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的家用28級日立尊榮NT系列VS.國際頂級旗艦RX系列「消費者實際使用真實性能表現」

請問SCT系列是不是停售了?
日立江森網站都沒看到了
NismoW
停售好幾年了
原來新款的機型低頻冷氣能力這麼慘,
連暖氣功率都比以前的機種小,
家裡安裝的28nk1在室外10度晚上開啟26度的暖氣(室內16度),
功率可以衝上1000W~1050W,吹出來的風跟吹風機一樣又熱又燙。
感謝樓主實測新機型的數據。

感覺R32跟舊款R410A冷氣耗電差距其實並不明顯,
所以日立在更換R32之前的頂級機種CSPF數據是準的?

室外皆以手機顯示天氣溫度為準,室內皆以小米溫濕度計2顯示,
冷氣設定為26度自動風量,
家裡只有裝功率計,以我自己家裡28nk1來說,
夏季下午室外溫度超過35度時,房間有西曬,
剛開啟冷氣高頻可以衝到700W,室內33度。

如果是夏季晚上室外溫度約30度時,
剛開啟冷氣高頻只會衝到650W,室內32度。

溫度運轉平穩之後,在往下調個4度或更多時,室內26度
冷氣最高就只會維持在550W上下,不太會超頻運作。

跳停時大約7W~10W耗電量,我看過最低跳停前可以維持30W,
可是我自己感覺如果耗電量沒有高於100W,體感就很悶熱,濕度很高。

另外28nk1有個問題,就是低頻低到會濕度大幅度回升,
日立冷氣剛開(室內溫度與遙控器設定溫差大)都會一路衝刺650W(此時在按快速按鈕功率也不會上升),
可能是我房間太小(約兩張雙人床+一張單人床的大小),
冷氣剛到設定溫度功率開始下降時(冷氣面板26,遙控器設定26),
功率慢慢下來,但是功率才下到300W左右的時候(冷氣面板溫度變成25),
功率直接斷崖跳到剩50W~60W...然後濕度好不容易從80%剩50%,
功率用崩得下來之後,溫度開始從25回升,濕度也從50%回升
溫度回升到26,濕度又回到了60幾%,功率開始往上飄到90W,
溫度升到27,濕度已經到70幾%,功率才終於肯加多一點到150W,
之後溫度跟濕度跟功率就會慢慢達到一個平衡,
大約26度,功率110W,濕度60幾%,
有時候功率太低悶熱的時候我冷氣都會在往下調個1~2度,
濕度真的影響體感很大。

冷氣要說裝太大,可是夏天下午的時候光要維持設定26度都要持續跑在400W左右,
要是說裝太小,夏天晚上室外溫度慢慢降低後,
冷氣的耗電也隨著牆體溫度慢慢降低了,
為了保持舒適性,又要把冷氣溫度調低,
直到大概半夜12點的時候,就算冷氣設定24度,功率也不會超過200W。
RenaTanaka
我上個禮拜比較冷的那幾天都用暖氣吹頭髮 ...哈
phantom暝月o
剛開暖氣衝高頻的時候,那出風口都熱到帶點燒焦味[笑]
cylte97693 wrote:
我不需要準備什麼不自...(恕刪)

