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超車必檢舉 wrote:我的經驗跟你相反我一(恕刪) 正常來說相同溫度但是濕度低,人應該要覺得乾爽。涼應該是只有剛進去那幾分鐘。我房間是變頻的,所以都是冷氣+除濕機,冷氣不用太冷,濕度維持在60~50,我是覺得這樣就很舒適了。還是建議用科學儀器測量,還有如果你住的地方本來就很乾燥,就不要浪費錢買除濕機了。以前住台中,品客打開放一個禮拜都不會軟,真是妖術...
mathuser wrote: 請問一下,如果潛熱比是25%,等於除濕部分只用了25%的電力(75%用在降溫),是不是把耗電量改成0.44kw*0.25=0.11kW比較合理?這樣冷氣在除濕的能效比為7.19?謝謝!潛...(恕刪) 不能這樣算,對除濕需求來說,那75%等同浪費,是要得到那25%的除濕量的必要之惡。
graduate2003 wrote:不能這樣算,對除濕需求來說,那75%等同浪費,是要得到那25%的除濕量的必要之惡。 所以應該這樣說,在室內需要降溫的時候,那75%就不算浪費,而剩下的25%可以獲得比除溼機更好的除溼效率與除溼能效,開冷氣總體效益比會除溼機高。相對的在需要增加溫度的時候,用除溼機除溼會比冷氣除溼的總體效益來的高,畢竟除溼機把熱排到室內還能略微提高一些溫度。
graduate2003 wrote:暖氣會因為提高飽和濕(恕刪) 因為我們講的濕度是相對濕度,升溫帶來的乾燥感是最實際也最明顯的。看那些需要暖氣的國家都在煩惱保濕的問題就知道了。水蒸氣的飽和蒸氣壓隨溫度幾乎是指數型上升。這也是許多人誤以為除濕機的功率比空調強的重要因素,除濕機會升溫而空調冷氣會降溫。就看你想要乾熱還是乾冷了,在台灣的環境之下,相信降溫是更舒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