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對 Panasonic 除濕機稍有研究的人,此次的「變頻高效型」系列,就是在「高效除濕型」的基礎下再革新升級,憑藉全新的變頻省電雙科技「INVERTER 變頻雙轉子壓縮機」+「W-HEXS 雙重除濕系統」,大幅提升除濕效能,也更加節能省電,重要的是,全機種採用防燃材質設計,安全裝置甚至高達 35 項,使操作使用安心無虞。

此外,也有同步搭載品牌的獨家功能:ECONAVI智慧節能科技與nano


Step1:開箱+擺放
Panasonic F-YV50LX 變頻高效型除濕機
在開箱以前,先來簡單說明一下此次全新推出的「變頻高效型」,根據除濕能力與適用坪數的不同,總共可分作四種型號,這次小編所收到的開箱邀請,正是此系列中的「F-YV50LX」。

|
||||
型號 | F-YV50LX | F-YV45LX | F-YV38LX | F-YV32LX |
除濕能力(公升/日) | 25 | 22 | 19 | 16 |
除濕適用坪數 | 32 | 28 | 24 | 20 |
- 開箱
- 圖文說明+保固書
- 說明書
- 烘衣鞋專用配件
- 騎縫線
Step2:各配件介紹+細節照
▌主機
極簡淨白的外觀形象,是 Panasonic 一貫的品牌象徵,但初見「F-YV50LX 變頻高效型除濕機」的時候,卻令人眼前一亮,於機身前飾板挹注沉穩內斂的金屬髮絲紋,經典奢雅且不失日式的極致工藝美學,使除濕機無須藏身角落,百搭各種家景風格。

看似簡約俐落的機身設計,實則簡而不單,將操作介面採以斜面設計,以 25° 微幅角度,不論坐著或站著,一眼就能即時掌握除濕機的當下狀態,也能順手流暢的觸控點選;同步將常用功能設置成快捷按鍵:「快速除濕、靜音除濕、烘鞋衣櫃」,省心又方便。
- 斜面設計
- 操作介面
- 金屬髮絲紋
正立面亦設有「運轉滿水指示燈」,當燈號由藍轉紅時,操作介面即會同步警示,便能快速辨別與進一步處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便利設計,如活動式把手、萬向輪+後煞車裝置與自動捲線功能,不只好推移、好操作、好收納又能兼顧美觀,憑藉直覺的人性化設計,優化使用感受,同時將進風口改至前方面板兩側,如此一來,即使貼近牆壁擺放,也不用擔心影響除濕效能,甚至還能提升除濕力!


- 運轉指示燈-正常運轉
- 運轉指示燈-滿水提醒
- LCD/LED 滿水提醒
- 機身背側設計
- 自動捲線設計
- 專用配件安裝口(開啟)
- 專用配件安裝口
- 萬向輪
- 後煞車設計
▌奈米銀抗菌清淨濾網
在機身前側搭載「奈米銀抗菌清淨濾網」,憑藉奈米銀粒子的高滲透率,有效消滅空氣中的病原菌,達到抗菌防霉功效,而且只需定期保養清潔,就能永久有效,此次的拆卸設計,亦是簡單不複雜,只要從側邊簡單一抽,就能將濾網輕鬆拉出,建議每兩週以吸塵器吸除髒污,即可維持除濕效能,但切記不要水洗,若有破損亦可再汰舊換新。
- 奈米銀抗菌清淨濾網(抽出)
- 奈米銀抗菌清淨濾網
▌水箱
Panasonic F-YV50LX 的水箱容量為 5.5 公升(該系列型號皆為此容量),空箱重量也更加輕量化,淨重僅有 1,055 公克,在拆卸組裝的過程也相當簡易順手,輕按機身、手握把手,即能順勢抽出水箱,水箱蓋也有標示「排水口」字樣,掀開一角,就能將水輕鬆倒出,同時附設外接水管設計,長時間除濕時,就不用再頻頻倒水!