我其實很好奇IVX系列如此高的CSPF是不是也是透過工程模式做到的,不過看中間能力應該也是有動手腳就是。話說請問一下室外機的CSPF值是怎麼算的?
從CSPF開始不強制標高低頻開始,廠商就開始墮落了
只要有中間和額定資訊,送測跑工程模式做出好數據,再包裝一些花俏功能及行銷就可以大賣,整個業界就是比爛
唯有類似這樣的專業測試讓數據說話,消費者能判斷偽劣,廠商才有警惕和進步
感謝樓主的測試分享
phantom暝月o wrote:
原來新款的機型低頻冷氣能力這麼慘,
連暖氣功率都比以前的機種小,
家裡安裝的28nk1在室外10度晚上開啟26度的暖氣(室內16度),
功率可以衝上1000W~1050W,吹出來的風跟吹風機一樣又熱又燙。
感謝樓主實測新機型的數據。
看來室內外溫調件差不多的狀況下,最新的NT機種性能又更差了
我測試日立28、40、50、71級這幾個機種,額定暖氣能力都要設定到32度強風快速才能勉強撐到額定值,不過71級那台算比較正常數據沒有造假,室外機那張銀色貼紙寫8.0KW,一樣設定到32度強風快速實測暖氣真的有跑到8.152 KW
剩下40級暖氣額定標4.5KW,實測4.385KW
28級暖氣額定標3.4KW,實測最高2.937KW
50級最誇張,暖氣額定標5.6KW,實測3.783KW,比40級的還差,明明跟40、36級用的壓縮機一樣,室外機散熱(吸熱)鰭片也改的比40、36級大一點,暖氣能力卻撐不上去,害我浪費一堆電重複做了好幾次測試,也再三檢視風道是否有熱氣洩漏造成風量不足影響能力表現,結果發現根本就它50級的室內機機體用的比40級大一號,風鼓轉速就調比較慢,看到這裡大家一定覺得很合理對吧,因為大支的風鼓本來就可以用比較低的轉速來達到跟小支風鼓一樣的風量甚至更大,這個邏輯大家可以接受對吧,可是實測了好幾次對比發現40級跑額定暖氣的風量有17.828 m3/min,50級跑額定暖氣的風量每一次測試大概都穩定在11.9 m3/min,難怪我怎麼測永遠都落差那麼大,這問題就分成兩個面向了,不變的是照日立為了要打省電,小台級數機種壓縮機都用比較小顆,版上講的暴風模式(我是習慣叫工程模式啦!!)暴比較大,讓壓縮機頻率得以壓低從而造成檢驗數據省電性漂亮,這樣的硬體配置來講頂多就實測能力比額定標示值稍低,這樣是可以接受的合理範圍,像日立40級那樣,28級就有點壞壞囉,啊這台50級的暖氣根本就當我塑膠的膩,標5.6KW,實測3.7KW,硬生差了快2kw唉,一個就是台日的開發部根本沒有每台級數都拉進測試間測試,是直接用電腦推算每個能力級數的EPROM程式大一號時風車轉速、壓縮機頻率、膨脹閥開度步級要增加多少下去修改,沒針對不同能力大小做最適化的參數匹配,造成50級的暖氣實際在運轉其實風量是不足的,想想似乎也有這可能性,畢竟它產品機種那麼多,加上暖氣能力國家也沒規定要測,所以那數據可能就照很久以前的(可能2013年NB系列有完整測試過,畢竟那時產品經歷大換代)來充當現今的機種,加上大家要知道美國爸爸是很懂經商賺錢的,任何的研發費用都是要花在最重要的刀口上,其它的能省則省,所以當然更不會每台機種開發部都拿下去像我這樣操控各種設定實測性能的表現;另一個可能就是日立其實它50的程式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因為日立每年要產50幾萬台冷氣,生產線辛苦的作業員總會有愛睏疏失的一天,雖然我檢視基板上面貼的貼紙是50NT的型號沒錯,但也許燒錄室內機機版EPROM程式的人電腦剛好按成36NT的程式,不過這可能性個人認為不太可能發生,因為冷氣能力實測是真的有達到5.038KW的能力阿,現在是只有暖氣能力直接低了兩級的問題
RenaTanaka
這個有點誇張耶 標5.6kW只有3.7...這應該可以叫日立工程師來看了吧 ...另外現在空調都有wifi連線了 有哪一牌有作成可以線上更新程式的嗎??
伊梓
只能說那比較省電..我印象開了4天(都4個小時) 24度 都開弱風.看雲端只吃了12度電左右; 室內機可以到25度.但小米溫度計 實際只提升2度左右; (室內溫度從19度到22度)...慘
phantom暝月o wrote:
感覺R32跟舊款R410A冷氣耗電差距其實並不明顯,
所以日立在更換R32之前的頂級機種CSPF數據是準的?
我覺得自從政府從EER時代轉到CSPF時代,當時2013年的NB系列才推出3年,依照日立往年五年一大改的時辰,根本NB系列還會再賣兩年,可是因為政府改制度,日立就先提早換代成小針美容的NK系列,這個NK系列再工程測試模式可能就稍微有點小暴風,只是暴很小,接著一樣NK系列但28級CSPF值從一開始的6.85提升到7.01可能稍微暴風大一點,這時正值國際全系列換R-32冷媒,日立也開使卯足全力大做文章打R-32冷媒會爆炸,R-410A安全不可燃,到了2019年日本日立的渦捲式壓縮機用完了,開始在型號後面加1換成東芝迴轉式壓縮機,此時28NK1的CSPF值上漲到7.10,代表送檢的暴風模式又暴的更大一點,但並沒有調到跟當時的國際PX、RX28級的8.00在比拚,去年的日立才正式暴風起來跟國際拼CSPF,當然其實去年日立的28NT一開始調8.01有一批已經產出流到市場上了
所以才有這兩篇:
【Why】日立R32尊榮的CSPF數據與能源局公布的不同?
日立改款R32的CSPF數據超越國際了
,後來暴風再暴更大,28NT調到8.50,22NT甚至來到9.00
所以要說數據真材實料沒有造假大概就是95年出的精品系列(機種代表特色是小台室外機有戴帽子),跟後來出的NB系列,還有日立中、低階系列的機種數據也沒做假
結論就是沒有什麼所謂的只有國際的檢測數據才在那邊用暴風模式造假,日立的也都在搞同一招剛好而已,實際上買最高階系列用起來的省電感覺跟最爛的低配系列其實差不多甚至一樣,也不會說什麼日本製造的東芝壓縮機、日立製作所的渦捲式壓縮機就特別的省電,是說渦捲式在壓縮冷媒的效率上會比較好,運作音色的精緻度表現也比迴轉式好就是了
phantom暝月o
日立r32幾種有兩次不同cspf我也有看到,剛開始 cspf只有小贏國際一點,後來更新後出現22型cspf9.0...我都傻了,我還以為是R32冷媒真的比r410a冷媒優秀這麼多嗎?
phantom暝月o
2019的28NK1、36NK額定耗電還是跟能源局公布的差不多,沒想到上r32冷媒新機種之後變成這樣子,有這麼多小動作。
phantom暝月o wrote:
溫度運轉平穩之後,在往下調個4度或更多時,室內26度
冷氣最高就只會維持在550W上下,不太會超頻運作。

