次我改了一個舊產品的設計,省了很多成本,也做了許多沒人可反駁的驗證。
但日本人說,必須找原設計者問他當初的設計原因,否則不能改(鬼找得到咧!)。
理由也很正當,因為不能在市場上冒險。
就算你做了很多驗證給上級看,他們也不想擔責任(僅個人經驗)。

一大堆的規範和舊設計,有人覺得太過嚴格,必要性可議、有人覺得方便(有依據不用自己傷腦筋)、有人覺得過時、有人覺得綁手綁腳,有的甚至根本沒道理!
但有一點很明顯:就是製造及研發成本會比較高!尤其是時間成本。
很神奇的是,當我們菜鳥工程師聚在一起取笑日本人的頭腦不知變通什麼的,
老鳥工程師出現了,拿了資料給我們看,說:你們看,日本廠那邊都在做這種外星科技了,我們台灣卻還在搞這等級的!
這也呼應了一些人的觀點,好的、新的,都留在日本。
日系產品賣得貴,似乎一方面是掛著這些光環,一方面是真的成本高。
但這些成本到底是不是必要性的,是一個可討論的空間。

或許可以說,不想省那筆價差,選日系很保險。
CP值也許低,但幾乎可以說品質「應該」比較好。好多少?看你在意的程度。
抱歉講的跟題目無關,只是看到這個議題,就有感而發......
engineerlee wrote:
日系一線品牌就那幾家(恕刪)

最近裝大金大關U蠻便宜的 大家提到的異味我是沒有聞到
倒是覺得溫濕度智慧雙控還不錯 折下來比他牌便宜4K左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