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的家用28級日立尊榮NT系列VS.國際頂級旗艦RX系列用料大比拚

cylte97693 wrote:
這7、8年來在空調版...(恕刪)

感謝分享,C大發文必給五分

cylte97693 wrote:
再來去年國際外機的底盤陸續改成這種深霧銀色的鍍鋅鐵板實務上發現又比原本的鍍鋁鋅合金更會生鏽,才用一下子跑暖氣有泡到水錶面就都白化了,這種白化後繡點就會跑出來,然後就整個大面積的生鏽了

剛剛跑出去看家中PX的底版
鏽掉+1...
tom00630 wrote:
日規100V的機器可...(恕刪)
日規100V的空調直接插台灣110V的插座就可以了,但是切記一定要注意,家裡的分電盤110V的迴路要有獨立的無熔絲開關,因為我遇過台灣有很多人的家110的插座無熔絲開關迴路都是一顆無熔絲開關,然後電接下去串聯到家裡每一個插座,變頻冷氣雖然很省電,但如果跑高頻的時候電流比較大,這時你又使用吹風機、電捲棒、烤箱、電鍋、冰箱、電腦主機還在超頻挖礦,家中電系用起來就有疑慮了,不過這個比較好解決,通常我在做的話一般台灣都是配獨立分路220伏特的冷氣插座,我只要在配電盤那邊把高感度高速型的無熔絲開關換成110伏特專用的,電線稍微改一下就解決了
至於日規機200伏特的電源輸入方面,我還是會規劃一顆3000瓦或6000瓦的220V降200V的變壓器,當你跑過很多人的家裡量電壓後,你就會發現有些人家的電壓是230V,有的剛好220V,還有些剩216、213V,加上大家應該也都知道政府口口聲聲說不缺電沒問題的,電源供應的量體足夠的,可是之前一整年還是停電那麼多次,要不其實就偷偷開始降壓供電,整個電力品質沒有日本那麼穩定,再來看看電工法規設備使用電壓的電壓降不能低於5%跟超過10%,而200V低於5%是190V,高於10%是220V,尤其那個電壓量出來是230V的地區用戶我都會直接建議要裝變壓器,通常電壓是230V的地方會是在大樓,因為台電是直接輸重電給大樓,然後透過地下室的變壓站電桶再去變成單相110/220的電分給每一個住戶,通常都會把電壓值調高一點降低電在線路中傳輸的壓損
un3354
我上班台北市商業辦公室, 380V 直接入戶接油浸式變壓器!家裡就一般住戶電壓, 略少3-5V!
木瓜哥 wrote:
用料真的有差~不然價...(恕刪)
日立的成本會稍微比國際的高一點,差異點我條列式的列出:
1.日立底盤有烤漆
2.日立鎖室外機殼體螺絲比較大顆而且這個鍍白鐵的材質會比國際的熱鍍鋅螺絲成本來的高
3.日立鎖馬達架底盤的兩顆螺帽跟壓縮機3顆螺帽都是特製的這個價格也比國際的高
4.日立室外機的變頻機板外殼是由鐵殼密閉保護的價格也會比國際高
5.日立室外機板件沖壓造型比國際多養成本也稍微會墊高, 不過日立年銷售4、50萬台空調基本上是可以打平的
A.日立現在新的變頻機板換回傳統6顆MOSFET來驅動成本造價一定比之前採用IGBT來驅動便宜,聽說這塊又是大陸做的板子的成本應該1、2000塊左右
B.日立自己常在講的壓縮機心臟最重要,從以前的日本日立製作所製造的渦卷式壓縮機換成日本東芝單迴轉/雙迴轉壓縮機,成本大概少1/3,大家要知道要做家用小顆的渦捲式壓縮機那個像蝸牛殼螺旋狀的汽缸用CNC車床加工是不好做的
C.其他像室外機風扇馬達、電子膨脹閥、四路閥、壓縮機的衣服、室內機風扇馬達日立國際基本上都清一色是大陸製品了,好幾十個貨櫃裡面幾百個棧板一次叫料成本都壓在一兩百兩三百非常便宜,一台28級的冷氣組裝好成本價大概一萬出左右甚至差一點8、9000塊的就有,這時很多人一定會開始想貪便宜了對吧,你他媽就要想想雖然日立國際的生產線請了很多派遣的員工在生產, 他們幫你鎖螺絲、烤漆、灌冷媒、測試、銲接都不用薪水嗎?組裝好的冷氣運送到各地貨車司機也不用薪水跟油錢嗎?還有生產衍生出來的其他成本太多太多了,你如果要貪便宜的消費者請你自己DIY設計冷氣自己去開模製造然後組裝冷氣最後自己安裝好嗎?沒有的話就不要在那邊凹廠商凹安裝施工人員
※至於室內機的部分個人認為兩家的用料設計最後一高一低互相抵銷平衡成本應該是差不多
Bryan風
國際內機的藍波片也是有洗掉塗層的案例,剛好就是本站國際宣傳冷氣清洗的文章,那台LJ的內機塗層噴藥久置也是直接洗光,並不像YT空調小教室說國際的都不會掉。
cylte97693
對齁,我現在想起版上之前那篇清洗分享文,後面就有人發現鍍膜被洗掉了,看來我還是維持用高壓清水沖一沖不然就要用中性清潔劑來刷洗了
un3354 wrote:
台灣日立冷氣和日本日...(恕刪)
台灣日立的確是跟日本日立沒啥關連,只是偶爾拿些日本日立的功能來台灣打,反正他有沒有端出好的牛肉大家還是照跪,這就是一個成功企業的表現,以前的日立靠夢鄉窗型冷氣冷凝器負壓式散熱設計,風扇馬達微向出風口傾斜減少風阻及送風轉折的噪音,壓縮機採用日本日立的渦卷式( 當然以前大台的有用大金的迴轉式→ 現在如果還看得到從窗機外側的出風口望進去是鋁製的風扇裡面用的應該就是大金的壓縮機;小台的也有用國際的迴轉式,以前的區別就是型號有個S就是渦捲式壓縮機的)尤其那個渦捲式壓縮機在定頻時代,他那個音色啊比較輕,比起迴轉式有個低沉重音魔音傳腦體感真的就安靜很多,所以才會有夢鄉冷氣聽了再買、日立無聲冷氣的廣告,因為上述的硬體設計且用料紮實,整個耗電、冷度、效率還有使用的安靜度讓大家對日立樹立了很好的印象,大家如果有看大陸 一些空調評測的影片就會知道,格力冷氣一開始出的冷氣用料絕對是大滿配,室外機散熱鰭片也是雙排,做到後面就開始偷成1.6排、電子膨脹閥換毛細管……也不在少數