跳停時大約7W~10W耗電量,我看過最低跳停前可以維持30W,
可是我自己感覺如果耗電量沒有高於100W,體感就很悶熱,濕度很高。

另外28nk1有個問題,就是低頻低到會濕度大幅度回升,
日立冷氣剛開(室內溫度與遙控器設定溫差大)都會一路衝刺650W(此時在按快速按鈕功率也不會上升),
可能是我房間太小(約兩張雙人床+一張單人床的大小),
冷氣剛到設定溫度功率開始下降時(冷氣面板26,遙控器設定26),
功率慢慢下來,但是功率才下到300W左右的時候(冷氣面板溫度變成25),
功率直接斷崖跳到剩50W~60W...然後濕度好不容易從80%剩50%,
功率用崩得下來之後,溫度開始從25回升,濕度也從50%回升
溫度回升到26,濕度又回到了60幾%,功率開始往上飄到90W,
溫度升到27,濕度已經到70幾%,功率才終於肯加多一點到150W,
phantom暝月o大抓到日立的運轉控制邏輯跟我抓到的是一樣的,這邊補充一下,日立有強弱微靜四段風速,每一段風速程式都有對應的壓縮機頻率、膨脹閥開度跟風扇轉速,當調件如phantom暝月o大大所說:
冷氣剛到設定溫度功率開始下降時(冷氣面板26,遙控器設定26),
功率慢慢下來,但是功率才下到300W左右的時候(冷氣面板溫度變成25),
功率直接斷崖跳到剩50W~60W
這時日立的控制會降到該設定風速對應的最低壓縮機頻率運轉,這時鎧使檢知室內溫度,當上升0.5度就增加一階轉速,當上升到該設定風速的最高階總共是三段轉速在這之間以0.5度做變化,另外當室溫與設定差太大則會拉到中頻運轉,若設定在強風就會拉到最高頻運轉

