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F新基準 = 冷房邏輯變"慢速"機種變多?

似乎可以看到一些文章提到or(有點主張性)

CSPF上路之後,
某些冷氣的冷房邏輯變成"慢速"冷房的可能性存在

想想似乎是有可能的機率不小?

CSPF上路之後,
舉例像國際LJ就從之前沒有"Y"的舊版(2級CSPF)變成了(1級CSPF)

CSPF新基準 = 冷房邏輯變"慢速"機種變多?

然後看到EER(額定)跟EER(額定中間)
就可以發現很神奇的, 國際居然辦到了額定EER不變的狀態下,
大幅提升了低頻EER效率,

不禁讓人覺得也許是差不多的硬體, 但之前沒有看低頻,
所以國際並沒有調整到很完美極限?的可能性存在?


不過也就是因為要靠低頻效率來讓CSPF效率變高.
所以可能邏輯上真的從多靠"額定冷氣能力"大開大放的策略,
變成了偏向倚賴中低頻的可能性好像存在?

稍微看了一下國際的這兩年的機種,
發現大部分都是額定EER效率(不變or下降), 但額定中間一定是大幅上升就是了.
似乎沒有額定EER反而大幅提升的CASE.

其他日系品牌應該也是這樣吧? 要看一下就是了


也許EER時代, 就是因為額定EER的效率反而調整到最高,
邏輯上偏向利用"額定冷房能力", 快速冷房的可能性存在就是了

現在變成中低頻效率好, 那就多偏向了點靠中低頻?

CSPF對省電嚴格不少, 而且又要跟定頻機種最大差異化的結果吧

冷房邏輯驗證, 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就是了
個人體感也有所差距, 安裝也有差距, 環境也有差距.
我去年今年買三洋直立式
相同規格
去年EER的節能2級
今年CSPF的節能5級
規格差異
今年比去年
深度多0.5cm
冷媒多50g
啟動電流少9A 舊38 新29
運轉電流少0.8A 舊5.8 新5.0
感覺新冷氣冷得更快更省電
變頻不是一直都有人在說會慢冷嗎

應該不會因為CSPF而變慢

況且前幾年說慢冷的還比今年多

日立舊款沒送檢CSPF 無法計算改款前後的差異

NAEROK wrote:
CSPF上路之後,
某些冷氣的冷房邏輯變成"慢速"冷房的可能性存在
想想似乎是有可能的機率不小?


變頻主要是維持恆溫的低頻長時間運轉在省電
冷房邏輯變成"慢速"冷房...我覺得廠商不可能降做
kuku.lin wrote:
變頻不是一直都有人在說會慢冷嗎
應該不會因為CSPF而變慢
況且前幾年說慢冷的還比今年多
日立舊款沒送檢CSPF 無法計算改款前後的差異

我覺得說會慢冷的問題出在安裝出錯居多
不然窗型變頻說會慢冷的有很多嗎?
PS>看過窗型變頻說會慢冷的原廠是直接換新機處理
還有一台國際分離式是直接修改軟體~不過原PO好像也不滿意
NAEROK wrote:
似乎可以看到一些文章...(恕刪)

看裝的空間跟機型大小來論冷房速度
比較公正啦…畢竟各個環境熱量都不同
我裝40JK在5.7坪西曬房間
日立設定算慢慢衝頻派 開一陣子
出風口附近都冷得我這胖子都不想在附近
不過到設定溫度,日立就快速降頻運轉
直到室溫有些變化才又調整輸出
恆溫性很出色,想要更快冷請按速冷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