此外,建議每個月將水箱內定期清潔,預防水垢污漬堆積生成,導致感應失效,值得一提的是,若你本身對聲音相當敏感的話,Panasonic F-YV50LX 即擁有「水箱靜音滴水」的專利認證,就算是深夜運轉,也能寧靜不吵,告別惱人的滴水聲響。
- 水箱位置
- 輕按機身
- 順勢抽出
- 水箱本體
- 水箱淨重
- 機體內部
- 外接水管
- 水箱正面
- 水箱側面
- 水箱背側
- 排水口
- 掀開倒水
▌烘鞋、烘衣專用配件
再來就是本次的重頭戲之一!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過把除濕機拿來烘衣服、鞋子的經驗吧,而此功能也逐漸成為除濕機的標準配備,畢竟一機多用才是眾望所歸,Panasonic 即於「變頻高效型除濕機」系列同步推出專用配件,分別是:烘衣配件、烘鞋配件與延伸軟管,使除濕機不僅能透過 98° 超廣角出風全面除濕,亦可針對重點局部集中烘乾與去除濕氣。
- 專用配件
- 延伸軟管
- 伸縮設計
- 全長 60 公分
同步搭載 ECONAVI 智慧節能科技,將會根據環境溫度與衣物含水量,自動偵測衣物的乾燥狀態,當全部燈滅時,即代表乾衣完成,此時的濕度將會低於 40%,再搭配 nanoeX 健康科技,在除濕同時就能抑菌除臭,不用擔心鞋子因潮濕悶出難聞氣味,也無須煩惱打開衣櫃時,撲鼻而來的惱人霉味,衣服不再沾染異味、長出黑黑霉斑,輕鬆照料心愛的衣服鞋子。
- 烘衣配件
- 烘鞋配件
- 98° 廣角出風除濕
Step3:使用體驗
F-YV50LX 變頻高效型除濕機的「濕度設定」為 40%~70%;對介面亮度相對敏感的人,也能透過長按「靜音除濕」按鍵調整 LED 燈的亮度,不影響睡眠品質,此外亦有安全鎖、按鍵音量與定時設定,可根據個人習慣進行細微調整。

- 濕度設定
- 亮度設定
小編這次針對大家最關注的耗電量、除濕能力、運轉音量與專用配件進行實際測試,現在就來看實測情況吧!
▌省電測試
第一個來測試的,自然是大家最關切的省電問題,此次 Panasonic 全新推出的變頻高效型除濕機系列,採用業

小編所實測的地點正是公司中常態用水的廁所,坪數約為 4~5 坪,對除濕適用坪數有 32 坪的 Panasonic F-YV50LX 來說,其實有點大材小用

◼︎測試設定數值
- 連續除濕+最大風量
- 濕度設定 40%
|
模式設定 | 風量設定 |
|
25.2°C/56% | 連續除濕(原廠預設) | 第三段(最大風量) |
|
- 溫濕度
- 1 小時
- 2 小時
- 3 小時
- 空氣品質
- 1 小時
- 2 小時
- 3 小時
- 耗電量
- 1 小時
- 2 小時
- 3 小時
時間 | 溫度 | 濕度 | 耗電功率 | PM2.5/PM 10 |
0 小時 | 25.2°C | 56%~57% | - | 931/35 |
1 小時 | 26.4°C | 43%~45% |
|
570/14 |
2 小時 | 26.5°C | 43%~50% | 0.68 kWh | 532/7 |
3 小時 | 26.9°C | 40%~42% | 1.03 kWh |
|
◼︎測試設定數值
- 連續除濕+自動風量
- 濕度設定 40%
|
模式設定 | 風量設定 |
|
25.8°C/41% | 連續除濕(原廠預設) | 自動模式 |
|
- 溫濕度
- 14 小時
- 24 小時
- 耗電量
- 14 小時
- 24 小時
時間 | 耗電功率 |
14 小時 | 1.99 kWh |
24 小時 | 3.13 kWh |
▌除濕測試
在開始實測除濕效果以前,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此次 Panasonic 的「變頻高效型除濕機」系列,也有同步搭載品牌獨家的「W-HEXS 雙重除濕系統」,有別於一般傳統除濕系統僅有蒸發器+冷凝器的配置,而是特別多增加一道「多層式除濕膜」,不僅能擴大氣流的進氣方向,亦可快速攔截潮濕空氣,用最低的電量達到相等的除濕效果。