再來講講國際,國際一直以來整個形像給大家的感覺就是平平安穩的過就好,也不會大作文章去打其他廠牌的不是,在空調產品上也是取得一個平衡,整體表現不是特別突出,也不是特別差,一般日常使用上也夠用沒問題,價格也比日立便宜,有些精打細算的客人想要一線日系大牌的消費者就會選擇國際,這樣的神之操作就有點像台灣的TOYOTA,日立如果要用一個汽車品牌來代表他那大概就是BMW了,因為日立在變頻的調控上非常的激進,而且反應快速冷度性能也很強,但售價比國際貴
un3354
民國105年原窗型改裝日立RAS-40NB, 就是特別選渦卷式買的!後來109年, 另一台窗改裝panasonic LJ , 特別因R32買, 而且很便宜!樓主分析非常正確!
Crazy Things wrote:
剛剛跑出去看家中PX的底版
鏽掉+1...
風扇馬達支架底盤那兩個洞?還是靠壓縮機邊防水蓋的地方底部邊角開始白化了?還是已經大面積的轉為粗糙的生鏽表面呢?
PX系列我記得是2017年推出的,然後2018年改R-32冷媒,2020年小改款的繼任機RX系列接棒,然後CSPF數據有稍微調好一點一直到現在
Crazy Things
我看不到裡面整體,但從邊邊角角來看已經全部鏽黑了
感謝精闢的分析
這才是專業分析,這樣比感覺的推文好太多了
cylte97693 wrote:
這7、8年來在空調版...(恕刪)


這篇文章真的是難得一見的好文! 一定要支持!!! 五分奉上!



如果你追求要有溫溼度精準的控制、同樣有漂亮的機體外型、多機能,性能數據沒有造假的空調,請直接找日規的日立、大金、三菱電機,對濕度沒那麼要求的還有國際、富士通、夏普可以選擇,不然就台灣富士通的Z系列裝一裝結案

是說非日規三菱電機的冷氣還行嗎?
直接購買日規冷氣就是怕維修和洗冷氣會碰上困難!
以前買日立進口的28SYT系列,就被很多洗冷氣的師傅打槍! 說這機器結構太複雜不好拆怕拆壞!

富士通Z系列跟這些不長進的台灣代理冷氣相比算比較好的選擇嗎?
MIDAP wrote:
是說非日規三菱電機的冷氣還行嗎?
直接購買日規冷氣就是怕維修和洗冷氣會碰上困難!
以前買日立進口的28SYT系列,就被很多洗冷氣的師傅打槍! 說這機器結構太複雜不好拆怕拆壞!

富士通Z系列跟這些不長進的台灣代理冷氣相比算比較好的選擇嗎?
本來就沒有說日規機只能買三菱電機這種說法,那只是被過度神話而已,台灣的也是,日本機看哪個品牌的設計符合自己的需求下去買就對了

確實台灣有很多師傅不了解這種日本規格冷氣的機體結構設計邏輯,很多師傅就是靠勢(臺語)→我也不知道他直接對應的中文詞句是什麼,不過意思就是憑自己的經驗老道,碰到新的東西技術手冊或是一些機關也不先研究一下,認為照自己的經驗方法做肯定沒問題,最後反而把產品搞壞了的意思
這樣拆一拆然後可能拆壞了或是組不回去才在那邊抱怨冷氣設計爛,機器本身材質老化變質造成斷裂脆化,有的沒的畫虎爛都跑出來了,所以有這種機器一定要找有常在摸類似這種機子的師傅,而且手路要比較細,然後那位師傅不是接平台的或是為了衝業績會每天排單安裝維修保養清洗7、8、10幾台冷氣的那種,才不會隨便給你攪一攪或是因為要趕下一場隨便弄一弄草草了事,這樣的狀況來講對日規機潛在的風險就很大了

台灣富士通Z系列功能性與售價跟其他廠牌對比,真的是一時之選,當然他的維修拆裝工資會比較高是事實,當然這也可以理解,你不可能說你希望你的賓士S650保養費用,跟Toyota Yaris保養一次的費用一樣2、3千塊結案對吧
MIDAP
最近才想起來公司辦公室冷氣也是買富士的,106年安裝的,同樣被來拆洗的師傅拆壞左右風向葉片... 今天請富士派人來評估要換整組水盤要價四千八... 再撐幾年直接換整台吧唉
補充一下,剛才翻資料發現文中忘記寫到鰭片間距的部分,上次拆機量測兩家的蒸發器、冷凝器鰭片間距發現都是一樣的,不過風窗的形狀不一樣,室內機的忘記拍照了,補上室外機的
日立

國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