另外問一下phantom暝月o大,您說我看過最低跳停前可以維持30W,是不是大概一分鐘左右就降到7W~10W,我也有觀察到這樣,但是這時的壓縮機已經切出了,但室外機風扇還在運轉把冷凝器的餘熱排除
phantom暝月o
原來30w時候壓縮機已經切出,因為我都覺得要大約100w耗電才會有涼感跟壓制濕度的效果,室外機位置很難過去,所以我都是看功率計來調溫度。
Bryan風
現在回頭看這棟,日立在變頻控制上,感覺沒有國際用查表法那樣多段細膩?變頻可控段數越多,在節能應對好像更吃香。
NismoW wrote:
我其實很好奇IVX系列如此高的CSPF是不是也是透過工程模式做到的,不過看中間能力應該也是有動手腳就是。話說請問一下室外機的CSPF值是怎麼算的?
NismoW大您說到重點了,尤其您有沒有發現國際跟日立商用機側吹室外機都有分單風車跟雙風車的機種,可是CSPF數據都是單風車比較好,其實是因為他們兩家子都在推單風車,這起因是因為雙風車室外機比較高,會擋住視野,有些客人不能接受。實際上看單風車相同額定能力的消耗電功率跟運轉電流都比雙風車的高,但中間能力原廠都把它往下調到法規下限(中間能力為額定能力的一半+-10%),這時中間能力低了,功耗也下降了,但從另一個角度想,如果雙風車的中間能力也下修到與單風車的相同,想必一定是雙風車的更省電呀!!另外就向您說的,日立之前側吹IVX系列(有分日製、台製)到現在的ROYAL IVX雙風車系列,我知道硬體部分渦捲式壓縮機馬達從4極改6極,控制基板也有修改(結果改版的控制版7段顯示器剩一顆,顯示方式當然不及之前兩顆7段顯示器的IVX系列),程式就不知道有沒有像家用系列高什麼暴風模式在檢驗,細節之後有空再寫一篇分享
會考慮日立的ROYAL IVX雙風車系列就是因為知到現在台灣家用機演變到現今都垃圾機,商用的至少內部用料還有維持住(買日立就是為了那顆榮獲60項專利的渦捲式啊),加上日立那直條紋四方吹面板搭配那斜面觸控的面板真的讚,四方吹的效率又是最好的才會考慮,不然就要日規家用機了
coalrobin wrote:
從CSPF開始不強制標高低頻開始,廠商就開始墮落了
只要有中間和額定資訊,送測跑工程模式做出好數據,再包裝一些花俏功能及行銷就可以大賣,整個業界就是比爛
唯有類似這樣的專業測試讓數據說話,消費者能判斷偽劣,廠商才有警惕和進步
況且台灣人也不懂那麼多,產品會冷會暖價格便宜選購冷氣的時候看數據很省電就對了,殊不知便宜其實是要付出代價的,但也不能怪大部份消費者,因為現在台灣每個廠商都說我要撐不下去了所以只好被迫漲價,其實都還是有賺啦,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真的沒賺錢你會直接看到公司關閉停止營業了,就只有薪水不會漲,要漲個薪水腦板又用各種績效沒到,能力是值多少薪水、爆肝加班人生用時間換錢,要不就薪水漲幅不敵物價上漲的速度,在這樣的環境下消費者當然買個高單價冷氣要精打細算呀,安裝冷氣費用能少個幾百幾千也好,這樣又能多吃兩三餐的零用錢不香嗎?所以造成有錢的越來越有錢,一般受薪階級只能平凡度日只求身體健康不要出大問題搞得又要花大錢住院開刀那些的
再看為什麼越南要買日本國五年內淘汰下來的家用電器運回他們那邊賣(這有點像以前我們台灣高雄大發電器廢五金那樣),怎麼不買相當於台灣水貨機日立尊榮/國際RX的新機,或是我們用一用機況還很新的二手冷氣運到他們那邊整理一下再賣,講難聽一點就是他們看不上我們台灣的產品啊,二手價值更不值錢,新機來講各方面都輸日本,我們做的產品只能給台灣自己人用,其實現在台灣的外匯車市場就有點像他們那樣,代理商車價太貴盤子價,我窮但我知道什麼是好東西,就會去買什麼美規、日規、加規外匯車,雖然已經跑一段里程了,但基於台灣萬萬稅,加上配備大滿配對應車價,CP值真的高,用比台灣代理商便宜一兩百萬的車價就能跟那些在金字塔小尖端的腦板一樣的感覺不香嗎
越南日規二手家電進口:
HOA ANH DAO REVIEW

Hoàng Chu
cylte97693 wrote:
phantom暝月o...(恕刪)

板主跟暝月大有試過用自動風模式吹看看嗎?個人家裡兩部日立都是設定溫度+自動風下去跑,板主實測各段風速對應的壓縮機頻率數值,就少了個自動風速下的變化。我自己是發現日立自動風速下去冷房,到面板設溫度低設定一度就會瞬間縮小風量至靜,然後室溫回升時才用微風持續跑,把室溫壓在設定值+-1度之間,風速也不會再往下調到靜風。
那個5.0kw的暖氣能力真的太瞎了....
phantom暝月o
自刪改回覆
phantom暝月o
自刪改回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