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在Kickstarter有一項非常出名的產品Narrative Clip,它是以連續拍攝照片紀錄的生活記錄型(life-logging)相機,體積小到可以直接掛在衣領上,我們在該年也寫過評測。不過當時第一代的Narrative Clip還只能夠拍照,不能錄影。目前的Narrative Clip 2還可以錄製FullHD影片,還有內建Wifi、GPS與藍牙等強大功能。
而Google在方才發表的Google Pixel 2之後,同時還多了這個與Narrative Clip非常相似的產品。但Google Clips運做的方式既不完全是拍照、也不完全是錄影,而是以15fps拍攝一連串照片的方式,以類似影片的方式呈現,Google稱之為「Motion Photos」,就像是蘋果的「Live Photos」,照片會以每秒15張的方式呈現,看起來就像是比較不流暢的影片,但大致上看得出來當時發生什麼趣事,而如果你想要將選特定的畫面儲存,你也可以只抓該時間點所記錄的照片。

Google Clips正面具有一顆鏡頭與一顆按鈕。扭動鏡頭即可控制相機的開關。按鈕則是快門按鍵。


而相機背部掛鉤型的設計,也能夠讓使用者掛在任何想要拍攝的角度上。

機身重量僅有60.5公克,正面長與寬也僅有4.9公分,所以可以採取非常不同於一般相機或手機的拍攝角度。

基本上Google Clips是自動記錄的,相機會自行選擇何時拍攝,但如果你有特定的時候想要紀錄的話,也可以直接按下鏡頭下方的快門鍵。而照片可以透過Wi-Fi Direct直接傳輸到照片中。

過去在使用Narritive Clip時,小編所拍的絕大多數照片都是被物體遮住的黑畫面。Google Clips會自動偵測被物體遮住時的畫面,並且向你連結的手機發出警告。
而Google Clips1機身內建16G記憶體,單次充電約可拍攝約三小時的影像內容。

除了擁有不錯的規格外,Google Clips內建自我學習的演算法Moment IQ,內建人臉辨識的Google Clips可以知道你最常與哪些人互動,然後增加這些人與你在回憶相片集中出現的機會。
以下是官方釋出的影片:
小編認為,Google Clips相對於Narrative Clips的優勢在於:Motion Photos會比FullHD影片更具實用性。由於每秒24張的影片對於系統的耗電與運算能力負擔實在太大,同時散熱與重量也會是一個問題,所以Google Clip使用介於照片與影片中間的Motion Photos是非常聰明的作法,既沒有影片大量耗費資源,同時也能夠讓使用者大致上知道當下所發生的事。
再來,由於Narrative Clip目標的拍攝都是主觀視角,設計是給掛在胸前拍攝的用戶,但由於小編估計過,Narrative Clip的鏡頭大約在等效35mm左右,其實拍攝的內容非常有限,常常會裁切到主體。而Google Clips的鏡頭廣度有130度,超廣角會更適合家庭或更多樣的拍攝內容,在實用性上也會比NArrative Clip更強大許多。
再來是內建的演算法與遮蔽警告,可以讓使用者著重在最重要的人身上,也可以省去記憶體中存在超大量黑畫面導致浪費空間的問題。
至於真實的表現如何,只能等待之後看有沒有機會向Google借一台來玩玩了,目前Google Clips定價249美金(折合新台幣7580),價格比Narrative Clip 2的199美金高很多,至於值不值得,就看有沒有機會讓小編在未來向各位報告囉!
資料來源:Google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描繪生活的輪廓 Narrative Clip