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w worte:
hosw 2019-09-22 10:23 1樓
一般冷氣行都說標準五米內。超過一米350-550元。

但實際銅管價格沒這個貴,工錢也是另外給的。
2330 30米約3500左右。
這樣不就料錢賺一筆,工錢賺一筆。


簡單,你不會自己先把銅管配好,這樣銅管就不會被店家賺到錢啦^_<
最好是舊冷氣也自己拆自己搬到一樓自己拿去回收,不然一台舊冷氣含室外機的回收價格起碼也有一千以上若加上拆下更換的舊銅管的話就顆顆...
整台都自己拆裝最省了啦,不要給廠商賺一手^^

但是萬一哪天冷氣吹不涼就有得揮了,店家說你銅管自備說不定是你銅管漏冷媒,不保固。
你就慢慢去跟原廠吵吧

樓上很多人都點出問題點了,你如果還看不懂就算了。

像你這種嫌人家錢賺太多的,說實在也沒多少人願意接你這種人的工。
料錢賺一筆咧,人家囤貨有囤貨的壓力養人有養人的壓力,施工費就寫在那裏給你看了還嫌人家賺得多。
摳東摳西怕被嘴還說什麼該給的會給,就是屁話阿,給兩百也是給給兩千也是給阿XDD

你就慢慢比價比個爽吧,反正快冬天了,也不急著吹冷氣囉。
issyo wrote:
過於計較價格時間都不...(恕刪)


昏倒,都說該給的工資都會給了。

只是但談論銅管材料費而已。
版主的意思是材料有加成計算費用是否合理,但很多人執著於「計較就不要裝」,我想是有點偏離版主本意。
我想有人點出重點,就是備料會有損耗,搬運也該給點工資,所以加成是合理的,但是加多少是合理呢?有些材料費是直接加一倍,也只能用廠商的「正常行情」來解釋。
或許有些是為了壓低「工資」的數字,材料費用稍微拉高一點,讓客戶看起來心裡比較舒服吧!

修車子時,修車廠叫料也會加成,隨便喊,感覺是更不合理,因為材料根本沒有損耗可言,而且零件材料還是人家盤商送來,當然啦,嫌貴就不要修----我是從來不敢多言啦,免得被嫌是 奧客,而且老闆一直強調 有算我比較便宜
MIDAP wrote:
簡單,你不會自己先把...(恕刪)


又一個無限上綱的。
拆舊機本來就應該給的。
從來沒說不給工資。
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了廠商。
報價寫材料多少工資多少很難嗎?
汽車保養不也這樣,零件多少錢,安裝工資多少分開報價的。
hosw wrote:
一般冷氣行都說標準五米內。超過一米350-550元。

但實際銅管價格沒這個貴,工錢也是另外給的。
2330 30米約3500左右。
這樣不就料錢賺一筆,工錢賺一筆。


對,做工程本來就是材料要賺工錢也要賺
反正(整體成本(你看的到的+你看不到的)+老闆想要的利潤)就是一個數字

今天材料多攤提一點,就會被嫌材料貴(正常的)
今天工資多攤提一點,也是會被嫌人工貴(正常的)

就看老闆怎麼取捨了
比較這個沒有用。
因為台灣現況就是你不可能價全報在工錢上。
所以才會出現你口中剝兩層皮的情況。
但事實上是將工錢部分攤在料錢上。

真實情況是,台灣人工施工費用過於便宜。
而且報太高還會被質疑當黑店。

如果你要帶料。
200%工錢不可能會是現在這個報價。
psj wrote:
對,做工程本來就是材...(恕刪)


嗯這樣有個底了。謝謝。
用戶名: wrote:
比較這個沒有用。因為...(恕刪)


原來如此。了解了。

台灣的確對於工資給的很低。自己也是技術類的,研發時間都沒被算成本的。
hosw wrote:
又一個無限上綱的。拆...(恕刪)


一樣是技術職 怎會有這樣的想法

報價寫材料多少工資多少很難嗎?
汽車保養不也這樣,零件多少錢,安裝工資多少分開報價的

上面不是你說的嗎

你確定 修車廠的材料是照他的成本算給你

外面機油一瓶多少 車廠賣你多少 其他就別說了

各行業都是這樣的 真的不知道您怎會這樣想 哈
jief wrote:
一樣是技術職 怎會有...(恕刪)


所以自備機油去保養,保養廠依照標準作業收取工資。雖然便宜不到那,但至少機油品質比較好。
曾經也看過抽真空的機器是壓縮機改裝的,抽不到五分鐘,站壓也五分鐘就沒了。
鎖的工具也不是扭力扳手。


至少我有選擇材料好壞,車廠有標準收取費用。

以我po的銅管是日本住友銅管,2330 3500左右。標準0.8mm厚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