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空淨機不都做成免耗材的?

就我個人的空氣清淨機使用經驗...

集塵濾網可以拿吸塵器定期吸一吸...

可以延長使用壽命...

這一招是P牌清淨機手冊教的...

至於副廠濾網過濾效果...

我個人認為跟原廠差異不大...

我都會拿PM2.5檢測儀偵測過濾效果...

不管原廠或副廠濾網...

只要門窗緊閉的狀態...

都可以讓房間內的PM2.5數值降到個位數~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請支持城市公園綠地植樹政策,改善環境才是根本解決方案。
也有免耗材得但大部分都要耗材
使用久了就是必須要換要清洗才有效果!
不然用辛酸的
免耗材的真的會比較好嗎
冷氣有洗嗎? 當我開始打噴嚏流鼻水,離開房間就好了。就代表要洗冷氣了。
基本上這個問題跟“口罩”為什麼要替換一樣
如果想要這個效果好,濾芯是必備耗材
因為密度的關係所以也沒有辦法變成水洗式的
當然前面有同學提到靜電式的濾心
靜電式的濾心PM10還有PM2.5以下的效果還算是可以(PM2.5以下可以靠“布朗運動”=靜電,但是有效率不高)
但是好巧不巧,重點的過敏原還有細菌跟部分病毒其實是沒有辦法依靠靜電吸附起來的
這個也就是為什麼無塵室或者是醫院沒有辦法採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還是要先了解一個問題
理論上,空氣清淨機機體越大,馬達越大,更能有效的吸附髒空氣,所以空氣清淨機會有所謂的換氣率
但是廠商沒有誠實說的事情是,所謂CADR(每分鐘潔淨空氣交換率)都是依照主機全力運轉的時候去測得的
這就是樓主說第二台效果沒有這麼好的原因之一
當然基本上依照法規,要叫做HEPA基本上他的過濾能力就已經具備正常標準(實驗室中測得單濾芯情況)
可是實際使用的情形要複雜很多
1. 空氣清淨機的形式-無風(基本台灣不要考慮) 側排氣/進氣(跟家中擺放位置還有裝潢有關)
上排氣/上左/上右/上正面排氣(比較不吃擺放位置,但是上面盡可能不要有遮蔽物)
2. 濾芯的厚度-如果濾芯過薄會導致CADR值飆高,會讓消費者誤認為清淨空氣的效率很好,其實只是因為
其過濾效果沒有厚的濾心捕捉效果好,原則上,厚的濾心一定會配上大機體大馬達,不然沒有辦法吸入髒空氣
相對就會有大噪音
3. 過敏的主因,很多人誤會過敏就一定是塵蟎造成的,其實不然,建議還是去檢驗會比較好,對症下藥會更保險
畢竟如果真的是塵蟎過敏,那你更需要的是除濕機跟吸塵器
4. 濾芯的材質(每家的商業機密)
5. 機體本上的材質跟密封效果
6. 家中的裝潢擺設空間大小.....等很多影響的決定因素

當然很多人就會開始說,那為什麼不安裝靜音的馬達上去,
無刷式馬達最安靜沒有問題,但是相對成本比較高,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個不是每位消費者願意買單
要進出風量夠大可以有效捕捉過敏原風扇的葉片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
扇葉也是會有聲音的,扇葉做小把聲音壓小,一次的風就會不夠大(因為有濾心)風會沒有辦法有效吸入排出
這個裡面有很多的學問在裡面....這裡不探究這個問題

但是選購的基本邏輯不變
不要選空氣太乾淨的國家設計出來的空氣清淨機(因為設計的基本訴求不同)
不要選副廠生產的濾心,不能否認原廠貴有很多成本的考量,但是我們要認知到裡面有個成本叫做
“認證成本”真的過敏體質的人是可以用身體來告訴你正/副廠的差別的(畢竟那些知名的第三方機構是建立在名聲上面的)
身為消費者我們也是希望商品可以物美價廉效果好
但是這個是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消費邏輯上才會有辦法成立的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像:「為什麼汽車不都做成不用汽油的」哈哈。

其實也有不用汽油的,用柴油、電、LPG、氫氣就行了,不過其實就是換種方式而已。

樓上也有人講到了靜電集塵式的,洗也很麻煩,而且過濾效率不如HEPA13。

科技水平、能量守恆,這些都是限制。
Alex@_@ wrote:
基本上這個問題跟“口...(恕刪)
副廠濾芯當然可以用,關鍵是要挑而已,淘寶店口碑好的應該都還可以,台灣電商市場又小又亂,我就不知道了。

那東西沒那麼多秘密,都是成熟的材料,然後各大供應商、貿易商供貨,就像RO濾水器的濾芯,副廠一樣有原廠同級別的東麗、海德能的膜。
POIENA這牌子就水洗的
之前買過POIEMA
也是標榜免耗材,也是覺得這樣比較省
但不知道是我家真的越來越髒,還是機器效能改變
機器亮起清潔燈的頻率越來越高
一開始新機器大概2-3個月才需要清洗一次
後來大概每個月都要清一次...

現在我改用伊萊克斯了:)
覺得直接濾心拿出來換一個還是挺方便的
雖然多了一筆費用不過沒有後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