小編同樣以原廠預設的「連續除濕+自動風量」當作測試基準,來觀測每小時的濕度變化與收集到的除水量,經過約 3 小時後,除水量為 675 公克,以下數值提供給大家參考:
- 除濕時間|1 小時
- 除水量|240 公克
- 除濕時間|2 小時
- 除水量|465 公克
- 除濕時間|3 小時
- 除水量|675 公克
|
溫度 | 濕度 | 水箱重量 | 除水量 |
11:26 | 25.7°C | 48%~51% | 1055g | - |
12:29 | 25.1°C | 48%~51% | 1295g | 240g |
13:27 | 25.8°C | 46%~48% | 1520g | 465g |
14:28 | 26°C | 43%~45% | 1730g |
|
遇到連日雨天,不只人快要發霉,就連衣服也怎麼曬都曬不乾,一不注意甚至會飄出難聞霉味,若是家中沒有洗脫烘洗衣機的話,只能仰賴外頭的自助烘衣店,勞神又傷財,與此同時,外套、圍巾或毛巾等,如果長期處在潮濕狀態,亦會生出霉斑與散發異味,正因如此,除濕機的烘衣功能可說是相當重要!

這次即是測試「衣物乾燥」模式的實際效用,當切換成此功能時,風量與濕度將會轉為自動調整,由於測試地點位在公司,所以準備一件衣服當作測試物,乾衣重量 125 公克,在用水徹底浸濕,並以手擰乾至不滴水狀態後,此時重量來到 285 公克,經實際測試,約一小時就完全乾燥,回到初始重量,除水量則有 730 公克,烘衣效果實在令人驚艷,以下為此次測試的過程與結果:
◼︎測試結果
- 原本重量
- 浸濕後重量
- 烘衣後重量
- 衣物乾燥模式+上方向風向
- 除濕時間|1 小時
- 耗電量
- 除水量
時間 | 環境溫度 | 環境濕度 | 衣服重量 | 水箱重量 |
|
耗電功率 |
10:50 | 25.3°C | 47%~53% | 285g | 1055g |
|
- |
11:50 | 26.1°C | 45%~50% | 125g | 1785g |
|
|
第二個測試物則是絨面毛巾,在乾燥狀態的重量為 165 公克,一樣用水浸濕後擰乾至不滴水的狀態,此時的重量為 465 公克,經實際測試,烘乾效果沒有特別顯著,小編猜想,或許是測試地點屬於開放空間,毛巾又相對厚重且為摺疊狀態,因此只記錄到第 5 個小時,避免不必要的耗能,但不得不說,除水量也是相當驚人。

這裡要補充說明一下,原先風向設定為「上方向」,但在第 3 個小時開始,改作「固定風向」重點除濕,不過從數據看來並未有太明顯的變化,基本上各項數值的增長幅度都相當平均,此外,在過程中也能看見乾燥指示燈依序熄滅。
- 原本重量
- 浸濕後重量
- 烘乾 1 小時
- 2 小時
- 3 小時
- 4 小時
- 5 小時
- 衣物乾燥模式+上方向風向
- 1 小時
- 2 小時
- 3 小時
- 4 小時
- 5 小時
- 耗電量
- 1 小時
- 2 小時
- 3 小時
- 4 小時
- 5 小時
- 除水量|1 小時
- 2 小時
- 3 小時
- 4 小時
- 5 小時
時間 | 環境溫度 | 環境濕度 | 毛巾重量 | 水箱重量 |
|
耗電功率 |
11:56 | 26.1°C | 46%~55% | 465g | 1055g | - | - |
13:03 | 25.6°C | 49%~53% | 390g | 1835g |
|
0.38kWh |
14:01 | 25.2°C | 48%~52% | 325g | 2450g |
|
0.71kWh |
15:01 | 25.1°C | 46%~55% | 290g | 3135g |
|
1.04kWh |
16:01 | 25.1°C | 49%~55% | 255g | 3810g |
|
1.36kWh |
17:01 | 24.1°C | 49%~54% | 225g | 4500g |
|
|
這次所測試的正是快捷功能的「烘鞋衣櫃」,在此模式下,一樣無法調整風量與濕度,小編以帆布鞋當作測試物,在乾燥狀態的重量為 525 公克,然後將鞋面噴濕,再直接把水倒進鞋子內,此時重量來到 550 公克,約莫 30 分鐘後,不論內外都已完全乾燥,重量也恢復到原本數值,表現相當亮眼,以下就用圖片來直接感受一下吧!
- 烘鞋衣櫃
- 30分鐘
- 原本重量
- 浸濕後重量
- 烘鞋後重量
- 耗電量
- 30 分鐘
- 烘乾前(鞋面)
- 烘乾後(鞋面)
- 烘乾前(鞋內)
- 烘乾後(鞋內)
- 水箱重量
時間 | 環境溫度 | 環境濕度 | 鞋子重量 | 水箱重量 |
|
耗電功率 |
09:01 | 26.2°C | 44%~53% | 550g | 1055g |
|
- |
09:30 | 31.7°C | 32%~51% | 525g | 1195g |
|
|
- 帆布鞋
- 踝靴
- 長靴
- 運動鞋
▌音量測試
除濕機屬於長時間使用的家電,因此音量問題也相當重要,小編主要針對:連續除濕、快速除濕、靜音除濕、烘鞋衣櫃,四種基本且常用的模式進行測試。初始環境噪音約介於 45~45.9 dB,分貝儀與除濕機相距約半步內,經測試後,以下數值提供給大家參考:
連續除濕:46.8~ 53dB(開機預設模式)
快速除濕:53.1~54.4dB
靜音除濕:45.9~46.4dB
烘鞋衣櫃:51.2~52.6dB
此外,小編也有在預設的連續除濕模式下,根據風量大小分別進行測試,初始環境噪音約介於 44~45dB,而分貝儀貼近除濕機,經測試後,以下數值提供給大家參考:
自動模式:51.5~57dB
第一段風量:46.2~49.3dB
第二段風量:49.6~52.6dB
第三段風量:54.9~58.3dB
▌小編心得感想
對身為北漂族的小編來說,除濕機可說是從可有可無到必不可少,一連好幾天的雨天,不僅會導致家具、衣服、包包、浴室滋長黴菌,也會間接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出現各種過敏症狀,由此可見環境濕度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下來,認真覺得相當實用方便,不只功能齊全也都絲毫不馬虎,尤其衣物乾燥、烘鞋衣櫃實在是太吸引人

以下再幫大家總結一下 Panasonic F-YV50LX 變頻高效型除濕機 的特色:
・ INVERTER 變頻雙轉子壓縮機,高效且省電
・ W-HEXS 雙重除濕系統,除濕效能再升級
・ 高達 35 項安全裝置,相對安全有保障
・ ECONAVI 智慧乾衣模式+廣角出風,不論室內晾衣或除濕家具都方便
・ nanoeX 健康科技,抑菌除臭且能預防機器內部發霉
・ 專用的烘鞋、烘衣配件,使除濕更加全面
・ 內建 Wi-Fi 模組,外出也能輕鬆遙控

▌回文抽獎
看完小編的開箱實測後,你最欣賞「Panasonic F-YV50LX 變頻高效型除濕機」的哪一個功能呢?現在只要分享你的觀點,任何看法或評價都可以,就符合抽獎資格!
活動獎項:Panasonic F-YV32LX 變頻高效型除濕機 x 1 台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2022 年 11 月 4 日晚上 23:59 止
※若複製他人的回覆內容或無意義回文,將不具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喔~
----特別感謝----
Tina、丹尼獅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Panasonic F-YV32LX 變頻高效型除濕機 | nngi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